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个人修学应知居士在家修学佛法,也应如出家人一般,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修学目标,制定每日的功课,并从起床时的第一个念头开始,保持内心的观照,念念在佛,心心在法,自觉将日常生活佛法化,在一切行中修集福德、定力、智慧,并消除我执、我慢与性障,以早日成熟证道因缘。以下是一些修学中的善巧方便和仪轨,若能善用则可作为修道助缘。1、安置佛堂若有条件,居士可在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居士当在一切行中欢欢喜喜遵守礼仪、戒规,同时现观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的苦、空、无常、无我,努力修集福德、消除性障、修习定力、增长智慧,断除我见、我执、我慢,乃至明心见性,快快乐乐地步入成佛之道。如此,岂不乐哉!说到在家居士的修行,佛陀跟修建祗园精舍的给孤独长老说,能够具足四种的乐趣:第一、能享受以正当方法获得足够财富与经济上的安全感。用正当的手段去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讲说,老庄所揭示的境界,其实是在佛门里面、修解脱道里面、最入门的所谓的我所的、我所执着的减轻,跟所谓的性障的减轻而已;他根本都还没有进到所谓的根本的“我见”跟“我执”的范围。所以各位菩萨千万不要认为说,老庄的思想关于解脱烦恼的方面是跟佛门一致的,其实差得很远。然而在当时,我们要了解到,在当时的时空环境是佛教刚进入中国,在 admin

2018-07-22

而声闻人要断除我见乃至于断除我执,这个是摄属在人我的我相里面。也就是说,人我的我相是摄属在我们所要去断除的我见,乃至于五下分结、五上分结这一部分的因为蕴处界之我所产生的这个我相。还有另外一个是因为法我所产生的这个我相,这个是属于八地以后的菩萨所要断除的这一部分。这个法我的法相跟人我的法相,都是属于唯识所现的诸相。修学佛法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断除人 admin

2018-07-22

透过《百法明门论》的修学,透过《瑜伽师地论》的修学,能够摄尽了一切佛法;因为透过这样的修学,能够了知人我相,也能够了知法我相;因为能够了知人我相,也能够了知法我相,所以能够依之去断除人我执,也能够去断除法我执。所以能够因为这样子,能够正确的具足地显示出人、法空——人空还有法空的真正的道理。而这唯识六经十一论也建立了大乘、小乘一切宗派的佛法 admin

2018-07-22

也就是说,声闻解脱道的修行,最后证得声闻四果的时候,也必须要断除我执的这个我;那断除我执的这个我,是必须要断除意根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断除意根的执着,也就是必须要灭掉第七识的,所以这个第七识祂本身不是涅槃本际;如果第七识是涅槃本际的话,那祂就是生灭法,那涅槃本际就是生灭法,所以第七识不是涅槃本际。最后剩下的就是识缘名色的这个识。识缘名色的这个识,就 admin

2018-07-22

前六识心,佛于阿含中说皆是因缘而起,非本有心;第七心意根者,佛于阿含中说:入无余涅盘时亦须自我舍弃,非涅盘本际,是「我执」之我故;如是,唯余「识缘名色」之识不舍弃,佛说此识是涅盘本际故。前七心虚妄,唯第八识真实,此第八识即是如来藏;禅宗祖师之证悟,若非悟此恒不坏灭之涅盘本际者,莫非如张志成所悟之意识耶?审如是者,则禅宗自菩提达摩以来,包括广钦和尚与 admin

2018-07-22

也就是说,本身虽然在世间里面,可是祂本来是自性清净的,祂本来就是没有我执烦恼的,本来就是没有种种过失的,祂在世间中本来就出世间,这就是大乘佛菩提法的出世间。菩萨就是能够从般若来观照无常、无我的这个五阴,以及真实、如如的这个般若实相心,所以叫作能够善于分别五阴。因为知道五阴之所从来,而不只是纯粹从五阴的现象界来观察它是因缘所生却不能去观察五阴之所生的 三摩地

2018-07-22

意识存在时间的长短,会依各个亡者我执深浅的程度,以及善恶业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当意识觉知心完全断灭之后,才进入正死位中;所谓的正死位,是指如来藏已经舍离了五胜义根,但是还没完全舍尽色身,一直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之前,就称之为正死位。在正死位中意识虽然已经断灭,但仍然有意根的行阴存在。有情进行死亡过程的第一步,就是业镜。业镜不是一面镜子,而是一幕一幕的 三摩地

2018-07-22

融通妄想会使众生产生我和我所综合的烦恼,主要是在我执上面;由我执而产生的种种污浊的现象,就叫作烦恼浊。把妄心自己和如来藏的功德综合起来,心里对这个综合后的功德自性产生了贪爱与执着,因此就不能超越烦恼浊,就无法取证第三果,更无法证得阿罗汉的解脱果,这就是五浊中的第三浊!第四浊就叫作众生浊。什么是众生呢?大家都认为说:所有的人合称起来就叫众生嘛!所有的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本身虽然在世间里面,可是祂本来是自性清净的,祂本来就是没有我执烦恼的,本来就是没有种种过失的,祂在世间中本来就出世间,这就是大乘佛菩提法的出世间。菩萨就是能够从般若来观照无常、无我的这个五阴,以及真实、如如的这个般若实相心,所以叫作能够善于分别五阴。因为知道五阴之所从来,而不只是纯粹从五阴的现象界来观察它是因缘所生却不能去观察五阴之所生的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著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著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 三摩地

2018-07-22

怀著这样心态在共修,最后的结果能导致断我见吗?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增长我执、我见、我慢。如此修行不仅是浪费自己的光阴,也是对的伤害。完全忘记校对和搬书时的心念,才是修行的重点。一切行之中善护自己的心念才是修行的核心。在护持乃至推广过程中,有同修每每不能安于自己的角色,不能接受纪律的束缚,不愿意依照既定的规约来做,只是任意而行而固执的不听劝导,只以自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具足的凡夫,就是说他还没有断我见,没有断我所执以及我执,具足了种种的贪、瞋、无明,一直都在色、声、香、味、触,还有财、色、名、食、睡的各种境界上面去攀缘、去执着。这样的人要修学佛法,进入佛菩提道的菩萨五十二阶位当中,七住到初地入地的见道位,乃至于要从初地住地到等觉的这个修道位,就是要渐次地断掉我见、我所执还有我执,要修除种种的贪、瞋、无明,而且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有的魔是内在的,也有外来的,而不了解的人就把五阴魔认为也是外来的;可是五阴魔说穿了其实就是自己,就是自己对于五阴本身的自我执著,因此而产生对于解脱道修证上的阻碍,或者产生了对于佛菩提道修证上的障碍。所以,五阴的本身它其实就是魔,众生对于五阴的执著而产生了这个魔。但是,要能够超越五阴魔的这个障难,对于不管是古时候的人,或者现代的佛教学佛人来讲,其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如果没断除我见的话,就不能断除我执,因为我见、我执它就是造成生死的因;这样子的话,所以要把我见我执来灭除,所以这个叫修一法已要灭一法。接下来说,要灭一法要证一法,舍利弗这里讲的是说,他断了我见证了解脱果的初分,乃至说开悟证得涅槃本际如来藏,对于佛陀以及佛陀所说的法,随着真实修证而信心越发坚固。修学佛法虽以信为根本;但是却要如舍利弗所说,而如说修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菩萨所要证的菩提是佛菩提,佛菩提所证的标的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如果断除我执的烦恼,断除了烦恼障,舍寿以后入了无余涅槃,入了涅槃以后十八界统统都没了,都断灭了,没有见闻觉知心,那如何去证得第八识呢?因此,禅法的修行证悟,绝非先去断除我执然后得悟,却反而是不断除我执,反而是不离烦恼。如果对于这些烦恼不迎不拒,断除了烦恼而证解脱,这不是禅;禅是菩萨不断 三摩地

2018-07-22

他们所证的真如法身,却是意识心,不但没有证得第八识,甚至连第七识在哪里都不知道,这就是他们自以为是「无我」的无我法,其实还是常见外道的「我」;这一类人一直主张要永远保持觉醒,让自己的觉知心不灭,永远一念不生要保持我不灭,这其实就是我见与我执。由于这种错误的认定,以为觉知心不执着一切法,就是证得无我,其实就是我见。以上所说的是断见论者和常见论者的无我 三摩地

2018-07-22

《心经》所论述的解脱道并非是以二乘菩提由现观十八界和五蕴的虚妄而断我见我执,取证声闻缘觉的解脱果,证得无余涅磐出离三界的轮回。乃是以证得自心如来藏后,现观十八界、五蕴之虚妄不实,依大乘无我之观行,证知一切法界体性实相的智慧,获得分证解脱或满证解脱的功德受用,最终成就究竟佛菩提果。《心经》以菩萨所证得第八识的总相智之根本无分别智,来说般若别相智&mdash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十行位所要作的,就是要努力的去发起圣性;发起圣性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要把我执烦恼加以降伏。要把习种性位那些不好的习气加以消除,这就叫作长养圣性。发起圣性以后,才能说是性种性的菩萨,具足了菩萨性使十行位,才能进入十回向位。十回向位又称为十金刚。什么叫作十金刚呢?十金刚的意思就是要能不怕得罪人,能够不留情面的为救护众生去摧邪显正,乃至丧身舍命在所不惜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