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佛子自酤(gū)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 三摩地

2018-07-23

举例来说,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央掘魔罗生来英俊斯文,他的师父也很喜欢他,因为他的智非常好,他师父如果出去,就由他来说法。有一次,他的师父出远门,师母看上他,就勾引他;但因为这是乱伦,所以他绝对不从,因为他的师父也施设了不邪淫戒,他得要受持;而且依他来看,师母就是母亲一般,怎么可以苟且?所以他拒绝了!可是他那个师母觉得很羞愧,因为被他拒绝了就恼 三摩地

2018-07-23

人活在世间纵然要遭逢许许多多违逆或顺适的境界,大多数的情境还是堪能忍受的;尤其是南阎浮提洲人有伦常观念,不像旁生道的畜生无羞耻、无惭愧心,因此能断除淫欲;又因为意识微细,所以思辨力及记忆力都很强,并且能够发起精勤勇勐的心志,六道众生之中,就属人类最能够止息意识心的烦恼恶乱,进而分别虚实、增长智,乃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说人是圣道正器,如果能保有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要有智,你不能不给,但要给得有智。第九:不瞋,乃至非人。不要动不动就生气,人家稍微批评一句话,就气得不得了。我跟诸位报告:虽然我一直在帮大家建立功夫、建立信心、修学知见、乃至帮助诸位明心见性,而且不受供养;但是有的人背后还说我闲话,不知恩义;那我要不要生气?我才不生气呢!我生气了便是傻瓜。有时遇到了一只狗在那边,每天看见你从那边过就吠你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说第三个理由:3、令快速累积福德和智资粮菩萨戒是属于福德的部分,为什么跟智的资粮有关?比方说,有人学佛学了几年就破参明心,但有人却学了一辈子也破不了参;有人破了参以后他道业很精进就一直往前走了,但是有些人破了参以后,他却是慢慢的走。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距呢?其实是福德资粮的问题。一个人如果福德资粮不够,他就会在世间法上斤斤计较,跟众生斤 三摩地

2018-07-23

3、令快速累积福德和智资粮菩萨戒是属于福德的部分,为什么跟智的资粮有关?比方说,有人学佛学了几年就破参明心,但有人却学了一辈子也破不了参;有人破了参以后他道业很精进就一直往前走了,但是有些人破了参以后,他却是慢慢的走。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距呢?其实是福德资粮的问题。一个人如果福德资粮不够,他就会在世间法上斤斤计较,跟众生斤斤计较,然后障碍了 三摩地

2018-07-23

这位童女既非比丘尼,也非丘,却是出家而示现在家人的身相,佛陀住世时就已率领五百比丘人间弘法度众,智当然是相当高的;若不是菩萨,是不可能具备这种智的。她因为已证本识如来藏故,所以能对治断见外道对阿含解脱道的质疑及问难,也因此而成为五百比丘的上师,一生追随她学法及弘法而于人间;由此可见这五百比丘,当然也是以菩萨戒为正戒而以声闻戒为别解脱戒,所以他们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说第三个理由:3、令快速累积福德和智资粮菩萨戒是属于福德的部分,为什么跟智的资粮有关?比方说,有人学佛学了几年就破参明心,但有人却学了一辈子也破不了参;有人破了参以后他道业很精进就一直往前走了,但是有些人破了参以后,他却是慢慢的走。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距呢?其实是福德资粮的问题。一个人如果福德资粮不够,他就会在世间法上斤斤计较,跟众生斤 三摩地

2018-07-23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辄思多报,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复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二者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三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悯不责其过。复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无厌,三者至心谘受善知识教。复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不悔,平等施三种众生。复有四法:所谓慈、悲、喜、舍。〗〖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要有智,思索一下、衡量一下:诽谤贤圣,不是只有一世的果报,那是未来很多世在地狱受苦的,以后再回到人间是要等很多劫的。再想想看:地狱的一天,我们是这里多久?不说阿鼻地狱,光是第一层地狱,时间就够长了。然后,经过很久的痛苦而离开了地狱,还要到饿鬼道去,饿鬼道的时间也比我们人间长。饿鬼道的苦受完了,还要当畜生,任人宰杀或支配,然后回到人间时,前五百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一切真正悟入实相而证大乘无我法,以及亲证蕴处界空而断我见的初果人,都同样会断除的戒相上的执着,本会同修们在悟后不单有断三缚结的功德,更有实相智相应的功德,都应该有这种见地才是。所以悟后受了菩萨戒,应该会有不取有戒、不取佛戒、不取相戒的见地发起:所作所为都以如来藏清净心的真如法性为依归而自然不犯戒,不需专在小小戒的戒相微细表相上着眼,这才是断了 三摩地

2018-07-23

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辄思多报,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复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二者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三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悯不责其过。复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无厌,三者至心谘受善知识教。复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不悔,平等施三种众生。复有四法:所谓慈、悲、喜、舍。〗〖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 三摩地

2018-07-23

又復戒者名學,學調伏心智諸根,是故名學。】《優婆塞戒經》卷7〈24業品〉------------------------------------尸羅:清涼「言尸羅者,謂能寂靜毀犯淨戒罪熱惱故,又與清涼義相應故。」《瑜伽師地論》卷83波羅提木叉:別解脫律儀善住意言:「大士!若能具足波羅提木叉者,是名為戒。」文殊師利言:「天子!云何名為波羅提木叉?」善住意言:「大士!所謂持身及以口意三業具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33離世間品〉【舍利弗!如來現在善護法城,四大智深遠,今我法城不懼破壞。若與法城作障礙者,為是大賊毀壞法城,盜我密法向外道說,是人常來至於我所,我與共語示其教法不說密要,是人為求所示教法出家受戒,我知此人後應得道,聽使出家四月中試。何以故?為護法城故。】《佛藏經》卷3〈8淨見品〉【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一者、身行重惡業 三摩地

2018-07-23

这位童女既非比丘尼,也非丘,却是出家而示现在家人的身相,佛陀住世时就已率领五百比丘人间弘法度众,智当然是相当高的;若不是菩萨,是不可能具备这种智的。她因为已证本识如来藏故,所以能对治断见外道对阿含解脱道的质疑及问难,也因此而成为五百比丘的上师,一生追随她学法及弘法而于人间;由此可见这五百比丘,当然也是以菩萨戒为正戒而以声闻戒为别解脱戒,所以他们 三摩地

2018-07-23

善戒不容易得,因为善戒一定要有五种方便,才能得到善戒的戒体:如果没有五种善根,就无法具足得到善戒: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根。为什么善戒要这五根,而恶戒不必有这五根?譬如修学密宗邪法的那些弟子们,他们要受持金刚戒时很容易受,而且是个个都很欢喜受,叫他们发誓:我要一生努力修双身法,追求男女合修时的淫乐第四喜境界。这时他们个个都欢喜得不得了,都 三摩地

2018-07-23

上海开示菩萨戒:这个问题就是刚刚讲到「菩萨戒」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来之前,我就已经排好这个主题我今天要讲,也就是说,现在因为我们不能一直经常性来跟大家互动,刚刚有说只能看书啊!那怎么办呢?很多学习,像刚提到学习的方法,以及怎样知道对?要怎样修正?哪里错了?现在就是问题在这里,但是我们在学习菩萨的这个法,说让自己成为菩萨,学菩萨道的过程里面,不是只有 三摩地

2018-07-23

虽是在五戒的角度来说「给钱不犯」,但是从佛的律仪戒来说,那是会戕害众生的法身命。因为您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众生轻视佛,让众生看见而导致他们不愿意亲近修学佛法,这是间接断了众生的法身命。并且,以习气种子熏习的角度来说,这是长养贪欲(尤其是男女欲)种子的因缘,贪欲乃是五盖之一,也是六个根本烦恼之一,都是学子应当避免并修除的,而不是应该增长的。所以这个部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菩萨不然,菩萨还得推溯无明的由来;无明总不能无因而有,一定有一个所依心,那就是如来藏——本识,就是四阿含诸经中所说的本际识,但是还得要亲证这个本际识的所在,才能发起般若实相的智。二乘圣人也曾怀疑过:十八界我灭尽后是否成为断灭境界?所以佛陀特地为阿罗汉们说明:无明依附于第八识心体而存在。所以因缘法推溯到这个本际识时,就不能再往前推了,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