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然而,学人假如不能够了知二乘菩提十八界空,不能证解脱果,不能了知解脱道的内涵,亦或不能亲证乃至于领受自心藏识,就没有办法进入佛菩提道之门,那更不要说可以领会华严宗旨于一般啊!所以实际上,华严的宗旨是尽摄一切宗派的教法,是具足显示成佛之道,其实是应当含摄于诸宗,而不应当单单以《华严经》的旨意,来自己建立这么一个宗派。第九,法相唯识宗。这个宗所说乃依照 | admin 2018-07-22 |
|
所以,如果有菩萨能够依唯识宗的宗义而证悟般若了,如果有菩萨依着唯识宗的宗义去修学,去证悟同于禅宗所开悟的这个如来藏心,去证悟同于禅宗所悟入的这个真如本心,去悟入三论宗所悟入的这个般若心;如果有人能够依着唯识宗的宗义,悟入这样子的般若的话,他就能够慢慢的发起道种智,也能够慢慢的渐入诸地,慢慢的具足诸种的佛法;那成佛之道逐渐就能够了然于心,能够证十真如 | admin 2018-07-22 |
|
所以如果没有办法通达宗门的话,怎么有办法通达教门呢?而宗教二门都没有办法通达,这种人却着作了大量的书籍,譬如说他写的《成佛之道》,写了《唯识学探源》,写了《如来藏之研究》,写了《空之探究》,写了《性空学探源》、《印度佛教思想史》等等。没有证悟如来藏,没有证悟宗门,而写这些书,而来评论宗门正义,这个其实都是戏论。什么叫作戏论呢?因为他所说的都不能契入 | admin 2018-07-22 |
|
若有菩萨依此宗义而证悟般若者,可起道种智,渐入诸地,具诸佛法;成佛之道了然于心,证十真如,乃至成佛。证悟之人若入此宗,福慧双具者,一世之中即得圆成二地心,入三地中。能如实知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故,能如实知四种圆寂故,已知诸地无生法忍故,具道种智故。此宗虽具如是本质与功德,然此唯识宗之入门,要依证悟自心藏识之般若慧为本,方能进此门中修证唯识无量三昧,故此 | admin 2018-07-22 |
|
”(引自《再议印度之佛教》)诚如导师在《起信论讲记》自序中说明,《大乘起信论》论中义理极深,又宣示成佛之道精神所在之一切种智内涵,多属佛弟子四众闻所未闻之甚深法。实为进入大乘“无门之门”的开导书也。【此论之作,以佛入灭六百年中,小乘之人不信唯心,心外取法,多起诤论,外道邪执,破坏正法,故论主兴悲,特造此论,故云:为欲除疑、舍邪执故; | admin 2018-07-22 |
|
所以,“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华严所指的不外乎就是在指从自心如来藏证悟开始,进入了佛道地地果位的修行;所以华严显示的其实是成佛之道,菩萨五十二位阶修证的次第,它从十信凡夫位开始,一直到究竟佛地的修证。而且它是为后时三乘教法方便敷演,也就是说,华严是佛成佛的时候,以二十一天的时间,在菩提树下为有缘的天人众所说的佛法,这个其实是一时顿说的佛法 | admin 2018-07-22 |
|
应将华严宗旨,悬示于一切宗派内,令诸行者了知佛果内涵及修证次第,可除狂密狂禅及误会般若之弊;华严宗旨摄尽一切宗派之教法,具足显示成佛之道,岂可自外于佛教诸宗派,实应遍摄诸宗派,故不应单以华严经旨立宗。复次,学人若不能如实了知二乘菩提之十八界空,则不能证解脱果,不晓解脱道,若不能证知及领受自心藏识,则不能入佛菩提道之门;若离此二道,而言有华严宗旨可作 | admin 2018-07-22 |
|
那入什么道呢?也就是入大乘的成佛之道,因为悟得这个如来藏以后,才能够入到大乘的成佛之道,这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又叫作别教。为什么叫作别教呢?因为是不共二乘的,它是大乘修行的特别的一个法门。也就是说,透过这个禅宗悟道以后,入了佛菩提道,进入菩萨的内门六度万行,修学佛菩提果,所以这样子的一个修行是不共于二乘的。那共于二乘的解脱道的部分,这个我们后面再来说明 | admin 2018-07-22 |
|
何谓学佛?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真正的佛法之前,我们来探讨一下:何谓学佛?何谓佛法?学佛就是学习成佛之道;什么是佛法?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所以很显然,我们所要学习的是成佛的方法,而不是成为阿罗汉之法,所以我们才会说:解脱道是含摄在佛菩提道里面的,也就是说,解脱道是由佛菩提道所析离出来的。佛法函盖了两个主要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解脱道、佛菩提道,但是解脱道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严格来说,应该是能够让人成就佛道的法,才能够称为佛法;所以本来应该就只有唯一佛乘,也就是成佛之道;而所证的菩提,应该也就只有佛菩提这一种。也就是说,佛法本来没有分为三乘道,只是因为成佛之道十分的广大,又要经过无量长劫久远的修学才能够究竟圆满;所以佛陀为了心量不够广大的众生,才方便施设二乘菩提解脱道,让众生能够很快地契入、证果,因此而能对甚深微妙的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透过这些智慧,来利益跟你有缘、遇到的有缘众生;甚至有些是菩萨,你也可以利益他们,利益他们而让他们对于真实的法,对于真实的解脱,能够实际的信受而迈向未来的成佛之道。所以说在探讨生活与佛法之前,我们了解说原来我们要相信的,我们需要能够检查:到底我们是落在迷信、仰信、解信、证信哪个层次当中。从这里就知道说,我们最后要相信于佛,相信于法,相信于僧,要信受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说,在人间学佛会辛苦,但是付出也就会有相应的收获,就是成佛之道的进步会比较快。当然,由于菩萨证悟之后转依无我的真我如来藏的关系,有所得其实也是无所得的,但是不妨方便说为有所得吧。所以,不要怕学佛辛苦,如果知见正确,行门也对,越辛苦,你福德积累,性障消磨,解脱受用等等都会越好。你难道怕自己变得更好吗?相信变得更好这样殊胜的果报谁都不会拒绝,关键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大乘佛法中,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成为真实义菩萨,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若不得大乘法的见道功德,而言修学成佛之道,都属自我安慰之言,并无实质。大乘法之见道,则唯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一途,别无他途。善知识开示:首先要确立断我见的目标,然后才是证得大乘见道,如此才能成为实义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来修集对佛法以及三宝的信心。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如果一个人实证了如来藏之后,他就可以逐渐的了解祂,那他就逐渐的迈向成佛之道。所以如果有人说法而违背因果之说,你就可以知道那就是邪说,邪说是不符合因果律则的。接下来要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也就是说只有能够信受佛,而且能够信受的修多罗,那这样子的人,他出家了才可以说他是僧宝,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归依了僧宝。如果我们归依的一个出家人,结果他否定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慧跟愿力,所以祂们可以成就纯一清净的世界,所以说祂们的功德一样是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十方薄伽梵,功德难思议,就是讲佛陀的智慧跟祂的愿力乃至祂能够教导众生的这种功能德用是非常广大、难以思议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三宝里面的第一个佛宝。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典, | 三摩地 2018-07-22 |
|
想到这里,中国历代祖师舍身丧命,保留了成佛之道——出世间清净的传承,让我们可以依凭。但是,却有人去应和以外道传承为宗,以男女欲乐为最高至乐的教,只能说真正理性学佛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或者是为了自己的欲贪满足找依凭的借口吗?若修行人对什么是清净?什么是不清净?不能了知,那当然他会不断地为内外不净恶因缘所扰,而造下不善的身口意恶业。佛陀的清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法华经》说,二乘只是化城,只是过渡的休息站,让二乘人暂时能够止息于生死苦,然后劝发菩萨心,再传授唯一佛乘的如来藏妙法,最后的目标是成佛之道。诸佛的第二个名号叫作正遍知,对于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的一切内涵无所不知。有哪一些有情就会成就哪一些世间,对于一切有情诸法既然全部了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依三乘菩提的正理条分缕析之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确定,三乘菩提佛教都是依于万法根本自心如来藏而施设的成佛之道。所以,如果有人是依止于错误的道理,而认为有任何法可以外于本心如来藏真理正道之外而存在的话,我们就依于佛教而把它说为外道。所以,外道这一词只是在提醒说,某些人所说的理、所修的道,并不符合正确的法道;因此诸佛以及已经证悟本心如来藏的诸大菩萨们,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八)这段的意思是说,唯有证得这个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第一义谛、究竟一实、平等不二之理,找到了佛法中的不二法门,依止这个圣者自证、众圣所由的不二法门,才能够逐渐迈向成佛之道。所以,虽然佛法看来有八万四千法门,乃至于有无量无边的法门,但是这八万四千法门,全部都是由最胜第一义—如来藏—所开演出来的,所以当然全部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