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戒者,谓在家或出家修习佛菩提道者,为求三大阿僧祇劫以后得成佛菩提果,究竟成佛,是故受持菩萨戒,一受永受,尽未来际。声闻戒唯受一世,戒体不至后世;若到后世时,必须重受方能重获戒体;菩萨戒则是有受无舍,一受永受,随于菩萨尽未来际,是故寿终后戒体不失,穷未来世直至成佛。菩萨戒者少诸戒相,不类声闻戒之繁琐,重在心地戒之受持;即使身口无犯,若是心中犯者即 三摩地

2018-07-22

伊罗钵龙诸位知道吗?你们不晓得他,如果讲另一个名称就知道了,叫做大树紧那罗王;有一部经很有名叫做《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他就是缘起者;佛还为大树紧那罗王授记,说他将来成佛时的佛号、国土名称等;他已经被授记了,修证都在我们之上。不要说现在已经明心、见性了,就算你到了初地、二地,还是离他很远的。这是大树紧那罗王的糗事,佛把他公开出来!为什么他即将成佛 三摩地

2018-07-22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成佛。』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lù)水囊、手巾、刀子、火燧(suì)、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 三摩地

2018-07-22

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CBETA,T02,no.125,p.626,a15-24)《大般涅盘经》卷19〈8梵行品〉:「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毘沙门子。」(CBETA,T12,no.374,p.479,b15-18)八、往生助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 三摩地

2018-07-22

十二成佛道缘想求得速成佛道的人,必须受此戒。《阿含经》说,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获得漏尽通,入于涅磐城;若求生四圣法界,也可随愿而成。如能受持八关斋戒一次(一日一夜),四个无量大劫的轮回罪业能够清净,五无间罪等身心障碍会得到清除,可证菩提果而不退转。从前有一善女子,发心受持了一次八关斋戒,在临终时证得初地菩萨果位,脱离了轮回之苦。你们现在若能供养受持一 三摩地

2018-07-22

四、回向我今以此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普与众生,同生净土,齐成佛道。一、何谓八关斋戒:诸经论中。或名八关斋戒。或名八关戒。或名八戒斋。又名八种长养功德法。如是名虽不一。而戒则同也。谓以前八法。名为关戒。关谓闭八恶。不起诸过。后一不非时食。名之为斋。斋以齐中为义。即是禁止八恶。而令修中道故也。(节录自毗尼止持会集卷第八)八关斋戒是帮 三摩地

2018-07-22

成佛果。究竟。又说伽陀曰。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不请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间广利益愿我乘是善业故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解脱众生三有苦(二)以下节录自《佛说斋经》八戒。具如下列。或开香华歌儛为二。则第九不非时。独得斋名。开合虽殊。义体无别。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指阿罗汉)。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蝡动之类。不加刀杀。念欲利安。 三摩地

2018-07-22

十二、成佛道缘凡有欲求速成佛道者,不可不持。《阿含经》云:持八关斋得尽诸漏,入涅槃城。又云:欲求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杂宝藏经龙王偈缘》云:佛在王舍城,提婆达多往至佛所,恶口骂詈[lì]。阿难闻已,极生嗔恚,驱提婆达多令出。于是佛说宿缘:昔于加尸国时,有龙王兄弟二人,一大达,二优婆大达,乐奉斋日持八戒。因国王犯多杀生,数说不改,舍他往,改 三摩地

2018-07-22

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原标题: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五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二) 三摩地

2018-07-22

《一拜》10、(维那白)回向我今以此受持八关斋戒的殊胜功德,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普与众生,同生净土,齐成佛道。《一拜》(维那起腔,唱诵)受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一拜》 (原标题:八关斋戒仪轨) 三摩地

2018-07-22

‘是时,梵志手执五华往至世尊所,复作是念:’其有三十二相者,名曰成佛。‘即以五根华散如来上,又求三十二相,唯见三十相,而不见二相,即兴狐疑:’今观世尊不见广长舌及阴马藏。‘即时说此偈:”’闻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貌,今不见二相,相好为具不?颇有阴马藏,贞洁不淫乎?岂有广长舌,舐耳覆面乎?为我现其相,断诸狐疑结,阴马及 三摩地

2018-07-22

‘是时,梵志手执五华往至世尊所,复作是念:’其有三十二相者,名曰成佛。‘即以五根华散如来上,又求三十二相,唯见三十相,而不见二相,即兴狐疑:’今观世尊不见广长舌及阴马藏。‘即时说此偈:”’闻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貌,今不见二相,相好为具不?颇有阴马藏,贞洁不淫乎?岂有广长舌,舐耳覆面乎?为我现其相,断诸狐疑结,阴马及 三摩地

2018-07-22

成佛果究竟。又说伽陀曰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不请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间广利益愿我乘是善业故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解说众生三有苦 (原标题: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持斋的目的是求人天善法,求生天享福,就属于求报不清净!菩萨持八关戒斋所求的果报,应当把它回向佛菩提的证量次第增上,迅速成佛,早日广利有缘众生,这才是求报清净。如果这六种清净都具足了,就叫作三归的清净斋法,不只是净三归,也净八戒斋。佛说这样清净三归和八戒斋有大功德:善男子啊!如果能清净三归依,而且受八戒斋清净,除了五逆罪以外,一切罪都可以消灭!所 三摩地

2018-07-22

成佛果究竟。又说伽陀曰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不请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间广利益愿我乘是善业故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解说众生三有苦佛说斋经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着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斋戒。佛言。斋有三辈。乐何等斋。维耶长跪言。愿闻何谓三斋 三摩地

2018-07-22

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涅槃经》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九、往生助缘想要求生净土的人,必须受持此戒。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八斋戒,凭着这种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土,定能获得中品中生。(《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中品中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念又可以用六念来作说明,六念的前三个就是忆念三宝——念佛、念法以及念僧;除此之外,另外还要念施、念戒、念天,也就是要经常忆念着要布施、要持五戒、要修十善业道,并且应该要自我期勉:生生世世都不忘记修行成佛的大目标。这就是念心。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 三摩地

2018-07-22

只是因为诸佛为了要度化众生,所以祂也要培养未来的佛种,所以建立了僧宝,由这个僧宝来领导大众,然后让他来度化众生,让他能够培养他将来能够成佛,目的是这样。可是这个领导大众的人----这个僧宝,他一定是要遵守律则的,他要信受佛法,也要信受诸佛。如果这个人他不信受有佛陀--不信受有阿弥陀佛,不相信有十方诸佛;他也不相信法,不相信真的有第八识如来藏,那他一定不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如果一个人实证了如来藏之后,他就可以逐渐的了解祂,那他就逐渐的迈向成佛之道。所以如果有人说法而违背因果之说,你就可以知道那就是邪说,邪说是不符合因果律则的。接下来要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也就是说只有能够信受佛,而且能够信受的修多罗,那这样子的人,他出家了才可以说他是僧宝,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归依了僧宝。如果我们归依的一个出家人,结果他否定了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净秽存乎一心,而非外在的身相,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烦恼执着而不能成佛。”因此在大乘法中只论证量高低,不论在家、出家、男相、女相。譬如《大宝积经》中记载,无畏德女为了消除舍利弗尊者怀疑其是否能转变女身,因而立下誓愿说:“若一切法非男非女,令我今者现丈夫身。”说完,即转女为男,佛为他授记后又现比丘身,最后再回复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