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然,如果想更快成佛,就得像世尊过去生在因地修菩萨道时那样,辛苦一点生生世世在人间度众,累积成佛所需的一切福德以及智,早日成佛,因为人间度众最艰苦,也正因为最艰苦不易,累积福报才更快,智增长也会更迅速。所以说,在人间学佛会辛苦,但是付出也就会有相应的收获,就是成佛之道的进步会比较快。当然,由于菩萨证悟之后转依无我的真我如来藏的关系,有所得其实也 三摩地

2018-07-22

)笔者认为行善的道理很类似,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善行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智的善行是盲目的。一个人如果仅能空口说白话,讲述如何行善,却始终做不出具体的善行,那么这些道理讲得再好也不过只是空谈,效果便很有限。反之,一个人如果只知行善却缺乏智的引导,那么他的善行便往往是暂时的、冲动的、盲目的,不仅效果不彰,而且还可能误入歧途,走火入魔,结果不仅无益众 三摩地

2018-07-22

这四个条件就是福德、智、定力以及除性障。这四件事情就如同一把椅子的四支脚,一定要齐头并进;哪一支脚长一些或短一些,这一把椅子都会摇晃不稳,我们一坐上去就会摔下来。学佛要进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福德,而且是必须要在正确的佛法、在之中所培植的福德。佛法当中每一个阶位的修行,它都必须要具有相对应的福德,差一点点都不行。学佛久了以后就会发现,福德其实是最难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子了解佛事的真实意涵之后,再来看看佛陀,祂是福两足尊,祂的福德与智都已经成就,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方便善巧。当然就如同《维摩诘经》当中佛陀这样开示说: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维摩诘所说经》卷三)因为如来进止举动,威仪俯仰,乃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未曾无益于众生;所以,诸所作为,无非佛事。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就要跟各位提到是,我们希望大家以智为先,以智为先,依法不依人。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尊敬,但是您对他的说法,仍然是要回归佛经来判断:他说的法,有没有哪里违背了《金刚经》,有没有哪里违背了《心经》,或者甚至有哪里跟《阿含经》不符合的。这个是我们提出,希望大家要依法不依人。至于说我们刚刚提到的经典的 三摩地

2018-07-22

大乘法之见道,则唯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实相智一途,别无他途。善知识开示:首先要确立断我见的目标,然后才是证得大乘见道,如此才能成为实义菩萨。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必须了解这样的次第后,如实而行,对我们而言,断我见是首要目标,一切精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而行,只有真实断除我见后,再迈向见道位,如此才是正确的次第,当年梁武帝询问达摩祖师,自己修建庙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就是应该要让佛法能够普遍的弘扬,让一切众生都能够知道,佛法是跟众生能够很密切的相关,可以让一切众生能够解脱于生死,乃至最后获得实相的智,能够成就佛道,能够利益一切的众生,为法界中一切的众生能够解脱来着想。如果能够这样子来考虑一切众生的利益时,那这个心性就符合增劫的众生的心性。那我们现在是属于减劫的时候的众生,佛陀有说,在释迦牟尼佛的灭亡之后, 三摩地

2018-07-22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修学佛法里面,很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具有智,能够分辨是非。而不是有人认为修学佛法就是不要管是非,把善恶都不分别了,那不对。如果善恶都不分别,坏人作恶事也不知道,好人作善事也不知道,那我们修学佛法,不就比一般世间人还要愚痴吗?一般世间人都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修学佛法之后善恶都不分,那智是退步的,不是进步。所以我们要知道:会说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是说佛陀的智就是解脱,祂有解脱的智。可是外道呢?他是系缚,他是无知的。譬如说天魔外道,这个天魔就是在这个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就是欲界六天里面最高的一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他化自在天的天王他就叫天魔。那为什么他会是天魔呢?因为他有欲界爱,所以他会用他的欲界爱,希望一切众生都是他的眷属,他要把他系缚在欲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可是祂一样传授我们成佛之道,其他的诸佛祂有广大的智跟愿力,所以祂们可以成就纯一清净的世界,所以说祂们的功德一样是广大的。所以说这个十方薄伽梵,功德难思议,就是讲佛陀的智跟祂的愿力乃至祂能够教导众生的这种功能德用是非常广大、难以思议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三宝里面的第一个佛宝。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典,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因为看见了美妙的诸天玉女之后,沉迷于天女的美色,因此意识心中正念觉察的智就被遮盖而消失了,开始耽著于,接著口中就唱言:好美貌的天界玉女啊!好美貌的天界玉女啊!这就是欲爱的束缚。由上述可知,在欲界天中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的,但因为福报太好了,就容易沉迷于五欲当中,因此佛陀虽然鼓励众生修十善,强调除了念佛、念法、念僧之外,也要念施、念戒、念天,但也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佛的知见,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也有实相的智。所以说佛世尊之所以会降生到人间来,这个一大事因缘,就是要让众生悟入我们前面所说的摩尼宝珠,要知道众生有摩尼宝珠,而且还要去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这个摩尼宝珠在佛法上来讲,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说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就是要找到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第八识如来藏。那么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可是它最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有些人在遭遇世间烦恼的时候,会觉得说那是不是就一死百了呢?其实如果您真的具有眼的话,用您的智想一想,您就知道说,因为三界轮回是一个真实的样貌,是世界的实相;所以不管怎么样的死,都还有下一世在等着,所以这一世所没解决的烦恼,其实都会带到下一世或者是更后世去;所谓的死亡能够一了百了,那真的是不了解真实世界真实的样貌才会这样说的。所以我们说,死亡 三摩地

2018-07-22

第十五个最吉祥的就是有智的人居住在世间,常常会想,怎么样才能够行种种的不堕于三界轮回苦的吉祥行,而能够成就出三界法的智正见,这是最吉祥的。所以,佛陀一下子就说了这么一长串的,如何是最吉祥的法。对于这外道师徒来说,那真是他们闻所未闻的法,因为刚才们问外道师父的时候,这位外道师父说:我好像没有知道,有什么样的吉祥是可以直接生天界,不再流于人间困苦的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的世间清净,是由信、进、念、定、的信根产生信力,而得身口意的清净,由此不造诸恶;进而能够降伏欲界爱,入证初禅乃至四禅;或能降伏色界爱,入证四空定;这都是属于世间清净的范围,因为不出三界法。出世间清净是由闻熏断我见的正见,深信不疑,如实去思惟、观察、修证,就开始有了一分出世间清净的势力。三乘菩提的修证,都是属于出世间的清净,不落于三界爱染法中;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实证三乘菩提,就是要永远的出离三界轮回之苦,也就是要证得解脱的智以及实相的智,最后要成就佛果。这些果德的亲证,都必须要经历长时期实修的过程,因此佛法当中,施设了很多让修学的人能够一步一步实修亲证的次第。我们就用信、进、念、定、,这个五根、五力来加以说明。首先是信,信是说对于佛的,能够生起信心。相信三乘菩提是真实能够亲证的,真 三摩地

2018-07-22

再另外一种就是在家修行,那他要修清净行,或者是叫作梵行;不管是修出家之行,还是在家的梵行,事实上,他都可以解脱于这个生死流转,只要他有那个智。《杂阿含经》中记载:【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时,有众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闻有传说: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诸比丘乞食已,还出,举衣钵,洗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 三摩地

2018-07-22

念佛就是要思念佛的种种功德,思念佛的大慈大悲、智光明、神通无量,思念佛的功德庄严,还有思念佛不断地救拔一切众生的那个慈悲。另外要念法,念法这个法就是我们在佛教当中修学的轨则,要以这个法作为轨则。那么要修学当然就要时时专心的系念能够除掉爱欲尘劳、种种烦恼的这些的苦。那第三呢,是要念僧,僧当然就是佛世尊如来的。那么这些的僧,他们依着佛所教的法道去修学,得到了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七住位菩萨明心了,就有实相般若智,而阿罗汉不知不证实相法界;乃至菩萨修到等觉、妙觉,还是有上士,因为还有诸佛超越于他,只有诸佛才是无法超越的,所以称为无上士。诸佛的第七个名号,叫作调御丈夫,调就是把众生加以调柔降伏,御就是加以教导,调御众生不光是靠智,还要有大福德,威德很大而成为大丈夫;能行一切人所不能行,能忍一切人所不能忍,能说一切人所不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