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了正确的知见才不会盲修瞎练,「正见指导修行」大家都知道;可是什么才是正见?想要真的了知可就难了!因为简择与辨别是要靠智的。一些邪师说法时,他们也都说他们是正见,但真的是这样吗?「断身见」很容易明白,「断我见」一般人往往不清楚,而一些名师级人物也常常会错意了,所以误导众生很严重;可是大家不敢讲或不好意思讲,知道的人有时会以为是小事一桩;那不懂的人 三摩地

2018-07-23

事实上,古时确实有人了知五阴十八界全都生灭不停而虚妄不真以后,却还是无法证得初果智境界,只能成为无根信的三宝。佛陀在世时的无根信之中,第一个就是杀父害母的阿阇世王;然而随着时期渐渐推向像法及末法时期,在仍有真正善知识住世弘法的年代中,在没有造作大恶业的前提下,了知五阴十八界虚妄而仍然无法证得初果解脱的无根信者,也跟着越来越多。这原因,都是由于未曾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修学到这里,就能够具备少分的禅定以及智两个层面的止观能力。如果有着宿世大乘法修学的福德,或者慢心不重,没有僧衣崇拜、世间学术、学位崇拜的情结,能够对于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明心见性的第一义谛正知见,深信不疑而能用心学习,那么不但是能够有禅定的这一分的定力,更能够藉由这分定力而明心见道。也因此当你能够有正知见的引导,你在这条路上就不会耗费时间,所以在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道的饮食观是什么呢?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佛陀开示:一个具有菩萨种性的人,很自然的就会显现出本具仁慈的心性,会喜好于有智、善法的布施。所以菩萨种性的人,如果得到美味的食物,他不会自己一个人独自享受,一定会分享给大家,然后才食用;凡是有接受到任何的物品,也会想着要分享给别人。菩萨在饮食的时候,他会依着这样的心念:我的身体中有八万户虫依于我住,我的 三摩地

2018-07-23

这就是说你要有智去观察:什么人是习种性人?什么人离开习种性而进入性种性了?但是一般人不了解,就说:开悟了,当然就是圣人嘛!这是从外道的境界上来讲:明心的人就是圣人。从一般佛门中的凡夫来讲,明心的人也当然是圣人;但是在大乘别教里面来说,明心以后仍然还是凡夫,叫做内凡位中的贤人,还不是圣人,因为仍只是三贤位的贤人,还没有进到初地圣位。如果这样观察之后 三摩地

2018-07-23

这四种善事,通指六度法门,四种善事,修的就是智、持戒、布施、禅定。心地不正来修行这四种善事,得到的是不善的果报。修习四种善事的人,内心状态也就是善导大师一直劝谕我们的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杂毒之行,不名真实业也!果报如何?没已还出,出已还没!我们常说的载浮载沉,为什么能 三摩地

2018-07-23

诸天天人以及有智的清净梵行者就会辗转传说我犯了清净戒行的事,那么很快地诸方都会听到我的恶名声了;而当我身坏命终之时,也必定会往生到地狱恶道之中。既然了解有憎嫉恼的人在今世以及后世必定会受到这样的恶报,有智的多闻圣在正思惟之后呢,必定就会心得决定地说:‘那么我宁可依于如来藏本来无憎嫉恼的体性,来断除憎嫉恼等等的烦恼心所。’然后就如说而行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明心的部分,有些人抱一个宗旨,宁可这次禅三参不出来,我也不要别人跟我明讲证真如的密意,那么这样的人是有智的。那有些人呢:是我这次去参加禅三,如果我没有破参回来,那真是没面子;所以老是希望别人对他说密意。这两种人破参出来的功德是绝对不会一样的。第一种人,他亲自经历了参究的过程,也因此对于恶见的内容会产生具足分别的智,他在参究过程当中,也因为不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曾经开示过: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这是能够让众生远离世间有漏法的三无漏学。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说对于法界的实相产生了错解,那就没办法获得真正的佛法的智;没有办法获得佛法的智,修四加行也只是变成学术的研究,而不能实际获得菩萨果位的实证。所以说,第八识的存在是修四加行的一个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没有办法成就四加行的观行。-----《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31集修四加行之前提》正礼老师开示(原标题:修除性障,才能够修四加行的观行)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它会造成种种伤害呢?利养就像破坏戒的皮,破坏禅定的肉,破坏般若智的骨,破坏微妙善心的髓一样,所以伤害非常大。一万两千位比丘听闻佛的开示以后,各个都只留下大衣、中衣、下衣、铁钵、坐具、漉水囊之三衣六物,远离种种愦闹,而作清净寂静的阿练若,不再接受其他的供养。佛随即赞叹说:善哉!善哉!你们能够远离愦闹,修清净寂静的阿练若,真是太好了,我释迦牟尼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的古德佛果圜悟禅师,他在《碧岩录》里面,引二祖可禅师的求法心,来为们开示,二祖可禅师说:【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二祖的意思就是说,他那时候为了跟达摩祖师求道,他就想著说,古人他为了求道,他敲骨头让髓出来,刺血为墨这样子,甚至像释迦牟尼佛,曾经把头发铺在地上,让佛 三摩地

2018-07-23

祝福大家:学法无碍,福双增,道业猛进,阿弥陀佛!-----摘自《三乘菩提学佛释疑3第053集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吴正洁老师主讲》(原标题:如果所有人都出家了,这社会要如何运作?)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并不是我们在一切法里面都没有一个决定,末那过往所受的无始劫来六识心的种种决定,祂有熏习;虽然祂没有记忆,可是势力比较强的,祂能够作微劣的智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知道,瞋不瞋还是实际上是看自己的,原则上就是自己想要瞋;虽然这个无明来得非常快,可是有时候瞋完以后,就应该去得快啊!可一般的人不是;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就要去了解瞋背后的理由,能 三摩地

2018-07-23

(多情的阿难尊者(一)(发愿走阿难尊者和大迦旃延尊者路线那我们平常就是要不攀缘五欲,不要贪财色名食睡,不要贪吃也不要贪男女,也不要贪爱去看美色、美景等!但菩萨对待众生还是可以热情招呼,不要走成声闻的方式,都变成很无情很冷感、很冷漠!那就变成像导师所说的某某尊者都常住在「空性」中不帮助众生,但他成佛的速度会很慢很慢!而应该如导师所说的要学阿难尊者与迦旃延 三摩地

2018-07-23

有情如果说,他沾上了恶习气,长养恶念,他要怎么样消除呢?他一定要经过教导,长养善根,熏习佛法正知见,这样慢慢的降伏他的恶习恶念,能够出生解脱智,才能够真正地断除这些恶习恶念。有情为什么会造作三恶道的恶业呢?因为有情想要自在,想要自在的时候,他就任性的凭着他的烦恼习气现行而去造作,以为这样子叫作自在;其实这个就是与烦恼相应,所造作的业都是生死业,生 三摩地

2018-07-23

真正的慈悲心与同理心对待众生,那也是一种次法!当然真正要帮助众生不容易,因为每个众生基本上都有太多太多的烦恼,先不谈太深细的烦恼,我们及众生就有很多我所执的烦恼,为了这个我而要养活自己就有许多的烦恼,乃至为了健康及家庭感情等烦恼!烦恼的范围深细又广,需要累积很多的福德与智才能慢慢解除!而要让自己越来越解脱与快乐,真的还是要累积很多福德与智,还是 三摩地

2018-07-23

2譬如经典中记载,于佛世时,有一位名叫奈女的交际花,她带领著一群打扮如天女般妖娇美丽的女子来顶礼供养佛陀及圣众时,佛陀就特别告诫比丘们要:摄心正意,并且用智观行;要正确地仔细思惟这些美艳女人的五阴身,只是血肉筋骨等一切之丑恶与不净之物的组合,不论是再怎么美丽的女人,都只是像个里面充满屎尿等不净物的画瓶。用现代的名词来比喻,就说那是如同一座活动厕所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在不断植福过程中,当福德的资粮累积到什么程度,智也会随著提升到那个程度,如此就有智来修除性障;性障少一分遮障随著减少一分,遮障减少一分智又多增长一分,如此循环不已;因性障是跟福德、智成反比的。当性障减少了,则烦恼妄想心就慢慢减少,相对地也较能有智来作种种观行,来修除一分烦恼妄想,使得身行、心行多一分清净,清净心就慢慢能够相续,若此时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大乘mahāyāna,找到了可以解脱生死烦恼的法教,而得到正等正觉智到彼岸的法则。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尽除二障——烦恼障及所知障,才是真正的解脱;而执持二障业种、惑种以及一切种的就是执受识。无着菩萨开示:惑种、一切种,由能缚二人。执受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惑种就是烦恼障的种子,会系缚二乘人;对一切种的不究竟了知,就是所知障,会系缚菩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