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总相智的意思就是说,能够用总体、整体的方式来认取、认知到说,我们有这样的真心如来藏的存在,这个就是大乘七住菩萨的明心的智慧。那一旦有了七住菩萨破参明心的智慧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到别相智的修行。所谓的别相智,当然就是比总相智更为深入,别别相貌所应该要认取的智慧。那菩萨依照悟后,他在破参明心悟后依止善知识,或者是他假如是有宿世利根的人,他自己有能力依照 | admin 2018-07-22 |
|
止跟观,在智顗大师所揭示的修行的历程里面,主要是用在禅定的修行里面;那这个部分呢,而且这个部分应该是从智顗大师的师父,从慧思那边所习来的。但是,止观的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给它极大的肯定。因为止观的道理,不止是修习禅定的时候必须要按照这样的修习,因为禅定的每一地每一地的境界的修习,都是要经过止观的程序才有办法达到。可是我们也要说,除了禅定之外,其实我 | admin 2018-07-22 |
|
四者般若时:以二十二年宣说大般若经,开示别教圆教及通教,通会一切法为大乘法,皆归般若慧。五者法华及涅盘时:最后八年之二处三会说法华经,阐圆教之理,畅演唯一佛乘正义,会五时三教为一佛乘。复以最后一昼夜,申述真如与佛性非一非异之理,令知佛地断尽变易生死及眼见佛性之「常乐我净」正理,成大涅盘--具足四种圆寂。然此分时,三四混乱,应互移位,以般若为第三时,以 | admin 2018-07-22 |
|
比方说像南北朝时期,道安法师在关中的时候,还因为缺乏戒本而自制条例来约束徒众;又譬如说道安的弟子慧远,也是专门请他的门人西行去求律典。可见那个时候,的的确确在中土初传佛教的时候,律典是还没有盛行起来的。至于律宗的其他的部分,我们就留待下一次的讲次再说。(原标题:律宗(一)) | admin 2018-07-22 |
|
道宣法师的判教跟以往人的判教大不相同,道宣法师他认为,我们佛教讲的有三个无漏门,是戒、定跟慧。道宣法师认为,定跟慧的两个法门是所谓的“化教”,化就是教化的意思,也就是禅定跟智慧的两个法门实际上是教化的用途;而戒的部分就是“制教”,制教就是制订要求,所有从学的人都一定要遵守的基本框架。所以按照道宣法师的这种分法,他把戒、定、慧三者 | admin 2018-07-22 |
|
」若人熏习佛法以来,时劫尚近;于第一义法之修证,福德未足;复因慧根浅薄,不能信受及检择,于善知识处得证悟已,心生惊疑,舍之而去。此人若能严持净戒,心虽有疑,不敢便谤,乃至不敢毁破其法,则尚可保来世人身,继续熏修第一义,修集福德资粮;此世之悟而复退,亦可于来世助益其见道不退;若不持净戒,辄便诽谤,乃至毁破其法,则犯十重戒,成波罗夷﹙断头﹚罪,三贤十地 | admin 2018-07-22 |
|
所以我们说,光是要修行解脱道,仍然不应该仅仅的以《俱舍论》为宗;何况是,如果是有心的菩萨们要修菩萨道的话,当然更不应该以《俱舍论》为宗;而是应该把《俱舍论》界定为是小乘二乘人所讲的这个道理,然后等到我们菩萨道修行去修行了,我们有一定慧眼之后,我们倒是可以回头来看看《俱舍论》里面讲的二乘人的境界,到底只到哪里为止。那真正的菩萨道的修行,实际上就是应该 | admin 2018-07-22 |
|
对法者乃无漏慧之异名。「对」字有二义:一者对观,谓此论主旨在对观四圣谛意;二者对向,谓此论意对向涅盘。「法」字有二义:一者胜义法,谓涅盘也;涅盘善常,非断灭空,故名为胜;涅盘有实体故,说名为义;胜复兼义,故说胜义;二者法相法,谓俗谛之四圣谛也;相对于涅盘本际之胜义,故名俗谛;四圣谛依蕴处界一切诸法之性相施设,不离蕴处界俗法,故名法相法。行者依无漏净 | admin 2018-07-22 |
|
但是对于放生的情形我们得要以智慧来简择,因为放生的重点乃是基于慈心为出发点,慈乃与乐,悲则拔苦,放生业乃是给予众生生命的安乐;一般众生最宝爱的就是这个五阴的命根,样样都是基于保护自己的生命为优先。此生命对于菩萨来说是道器,也就是能够行菩萨事业的工具,菩萨对于生命也是要保护好,这样才能正常的行菩萨道。因此慈心不杀的重点乃是给予众生能够生存的安乐为主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比如说苦从何来?是因缘所生的五蕴十八界,五蕴灭了,苦就灭了,《长阿含经》中云:智慧方便观,能见因缘根。苦非贤圣造,亦非无缘有。因此,苦是前世恶业成熟,非无缘无故而有。众缘相合,方能存在,如果因缘相违,必不长久,夫妻俩老是打架,那就只好分手。生活中经常发生此类因果不虚的事,但人们往往都把它忽略了,甚至把它当作佛教神话。实际上,佛法不但是真实而且是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说,佛经里面《优婆塞戒经》卷七里面就这样讲:【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七)在这一段话当中讲的就是说:如果有人他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然后他也知道,造了善恶业就会得到果报,也就是种善得善果、造恶得恶果;但是,他造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陀所证的智慧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说,已经达到究竟的觉悟了,世出世间没有一法可以再超越了;所以诸佛的证量一定是一样的,佛佛平等,不可能有高低不同。而反过来说,我们看到现代科技仍在不断地创新,日新月异,看起来好像可以这样一直不断地发展下去,没有止境;但其实也就表示:现在科技一直还在虚妄无常的物质法表相上用心,所以至今还找不到生命以及宇宙的根源;也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遗传基因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在染色体上作特定的线状排列所决定的,DNA仅仅是一种物质(大分子聚合物),如何会具有逻辑思维性,无需其他原因就能自行排列成携带遗传信息的基因?DNA经过特定的排列组合,如何就会让人(动物)具有灵性?若一切先天因素都是遗传基因发生作用的结果,那么一母所生的双胞胎,基因大致相同,后天生活环境也相同,为何有的个性、智商会相差很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根据经中世尊的开示,虽是五逆十恶之人,只要他临命终的时候,因为过去世种过善因,今生能遇到善知识教他忏悔念佛,还是有机会得蒙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愿力以及无尽的智慧,摄受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因此得脱离三界轮回之苦;然而这样的下品下生者,需于莲花中住十二大劫(极乐世界每日相当于娑婆世界之一大劫)才可出离莲花,然后再继续修学菩萨法道;因此往生极乐世界虽然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量具有高超智慧的文明遗迹,却有著远远超出人类文明的历史,这些不同时期的遗迹,完全打破了进化论的框框。18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太波山300英尺的地下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石器工具,经鉴定这是5500万年前的遗迹;1968年,考古学家朱伊特(Y.Druet)和萨尔法蒂(H.Salfati)在法国的一块石灰岩层里发现了一些不同型号的金属管,岩层的年龄是6500万年(Corliss,1978,652~653)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我们有能力回到光音天去,事实上我们就具有解脱的能力,因为断我见对一个二禅人来说,对一个光音天人来说,只要佛陀加以指导,他就能够断我见,成为慧解脱阿罗汉的,这样子他就可以解脱生死。而且这样子就可以让我们,在所有的人类只要有心修行者,统统可以获得解脱,所以佛陀说:我们人类是从光音天来,其实并不是要告诉我们说,我们的基因从哪里来,而是要告诉我们,人类其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且一般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后,往往有职业傲慢,对于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并非如此: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心能造物的原理,如《楞伽经》(四卷本)卷二,佛言:大慧!彼四大种、云何生造色?谓津润妄想大种,生内外水界;堪能炎盛妄想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色及虚空俱,计著邪谛,五阴集聚四大造色生。所谓内界是指众生的色身,外界是指供众生所生活的器世间。第八识阿赖耶识住于受精卵中,执持受精卵成长为胎儿。由藏识中含藏断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大的极微类似于这种能转化为物质的“能量”,但是四大极微不是自然而有的,而是由本心第八识所变现的,是以四大极微不能外于自心藏识而存在,故《大智度论》卷三十六,龙树菩萨言:“是微尘有大有中有小,大者游尘可见,中者(微尘)诸天所见,小者(极微)上圣人天眼所见,慧眼观之则无所见,所以者何?性实无故。”有人认为生命完全是依物质聚合而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覆易师兄:又,末学所谓的人工智慧,仍然是指科学家制造出某种装置能够让如来藏进驻而产生智慧而已。我也认为,无如来藏执持的单纯的机械装置是无法产生自主意识的,这点与师兄的看法是一样的。BTW,《皇帝新脑》一书用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来论证计算机智能的不完备性(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用浅显的话来说,就是:对于一个足以定义自然数的相容体系,如果它只有有限条公理,那么它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