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是忍于如来藏的本来无生,不是像二乘无生,是灭尽蕴处界来将灭止生,这才是成佛之道里的法忍。严格来说,二乘人因为只能从蕴处界去观察缘起性空与无我,虽证身无我人无我,并未证得自心如来藏;所以他无法观察法界实相的无我观,也无法在蕴处界的法无我上作深细的现观。他们不知一切外法皆是自心所现,就是未证法无我,然后就会恐怕堕到外法中继续轮转生死,因此说他们虽然有无 admin

2020-02-20

菩萨因为受了菩萨戒以后,一定要去修学善法,所以说菩萨戒能令菩萨修学善法,然后渐次迈向成佛之道。再来说第三个理由: 3、令快速累积福德和智慧资粮:菩萨戒既是属于福德的部分,为什么跟智慧的资粮有关?比方说,有人学佛学了几年就破参明心,但有人却学了一辈子也破不了参;有人破了参以后他道业很精进就一直往前走了,但是有些人破了参以后,他却是慢慢的走。那么为 admin

2020-02-20

要发菩萨大愿,这个心应该时时的安住在成佛之道的法要之上。如果有恶念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止息我们的恶念呢?在这一件事情上佛陀说:“你可以去思惟佛陀有种种的殊胜,你可以用念佛。”这一个念佛的方法,是和我们以前所学习的念佛方法是不一样的。怎么说是不一样呢?因为我们以前的念佛方法,我们学到的都是持名念佛,所谓的持名念佛,就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的念下 admin

2020-02-2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经教章句、成佛之道能生信心那不是小事,当今世上又有几人?许多号称是佛教团体,但都将佛法世俗化、世间事业化、外道化、世间学问化;甚至呼应印度性力派,将佛法内涵与名相,说成欲界最低下层次男女淫欲法,所以修行的导向,不但背离了出三界的三乘菩提方针,更增长了无明下堕的势力。因此佛陀住世时就预为赞叹:能正信大乘常住三宝 admin

2020-02-20

这是因为当我们智慧更高的时候,我们将会发觉,原来成佛之道,早在一至三转法轮的经典里面,佛已经全部都告诉我们了,不曾遗漏。佛是如此的慈悲,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报恩,既然应该要报恩,那就应该要更努力,把所有外道见及外道法从佛教中摒除,让佛教的法义回复到纯净的状况。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31、学佛贵在精进 admin

2020-02-20

如果是属于尚未稍具菩萨种性的人,心量狭小,说为学佛,其实都只是声闻种性的人,是在学阿罗汉,不具修习成佛之道的条件。因为他并没有修习成佛法道的心性。讲到这里,我们探究了菩萨发菩提心的缘由,后面再继续解说“菩萨为何发菩提心”的其它内容。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3集菩萨为何发菩提心?>  陈正源老师   &n admin

2020-02-20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就佛道,就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邪见,都不能容忍、包容,因为祂不能容忍,不能包容邪见,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后成就佛道!因为这个道理,佛陀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成就佛道;佛陀也用这样的道理,来将护众生,来保护众生,让众生离开邪见而不要沦堕恶道,让众生修学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最后迈向成佛之道!所以成佛之道,就是对于一切的内容完全了知,对 admin

2020-02-20

想要利乐一切众生,就必须具足不同根性众生的摄受能力,所以菩萨必须修证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才能利乐求出生死的自了汉;也必须修证大乘菩提的成佛之道,才能利乐菩萨根性的有情,所以大乘佛法的内涵是极为广泛的。因此大乘佛法必然就包括了二乘菩提,也包括了法界实相的修证,以及实相心所含藏一切种子的修证。正因为有一切种子的修证,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可以使人成就究竟的 admin

2020-02-20

《华严经》乃是具足宣说如来藏之因地与果地,兼摄三乘解脱果,显示藏识法界之无尽缘起,以及菩萨五十二阶位之修证,宣示果地究竟成佛之佛菩提果圆满功德,三身应化,四土圆成;所以说《华严经》具足显示了成佛之道,是佛教中一切行者所应当知解及修证者。第二时是阿含时。世尊于二十一日宣说华严之后,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从这时候开始,以十二年的时间,说三藏教四阿含诸经。所 admin

2020-02-20

所以如果主张意识是常住法、是一切法的根源,显然是未断我见,还落在五阴里,连解脱道都尚未入道,遑论成佛之道。接着我们来探讨什么是观想?观想是说,将眼睛闭起来集中注意力,在脑海里想象一个影像;也就是说,观想只是脑海里的假想,只是内相分。观想纯粹是想象,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法。例如把眼睛闭起来,观想中了头彩一千万元,许多钞票从天而降、飘落到身上,满心欢喜 admin

2020-02-20

也就是说,二乘法其实是从佛法中方便分析而出,用来度化畏惧生死的人,使他们能够现生实证无余涅槃,并且能够不畏生死,回小向大,修学大乘成佛之道;所以说,二乘法本来就是佛菩提的局部内涵,不是究竟法。譬如《法华经》中说: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因此,第一义悉檀唯有在大乘法中才有,二乘法中则无。近年来有些法师居士,崇尚二乘法,服膺应成派的中观思想,排斥大乘唯识 admin

2020-02-20

所以,其实所谓的宗教,就是在指佛法真正的一个体系,也就是成佛之道;所以其实宗教两个字,已经概括了成佛之道所有的一切义理,全部都含摄于宗教两个字。因为宗就是佛心,佛所开示的所有的一切教说,全部都是以这个心宗为主;以这个心宗,所以才会有佛出世于人间,而开示了这么多的经教,才会有这些经教流传于人间,让众生依止的这些经教修学往成佛之道迈进,这个就是宗教的真 admin

2020-02-20

那你如果能够依止着这样子的佛心佛宗往前走的话,就能够到达佛所说的修学佛法的道路,所以这个就叫作成佛之道。所以,成佛之道必须以心为宗,所以这边才会说宗以明趣,也就是说以这个宗明白你的趣向。趣不明则失其所归,这个就是我们刚刚所举的例子,你如果你趣向不明确的话,就会失其你所要依止、所要归止的方向。所以,如果你这个方向所指的是颠倒的一个方向,不但不明白,而 admin

2020-02-20

就是说,佛所开示给我们成佛之道,佛所开示给我们解脱诸法的教说,是记录在什么地方呢?记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面,那三藏十二部经里面所说的就是宗教。这个宗教是以什么为主呢?宗其实就是在指心,教就是在指佛所说的教说。所以,佛语心为宗,也就是说佛所说的这些教理、佛所说的教示,就是以心为宗。什么叫作以心为宗呢?也就是说,必须要依止着这个心为宗谛。依止着这个心,哪 admin

2020-02-20

《楞严经》可以说是在三乘佛法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因为《楞严经》当中不但详细演绎了真心与佛性的体性,也解说五阴区宇的内涵,并且细说了五阴习气种子断尽时的境界相,以及五十种魔扰与邪见的内容,并且把宇宙的起源以及成佛之道的次第作了完整的说明。我们可以说:除了《楞严经》之外,找不到其他的经典能够把成佛之道的内涵说得如此完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楞严经》 admin

2020-02-20

所以深信三世因果、六道轮迴的真实性,因此而自然愿意放弃投机、短视、追求物欲满足的人生观,开始进入初住位修学六波罗蜜,而追求成佛之道的福德以及智慧。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7集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正元老师 admin

2020-02-20

而这成佛的正理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大乘佛法的义理,也是修学唯一佛乘的正法;这当中包含了实相般若智慧,及如来藏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这就是佛世尊在第二转法轮及第三转法轮所教授的成佛之道。所以,成佛之道,必须具足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并不是单修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解脱道,就可以说为成佛之道。自古以来,有许多人误会佛法,总以为只要不停地打坐, admin

2020-02-20

所以来正觉学正法的第一步,就是先学无相念佛,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就这样安稳地往成佛之道迈进。接着说修除性障。什么是性障呢?就是五盖----贪欲、瞋恚、掉悔、睡眠以及疑盖。贪欲盖是说对五欲----财色名食睡的贪爱;瞋恚盖是说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发怒骂人;掉悔盖,掉是说心高举、散乱,喜欢攀缘,悔是说后悔、悔恨,其实悔反而多了一个障碍,所谓悔箭入心, admin

2020-02-19

因为成佛之道是一切有情迟早都要走的路,这一世不走,下一世也得要走,晚走不如早走好!所以菩萨们应该要及早舍弃世间乐,赶快来修证真实的出世间乐。假使有人心里想说:修学声闻解脱道,什么快乐都得舍弃,活着实在是没有意思。我希望有世间乐、也有出世间乐,那该怎么办呢?那就请您来修菩萨道吧!当个菩萨就可以具足这两种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声闻人只能日中一食:早上 admin

2020-02-19

真实的佛法不是讲神通,不是讲一天到晚指点迷津,也不是讲感应,其实它是很平实的,就是要让我们解脱于烦恼,并且将来让我们开悟明心用的〔编案:也函盖了菩萨五十二位阶的成佛之道的修行〕。如果您能够信受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您有趋向于菩萨的忍陀罗尼了。 ------------------------------1《瑜伽师地论》卷45〈菩提分品第17〉:云何菩萨妙陀罗尼?当知如是妙陀罗尼,略 admin

2020-02-19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22   23   下一页»   共448条/2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