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瞋恚之心都是由于我执而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是不顺自己的意思就大发雷霆,进而生起愤恨怨恼之心,乃至造作种种缺乏理性的身口报复行动。俗话说火烧功德林,正是瞋恚心生起时的最佳写照。瞋恚会断送菩萨和众生的法缘,特别是对菩萨道行者而言,影响非常深远,比起贪欲的过失更是严重;所以古德才有宁起贪见如须弥山,勿起瞋恚如芥子许的说法,因此我们应该要特别小心才好。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此等境界乃是断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之思惑我执种子,立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之无为性,名之为想受灭无为;其实仍是依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立名,并没有其他的无为法可得。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此等境界乃是断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之思惑我执种子,立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之无为性,名之为想受灭无为;其实仍是依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立名,并没有其他的无为法可得。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 | admin 2020-02-18 |
![]() |
是从过去的我执、我爱、我见、无明种子,而由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你的色身绝对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妈妈变的,而是你自己变的。你们当妈妈的人,可不要跟你的儿子说:“你的色身是我变出来的、是我制造的。”你没有变给他,你也没有制造他的色身,你只是提供他应该有的元素——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你所供给他的只是血液、养分等。是他自己变生自己的色身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他因为对于修学第一义谛的因缘没有成熟,所以他碰到的是修学声闻法的一些善知识,所以他所教导的都是属于二乘声闻所修学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对于蕴处界依于四圣谛来观察,然后断我见、断我执;可是对于大乘法的修学,他就没有因缘来修学。这里我们就要稍微提一下,为什么通教菩萨他有因缘修学声闻、缘觉,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因缘来修学第一义谛的大乘法呢?那就是因为主要有 | admin 2020-02-18 |
![]() |
也不是烦恼断灭的空,也就是说把一切我所、我执、我见,统统断灭以后,是不是就是般若?不是!那个只是纯粹的解脱道。也就是说,二乘人他能够断除他在三界中的贪爱,断除了我见、我执、我所执,那就是烦恼都断灭,可是那样的空却不是般若;因为他没有涉及所谓的中道实相,般若是涉及到中道实相的。也不是缘起性空,因为缘起性空是在讲,五蕴十八界在三界中藉[jiè]因缘而 | admin 2020-02-18 |
![]() |
一般世间人我见、我执深重,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在盘算,怎么样多得到一些财富;当听到别人要他布施就会生起烦恼,对于布施会有大福德也都狐疑不信,所以当听到佛陀说先要学布施,他就觉得很刺耳。当佛陀看到这个人听不进去,就知道他的善根微少,所以就只讲到布施为止,不再往下讲了。如果他乐于听受施论,那么就接着再为他讲戒论,说持戒的轨范以及持戒的利益,让他可以在下一世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入胎识就是被熏习的持种者,当熏习完成之后种子存在了,能熏习的识阴六识心在种子流注现行时,就会越来越趣向某一个方向:熏习善法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善良;熏习恶法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恶劣;熏习解脱道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没有我执;熏习佛菩提道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有智慧,这就是熏习的道理。为什么被熏习的心是第八识如来藏呢?因为第八识心体的自性是无记性的, | admin 2020-02-18 |
![]() |
我见、我执的断或不断,关键也是意识,但是修行之后,却不是要把意识觉知心常住而保留,在无余涅槃境界中继续存在;反而是要把觉知心、作主心的这一个自己给灭掉,因为意识觉知心永远是导致众生三界不断轮转的主因。但是意识心同时有串习正法的能力,有智慧能作正确的思惟,有自证分及证自证分,能证实自己的虚妄,也有能力保有出世间的智慧。遇到正确的正法时,也有智慧能认知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我们先有了这个执着,所以我们对于不同的境界现起之后,我们就是会因为这个现起的境界,跟我们所牢牢执着的我是合还是不合,而引起了是乐、还是苦这个种种的觉受;所以一切苦的根源,其实是我们对于有一个我的这种执着,在佛法里面这个就叫作我执。那么这个执着,如果您想想看,这个执着如果我们能够弃舍的话,那么就相当于说,我们在面对这个境界,不管这个境界是好的境 | admin 2020-02-18 |
![]() |
出离观就是以十二因缘支来仔细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不实,断除我见、我执的现行,因此而得以离开三界生死;或是以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为行门,依此四圣谛而作观行,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我,是虚妄不实而断我见、断三缚结,然后依照八正道来修行,断除我所的贪爱,因此而得出离三界轮回生死。蕴处界就是现象界,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是有为生灭法,有生之法将来必定会灭,不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还没有断尽分段生死之前,也就是说,没有断尽俱生我执之前的菩萨也好、或是众生,这个时候都叫作阿赖耶识。这样子的话,不但是一般的众生跟佛地的第八识有很大的差别,纵然是一般的众生的阿赖耶识,里面也是有很大的差别。譬如说:在地狱道的众生,祂含藏著地狱的业种;在畜生道的众生,含藏著畜生道的业种;在人道的众生,含藏著人道的业种;乃至于在天道的众生,含藏著天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解脱道是佛世尊为了接引畏惧生死轮回苦、而急切想要解脱分段生死轮回的二乘人,而从佛法中把较易成就的这个出离三界生死的方法、析离出来先行宣讲,先让有缘的众生可以亲自实证而出离三界生死,也让其他人及佛弟子相信出离三界生死是可以实证的,所以就专教他们出三界的方法,这就是二乘菩提;也就是阿含解脱道的义理跟行门,也就是断我见、我执烦恼而取证解脱果的法门, | admin 2020-02-18 |
![]() |
这个无始无明就是法我见、法我执的烦恼,前面一念无明就是人我见、人我执的烦恼。一念无明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对五阴有妄想,不知道五阴是空、无我,所以贪爱五阴、执著五阴,才有这一念无明。这个无始无明也是因为对一切法有妄想,不知道一切法是无自性,不知道一切法没有真实的胜用作用可说,然后对一切法有颠倒、有妄想,所以贪爱一切法,执著一切法,因此就有了无始无明。接下 | admin 2020-02-18 |
![]() |
阿罗汉他只是把烦恼也就是我见、我执断掉而已,但是佛不是这样子。从七住位明心的观点来看,当一个人证得七住位,也就是开悟明心证得如来藏以后,他对于佛是什么境界,其实他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不认为佛离他很远,因为没有通达佛道的缘故;也就是说,他不了解要成佛应该要怎么修,这个次第其实他是不清楚的,所以他不会觉得离佛很远。但是当他一直修一直修……等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你已经转依如来藏了,转依如来藏以后,如来藏对三界万法都不起分别,所以你不应该在如来藏产生执着说“我有个如来藏”,这样的执着仍然是我执。所以开悟的菩萨他证得如来藏以后,他不会每天心心念念想说,“我证得如来藏了,我有个如来藏”,他不会这样子。因为佛在《金刚经》里面就教菩萨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于色声香 | admin 2020-02-18 |
![]() |
有的人会说,那我自己读书就好,自己拜佛就好,为什么我们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呢?其实善友的摄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自己,都是局限于个人的了解;所以菩萨法不能以声闻心态来学,声闻心态会说,我自己学,自己打坐,自己断我见,观行除我执就可以了,可是菩萨法就是要跟道友一起,互相摄受;但是在互相摄受当中,不能求好为人师,不能求说,我比较行,我出来当老师,这又增长自 | admin 2020-02-18 |
![]() |
在二乘法中,主要的是解脱道,修行法门为四圣谛、八正道,与十二因缘观、三十七道品等法;修行结果,在断我见与我执的现行,证得阿罗汉果。在大乘法中,主修的是佛菩提道,修行法门除了以上的解脱道内容外,主要为六度万行、无生忍与无生法忍等;修行结果,在断我见与我执的现行与随眠,断除习气种子的随眠,证得四种涅槃,获得四智圆明,成就佛地境界。如此世尊所传授的正教, | admin 2020-02-18 |
![]() |
如是菩萨自能通达二乘菩提,也能修证二乘菩提,断除我执以及我执的习气种子,渐证诸地无生法忍而渐入诸地,渐次成就佛道。所以大乘学人,如果想要真学菩萨行,如果想要真求佛道,非唯纯求二乘菩提所证的解脱果,应当先勤求禅宗的证悟明心,用这样子为首要的条件,凡事莫如求悟急,证悟才是大乘的入道的缘故,才是大乘法的最主要的入门。而于求悟所需具备的定力、慧力、福德,也 | admin 2020-02-18 |
![]() |
二乘涅槃为什么说是修来的呢?而二乘涅槃又为什么能够被大乘法支持,而可以变成不是修来的呢?那是因为二乘涅槃是要断烦恼,所要断的烦恼就是断我见和断我执。也就是说,要断除掉误认五阴为真实我、为常住法的这个错误的见解。所以,要先把我见确实地断除掉,之后再进一步修断外我所、内我所,还有对自我的执著,才能够成为阿罗汉。在成为阿罗汉之后,对于十八界任何一界的粗相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