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是显示佛陀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具足了一切的智,并不是后来才慢慢圆满的。华严时的教法显示了佛法的大富大贵,并不是像二乘佛法那样子将灭止生,那样的贫穷的佛法;也显示出世尊从无量劫以来修行所累积不可思议的这些大福德,佛陀实为三界中福德与智皆具足的教主,是阿罗汉们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在《涅槃经》上说到,佛陀的出世就像阳光升起,它能够赶走了整夜的黑暗;所以, admin

2018-07-22

当年世尊宣说“如来藏法”时,因为太胜妙了,大菩萨摩诃萨悲悯众生,就问:“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世尊答:“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世尊正法时期五百年,以后就进入像法时期。 admin

2018-07-22

也就是说,法相唯识宗它所说的其实就是契入这个万法唯识的第八识如来藏心,而第八识如来藏心又叫作般若心,这个般若心衪本身就是属于中道观了;这个般若心本来就是让我们进入中道观而发起的这个般若智,所以它是契入中道的正理,所以它又叫作中道宗。小乘的学人依涅槃本际而偏说我空,而般若依藏识而偏说一切法空。这个所有的这一切小乘、二乘人虽然是偏说我空,但是还是依于 admin

2018-07-22

原来在盛唐的时候,也就是说贞观以后,玄奘菩萨还有窥基大师,还有窥基大师的沼弟子,还有沼弟子的智周大师他们的弘扬,所以让法相唯识宗能够法门龙象兴于一时。但是为什么到晚唐以后,到唐朝末年以后,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个就是因为法相唯识宗的这个唯识,其实是难知难证的。这个唯识不但难知难证,这个唯识难知难证,证了以后要发起别相智,乃至于要发起进入道种智,修 admin

2018-07-22

但是在进入一切种智的修学,也就是说道种智的修学这个修道位之前,其实就已经是跟随着善知识,乃至于依止着后得无分别智,也就是说依止着悟的时候所悟的第八识心所开展的智、所发起的智,来完成这一部分的观。所以,不管是禅宗的行者或是般若宗的行者,悟后都是不能离开法相唯识宗的宗门正义的修行。如果没有办法依止着这个宗门正义的修行的话,就不能通达三乘教法,也不 admin

2018-07-22

窥基弟子沼菩萨,继承宗义,作《唯识了义灯》等论,评定诸师别别异论,佛教一时归于宗门正义。沼弟子智周大师,复造《唯识演秘》等,以释《唯识述记》玄旨,佛法大兴。至晚唐已,后继乏人,宗风渐颓,不如禅宗之继续阐扬,光耀门庭。此宗依六经十一论,所弘宗旨函盖三乘一切佛法,始教终教通教别教具摄圆融;唯识五位,函盖三乘解脱果菩提果,函盖别教五十二位修行次第,含 admin

2018-07-22

马鸣菩萨年轻时,初于中印度学习外道,他拥有超凡的智,辩才无碍,知识渊博,为当代之大智者,也是声名远播的外道论师,曾经与诸多沙门或外道进行激烈的法义辩论,每次都获胜利,以致最后没有任何人敢于接受他的挑战。当时北印度有一位长老,称为“胁尊者”(梵语:波栗湿缚Parsva,又作波奢,意译“胁”。“胁尊者”由昔业故,在母胎中,六十 admin

2018-07-22

据传一直到贤首殁后,有静法苑者,他是违背师说,作《刊定记》三十卷。也就是说,静法师他其实是违背了华严宗的宗旨,他违背了华严宗诸祖师的说法,作了《刊定记》三十卷。但是,后来清凉澄观知道这样子的一个过误,所以作了“大疏”及“演义钞”以驳正静法苑的说法,而恢复了华严宗的正统,所以成就了第四祖,他就是成为第四祖,所以第四祖所指的就 admin

2018-07-22

至贤首殁后,有静法苑者,背师说﹙据传﹚,作刊定记三十卷。后由清凉澄观作大疏及演义钞,以会静法之说而斥之,恢复华严宗正统,成第四祖。清凉有弟子圭峰宗密,盛弘之,着有《禅源诸诠集都序、注华严法界观门、原人论、盂兰盆经疏、圆觉经疏》为第五祖。明清两代犹有弘者。此宗祖师有真悟错悟者,非皆见道者也;如圭峰宗密之以意识心为真如,即其例也。今此书中不欲评论彼等 admin

2018-07-22

这个心能生出般若,因为悟了这个如来藏心,就入了般若中道观,所以能够生出菩萨的般若智,所以就叫作菩萨的智海,所以能生般若名智海。这个在《庐山莲宗宝监》里面也这么说:“其所谓禅宗者,佛祖之心也。佛说一大藏教,未尝不以心为宗也。”(《庐山莲宗宝监》卷三)其实这个《莲宗宝监》是属于净土宗所尊崇的论典,但是其实净土宗的诸师都是因禅入净,也就是说, admin

2018-07-22

禅宗证悟的这个如来藏,其实就是菩萨修学般若智的一个开显的一个最基础的地方、最基础的一个开始,所以没有入到如来藏门,绝对不可能契应甚深的般若。这个就有如刚刚所说的,这个痴人说没有进到台北市而能够上到101大楼一样。所以像这样子的人,一定会堕到意识的境界里面去;像这样的人一定会这样子的一个妄生知解、这样子的一个妄见、这样的一个邪见,就堕到意识境界里面去 admin

2018-07-22

我们上一集讲到说,如果不证悟自心如来藏的话,就没有办法通般若;如果不能通实相般若的话,就没有办法在三论宗,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在般若宗的三论里面,产生真正的一个解,一定会对三论宗的般若宗产生误会。那这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对于佛菩提没有证悟的证量,因为对于佛菩提没有证悟的证量,所以没有办法因为证悟了如来藏心以后发起的现观;所以因为没有证悟了如来藏心, admin

2018-07-22

其实如来藏本身就是般若智启发的根源,也就是说中观般若其实是依着如来藏而有;所以,强调如来藏不但不是在贬斥阿含,也不是在贬斥中观,反而是其实就是在弘扬阿含与弘扬中观。这些人因为不知道如来藏学其实是阿含与中观的根源,也不知道说四阿含中佛早已经隐说藏识的密意,早己经宣说中观般若,并不是没有说。佛早已经在阿含与中观里面讲了如来藏了,佛在阿含里面说的这个心 admin

2018-07-22

若性障极微而未修证禅定者,破牢关已,可入通教三果或解脱四果。眼见佛性者,必入别教菩萨位中进修,必不取证解脱果,故不说其所证解脱果。禅宗证悟者于佛菩提果﹙别教﹚之证量略述如下:破参明心而不退回常见意识心者,成别教七住菩萨,入位不退中;眼见佛性者,入十住中,常住不退,不论其眼见佛性境界是否因定力丧失而退失,见性之见地常在故;只须数周时间补修定力即可复 admin

2018-07-22

我们先来看看净土宗,那要讲到净土宗,就要讲到净土宗的初祖,也就是庐山远大师。远法师他是道安法师的弟子,在《高僧传》里面说到远法师的时候,说他“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不知道各位菩萨注意了吗?有一个“尤善老庄”,那是因为远法师那个时期,是佛教初传入中国的时期,那我们在前面呢,已经跟大家有讲过,初传的时候,很多的人其 admin

2018-07-22

实报庄严土者,乃上品三生人所住,摄受有福有之菩萨根性人。方便有余土乃中品三生人所住,摄受二乘根性畏生死苦而不造恶业之人。凡圣同居土乃下品三生人所住,此三生人之最高修证可至初地,余多凡夫性人,故名此土为凡圣同居土;此土摄受造恶业之大乘根性人,但若谤佛及大乘方等经典,即不得生彼。此宗于佛法中极为重要,摄受根性遍及三乘、善染、智愚、凡圣;复依弥陀大愿, admin

2018-07-22

他的弟子灌后来就把三论宗传到日本,灌是朝鲜跟现在的日本的三论宗的祖师。其实三论宗这个字眼,其实也是后来的日本的僧人,叫作凝然的僧人,他写作了一本叫作《八宗纲要》,这个《八宗纲要》描述的就是当时在中国地区的八个宗派;那是因为这一名日本僧人凝然,他写的《八宗纲要》里面提到了这个三论宗,并且编定了三论宗的传承谱系,也因此后世人才有三论宗的这个名词。这 admin

2018-07-22

此经开演了大乘别教法中已经证悟般若之菩萨智,微妙甚深,非有大智不能深知、不能细说也。《维摩诘所说经》梵文原名为《Vimalakiirti-nirde"sa-suutra》,据中国各家佛典目录对于存本或佚本的记载,此经共有七种汉译本:一是东汉严佛调译《古维摩诘经》、二是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三是西晋竺叔兰译《异维摩诘经》、四是西晋竺法护译《维摩诘经》、五是东晋只多蜜译《维 admin

2018-07-22

中观学者当知:中观般若层别有三,一者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七住菩萨之明心智也;二者别相智,悟后依善知识,或自有能力依《般若经》熏习别相智,此乃三贤位至初地入地心之通达位般若中观也;三者地后菩萨所修般若种智,至究竟佛位圆满种智,方成究竟般若中观。般若中观之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悉依藏识别别阶位之修证智而建立,不可离于藏识、否定藏识,而有般若中观之 admin

2018-07-22

天台宗从真正开始有宗派记载的人物是从文法师,文法师传到了思法师,然后再传到智顗法师,智顗法师可以说是天台宗的灵魂人物、核心人物。智顗法师,我们就稍微跟大家介绍一下智顗法师。智顗法师他出生的年代就是南北朝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父亲是梁朝所倚重的一位官员,他的父亲非常的杰出,甚受帝王的倚重;所以,当时虽然说周遭南北朝的环境战乱不断,很多地方其实都是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