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陀不仅讲授了十种善法,而且强调一切善恶业都是唯心所造,“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这就为宣讲般若智慧做了铺垫。经中还提到了四摄法、六度等等,这也是在为讲授菩提心做准备。在讲述果报时,佛又反复强调:“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 三摩地

2018-07-22

假如是真的,那么这个善知识他还是一样会告诉你——假如你所碰到的是真正的善知识,他一定还是会告诉你:“我所施设教导你的,只是无量方便之一,你应当要知道是,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因是说,你还是应当要有能够亲证佛菩提的资粮,也就是前五度的福德的修集,然后再加上第六度的正知正见的熏习,所以还是要回归到菩萨的六度,乃至于十度万行。如是果讲的是说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二奶、三陪像瘟疫一样大流行,动物本能大发作,那点可怜而短暂的快乐为国家为社会换来的又是什么?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生、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触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于是身见,我见便由此而来,我们被自己的这个身体所蒙蔽,被这个意识我所蒙蔽,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我,其实它不过是籍着父母因缘和四大假合而暂存一时,短短 三摩地

2018-07-22

其中更多神变方便,如何尽数!所以虽然诃责不知道禅悟非是禅定之人,然而他日还是要修学禅定,如是法应当熏习修学,于静虑中成就,生起办事功德,修四无量心,会诸神通,所以真能够说神通,要当是如佛陀所显,如阿罗汉所显,至少也要十八神变,否则有何可说?像是网络上有位通缉犯,还把瓶瓶罐罐杯子在水里面摇来摇去,这样就引得有人说这是神通,实在是太小看自己了,要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建立,这件刚才还是橱窗里的一件衣服,现在变成了我的衣服,被我所拥有。面前一位心仪的异性,在看见她微笑的第一刹那,内心被小小的击中,有一股能量开始慢慢自心内向外蔓延,绵绵密密的在悄悄弥漫,在这个过程中,心跳也开始加速。自己的表情逐渐变化,开始向这位异性示好,回以微笑。这种绵密的撒网都在暗地里发生,再进一步,内心的小手就伸出去了 三摩地

2018-07-22

只不过学人的信心不足,想善知识又还没有到我所住的地方来教授正确的参禅的方法,那应该因缘未到,所以不必了,不需要参学了,反正是不可能开悟的,这样自暴自弃,如是便是不明事理的人,要知道,善知识一定要到眼前来,这样才肯信受,便是怯懦之人,这样除了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开悟横加否定以外,也是不相信善知识的方便,所以要相信不管善知识有没有随住左右,还是要有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者,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罗睺罗!比丘若如是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者,比丘是名断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CBETA,T02,no.99,p.5,a20-b3)如是之中的观察观行诸五蕴,而平等慧观察,「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其中也又大乘法义,「非我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果你心里面产生了一个很细微的念头,想要将这些东西占为己有的时候,你便可以很快地省察,不管那个念头多么的细微,你因为习惯了这样的心性观察,你就是可以察觉,在你察觉的当下,你就可以作抉择,而渐渐地转依到如来藏的无我性、无我所性、无我执性,让自己的凡夫性消失。 (原标题:[我]的人生顺位何在) 三摩地

2018-07-22

《楞伽经》卷四〈一切佛语心品〉云:【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着作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说:「大慧啊!这个第八识心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生起现行都是以如来藏为因。」一切善恶业之果报都是以如来藏为正因人在世间 三摩地

2018-07-22

意根在清醒位中,一直思量六尘及六识的心行,剎那未停,且执着六识心为自我,不肯使自己消失;意根不但执意识觉知心为我,执五识为我,执五根为我,也执一切法为我所有,更内执第八识如来藏为自内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虚妄的。由于意根一直执着自我,而且认为生灭虚妄的自我是有真实性,乃至执着我所也是有真实性,所以就时时、处处都不想自我否定、灭失,时时处处都要执着内外 三摩地

2018-07-22

”佛言:“若无常苦是败坏法,若有多闻诸圣弟子闻是说已,执于此身如是之色,即是于我及我所不?”“不也,世尊。色中无我,亦无我所。”“复次,阿难,于意云何?受、想、行、识为是常耶?是无常耶?”阿难白佛言:“世尊,皆是无常。”佛言:“若无常者,为是苦耶?为非苦耶?”阿难答言:“如是四阴,即名为苦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证得须陀洹果,并不是单由广大布施及持守禁戒就能证得,主要还是因为这对父母原本的性障不重,但就是对子女过于贪爱;也由于他们的儿子有智慧方便,能以善巧譬喻加以化导,因此他们才能不再执著于对子女的贪爱,然后进一步广行布施,除掉对我所的贪著;加上能够持戒不害众生,最后因为读诵佛经、努力行道,了解自我五阴虚妄的道理,而能亲自现观实证,所以才能断我见、断三 三摩地

2018-07-22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但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才能成佛。成佛的功德是福德与智慧两者具足修集,是亲证法界实相的般若智慧以及通达入地后所要进 三摩地

2018-07-22

本来光音天下来的天人是没有男女相,他们可以自在的飞行,他们没有我相、人相的分别,没有我与我所的烦恼;但是因为吃了地蜜,失去了神足通飞不起来,不能回到天上,于是他们就留在这里吃地蜜;因为有的人吃得多、有的人吃得少,所以每个人身体就产生了不同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变化,互相看来看去,就产生了情欲;依着情欲共相娱乐,依着体态的不同、情欲的深浅不同,于是男女二 三摩地

2018-07-22

他是因为有我而作了比较高下,产生了慢;是因为我的存在,有我所以起慢,仗恃有我而生慢。」其实这个我慢心就是一切有情的问题所在。我们先来看看卡门这部戏,为啥它会一直出名呢?吉普赛的大姊大卡门,爱的也是她自己的感觉,这种自我良好存在的感觉,就是慢心,瞧荷西被她玩在手中是多么快乐的一件趣事,她让荷西抛弃他自己的女友,接下来她再抛弃荷西跟斗牛士在一起,措手不 三摩地

2018-07-22

妻子,孩子,钱财,房子,花园都是所谓的【我所】拥有的,也就是身【外我所】拥有的。所以就简单说就是佛教说的【我所】。请问妻子有一天会不会离去?总有一天离开的吧,人总有一天会死掉的吧,死掉的时候是不是就是妻离子散?是呀。那钱财房子是不是也同样这样的,您要离开的这个身体时,您能带走什么呢?您所拥有的一个都带不走。那这个【我所】是不是真的?当然不是了呀。这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讨论我所总结的夫妻关系的类型,并提供我个人的观点,以供参考。夫妻关系的类型夫妻关系的类型粗分为五类:一、恩爱型:两人相处虽有不同原因,但因往世结下了善缘,关系和睦,非常恩爱,不易分离。二、怨偶型:往世结下恶缘,两人相处,或者冷淡,或者争吵,或者压迫伤害,甚至杀害对方。三、鸟巢型:两人关系简单,感情平淡,不稳定,随时可能分离。四、平顺型:两人关 三摩地

2018-07-22

】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经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着,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着;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法国师兄也跟他的眷属善了因缘,请详见以前那篇文章:开心的离婚往事---断【外我所】作者:法国师兄而葛格我的老婆往世跟我就是好朋友,也曾经当过夫妻!老婆在往世当公主时就暗恋过我,所以这一世她又想嫁给我,加上她跟我都是常常修菩萨道的人,所以我们之间一定会善了因缘的。而葛格我的习性就是喜欢宠爱女人,所以也把老婆当成女儿一样照顾!会帮她吹头发,她手受伤的 三摩地

2018-07-22

"阿难说,"我所持的戒律不可以取妻。"摩登伽女的母亲哀求阿难说,"你若不取我女儿,她便会,恳请你求我女儿一命。"阿难十分为难地说,"我随佛出家,身为比丘,不可结婚生子。"摩登伽女的母亲回来后,将情况如实向摩登伽女说明,并劝说女儿死了这条心。可摩登伽女不甘心,哭着对母亲说,"我若不能成为阿难的妻子,便会死去。母亲有大神力,可以求我。"母亲答道,"天下之道力,无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