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坐禅岂得成佛。马祖被他动一动。心中热忙。便问。如何即是。只这里鼻孔索头。便在南岳和尚手里了也。所以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南岳和尚知他时节已至。即向他道。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时籍没了他家计。却更要他纳物事。教他无所从出。始肯舍命。讨个死处。命既 三摩地

2018-07-19

未审如何用心即得成佛。国师曰。无心可用即得成佛。师云。这僧难容。恰如个鼠粘子相似。这个老子软顽。又撞著这僧软顽粘住。便问。无心可用阿谁成佛。国师曰。无心自成佛成佛亦无心。僧曰。佛有大不可思议。为能度众生。若也无心。阿谁度众生。国师曰。无心是真度生。若见有生可度者。即是有心。宛然生灭。僧曰。今既无心。能仁出世说许多教迹。岂可虚言。国师曰。佛说教亦无 三摩地

2018-07-19

即是成佛基本。忽地与现行相应。便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释迦老子。初在正觉山前。举头见明星出现。忽然悟道。遂乃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谓上至十方诸佛。下至六道四生含蠢蠕动。于我悟处。以平等印。一印印定。更无差别。尔看。黄面老子才悟了。便见得如此广大。然后兴慈运悲于生死海。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载此岸众生。 三摩地

2018-07-19

不得成佛道谓佛道之难成如此。殊不知。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释迦老子才瞥地后。便言。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所谓妄想执著者。正说著今时士大夫病痛。先德所以指示。一切人脚跟下。无不圆成。无不具足。故有父不可以传子。臣不可以献君之说。盖使自证自悟。匪从人得。所以不坏假名而谈实相。肇 三摩地

2018-07-19

几时成佛。州云。待虚空落地。僧云。虚空几时落地。州云。待柏树子成佛。看此话。不得作柏树子不成佛想。虚空不落地想。毕竟如何。虚空落地时。柏树子成佛。柏树子成佛时。虚空落地。定也思之佛是无事底人。住世四十九年。随众生根性。应病与药。权实顿渐。半满偏圆。说一大藏教。皆无事法也。众生无始时来。为心意识之所流转。流转时浑不觉知。故佛在般若会上。说诸法空相。谓 三摩地

2018-07-19

此心决定本来成佛顿亡诸见。即此魔路。便是当人出生死菩提路也参禅人。看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但虚却心。不用向声名句义上求玄妙求悟入。若起此心。即障却自己正知见。永劫无有入头处。盘山云。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不可忽。净名云。法过眼耳鼻舌身意。欲彻此法。先须屏除六根门头。使无少过患。何为过患。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转。而不能远离。于经教及古德言句上。求知见 三摩地

2018-07-19

看他这三个成佛底样子。又何曾向外取证。辛勤修学来。佛亦只言。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只说为他保任而已。且不说有法可传令汝向外驰求然后成佛。幸有如此体格。何故不信。苟能直下信得及。不向外驰求。亦不于心内取证。则二六时中随处解脱。何以故。既不向外驰求。则内心寂静。既不于心内取证。则外境幽闲。故祖师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 三摩地

2018-07-19

曾闻南方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乞师指示。石头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药山不契。石头云。尔往江西问取马大师去。药山依教到马大师处。如前问。马大师曰。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不是。药山于言下大悟。更无伎俩可呈。但低头礼拜而已。马大师曰。子见个甚么道理便礼拜。山曰。某在 三摩地

2018-07-19

南方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乞师指示。石头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药山闻而不领。良久无言。石头云会么。药山云不会。石头云。恐子缘不在此。往江西问取马大师去。药山依教直至江西见马师。以问石头话端。依前问之。马师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不是。药山闻马师语。便获金刚 三摩地

2018-07-19

放下屠刀便成佛。岂是做静中工夫来。渠岂不是初机。左右见此定以为不然。须差排渠作古佛示现。今人无此力量。若如是见。乃不信自殊胜。甘为下劣人也。我此门中。不论初机晚学。亦不问久参先达。若要真个静。须是生死心破。不著做工夫。生死心破。则自静也。先圣所说寂静方便。正为此也。自是末世邪师辈。不会先圣方便语耳。左右若信得山僧及试向闹处看狗子无佛性话。未说悟不悟 三摩地

2018-07-19

成佛定在灵运后者也。此公决定不可以智慧摄。当随所好摄。以日月磨之。恐自知非。忽然肯舍。亦不可定。若肯转头来。却是个有力量底汉。左右亦须退步让渠出一头始得。比暐禅归。录得渠答紫岩老子一书。山僧随喜读一遍。赞叹欢喜累日。直是好一段文章。又似一篇大义。末后与之下个谨对。不识左右以谓如何。昔达磨谓二祖曰。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二祖种种 三摩地

2018-07-19

放下屠刀立地便成佛。岂有许多忉忉怛怛来。日用应缘处。才觉涉差别境界时。但只就差别处。举狗子无佛性话。不用作破除想。不用作情尘想。不用作差别想。不用作佛法想。但只看狗子无佛性话。但只举个无字。亦不用存心等悟。若存心等悟。则境界也差别。佛法也差别。情尘也差别。狗子无佛性话也差别。间断处也差别。无间断处也差别。遭情尘惑乱身心不安乐处也差别。能知许多差别底 三摩地

2018-07-19

乃是黄面老子出世成佛坐金刚座降伏魔军转度众生入涅槃底时节。与解空所谓腊月三十日时节。无异无别。到这里只如是观。以此观者名为正观。异此观者名为邪观。邪正未分。未免随他时节迁变要得不随时节。但一时放下著。放到无可放处。此语亦不受。依前只是解空居士。更不是别人吾佛大圣人。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况博地凡夫耶。居士既是个中人。想亦常入是三昧。 三摩地

2018-07-19

”认为心是世界的最灵物,它既是成佛的根基,又是世界的本原。又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尘才举,大地全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心派生的,故举“一尘”则大地全收。这正是佛经所云:“于一毫端,现宝王刹”的意思所在。“一微尘”、“一毫端”可说是事物的最小者,但它却可以收尽大地,现出佛国。原因 三摩地

2018-07-19

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后,历数百年的发展而出现了禅宗,禅师们坚决反对皓首穷经,弃绝渐进式的苦修苦练方式,倡导“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个个皆能成佛,这是一条通过个人的直觉而实现成佛的道路,并且是一种解脱一切人生烦恼的突进式的修行方式。所以,当慧能创南宗“顿悟成佛”之义时,便主张成佛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立文字。希运是南宗第五世法 三摩地

2018-07-19

自慧能起,“即心即佛”说便为天下学禅者普遍接受,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从达摩来东土传法,即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将心等同于佛,这是禅宗的一贯主张,希运说:“达摩大师到中国,惟说一心,惟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但许多学禅者,舍本逐末,妄求佛法,希运批评说:“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众生著相外 三摩地

2018-07-19

成佛之无余还宣八辩者也。诗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望吾曹无忘取则于此焉。 三摩地

2018-07-19

成佛享释迦之位。皆从旋习始外财而终内财。及熟善根变难舍而成易舍。夫辍外财外财难舍。难舍凡夫也。捐内财内财易弃。易弃菩萨也。须知三世诸佛同赞此门。是真实修。是第一施。岂不见僧崖菩萨安详陟于柴楼。大志道人慷恺焚其腕骨。人皆难色。彼有易容。盖累世之曾为。致今生之又舍。舍而复舍。估七宝以非珍。空而又空。以三轮之绝轨。乘兹度岸。是曰真归。得金刚坚固之身。留 三摩地

2018-07-19

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至今存焉。复至四月八日。于华严寺西楼下安止。洎十三日照与五 三摩地

2018-07-19

斯顿心成佛也。理佛具足行布施行。曾未尝述行佛。具体而微。东夏自六祖已来。多谈禅理少谈禅行焉。非南能不说行。且令见道如救头然。之故。南岳思师切在兼修乘戒俱急。是以学者验诸行果。其如入火光三昧者。处胎经中以禅定摄意入火界三昧刹土洞然。愚夫谓是遭焚。若入水界三昧。愚夫见谓为水投物于中。菩萨心如虚空不觉触娆者。此非二乘所能究尽也。斯乃急于行果焉无令口说而身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