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后来把法传给二祖可,才有了我们中国的禅宗。(------《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40集作者与受者的关系(八)>余正伟老师)多数人尚无能力分辨福德与功德义涵之差异,往往以为造桥铺路、济贫救世、捐献巨额款项与寺庙,于梁柱片瓦上凿名刻字流芳百世……等等,自认这些钱财的布施是为来世造作大功德、大福德,心中欣喜雀跃,受惠者也赞许他是功德无量。其实这 三摩地

2018-07-23

某甲法布施的缘故,来世感得修学胜妙的法,就是比较容易一点,所以智也就比别人殊胜,某甲今世可以得自受用的智,但是也可以转而为他人宣说,而使其理解也能够受用,所以也有他受用的部分,只是说随着听者福德的因缘而能够领受法的内涵的差别,就不是完全都一样了。修持戒法,也是有福的喔!不用讲得太复杂,单单说五戒之中的不杀、不盗。某甲过去世持不杀之戒法,今世感得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阿罗汉无法成佛,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不单是智的问题;因为他舍报就入无余涅槃,他不再摄取众生,不摄受众生就不能成就他未来成佛时的国土。所以诸佛所得的净土要从摄取众生中成就,所以诸佛不能离开四摄法。因此一切菩萨要成就佛国净土,不能舍离一切众生,任何众生只要愿意被他摄受,他就必须摄受,不能推辞。如果有人愿意被他摄受,而菩萨说:我不愿意摄受这么多人,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大智度论》卷17〈序品第1〉: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得实智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家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服智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复次 三摩地

2018-07-23

真正断了我见生起的智,是让你可以逐渐了解如何迈向具足解脱的道路;同时,你不再会怀疑说有大乘法,也不再敢怀疑有一个万法所依的如来藏——除非说你断的我见,不是很真确的断我见。因为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很清楚的看到,假如没有如来藏,不要说证阿罗汉果,就连证初果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见一定会断不掉的。祝福大家:学法无碍,福双增,道业猛进,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也就是福德和智要修集,以达到四宏誓愿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可以让我们越来越快乐解脱,帮助自己和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以及福德和智都能增上。不了解佛教的人会以为佛教是厌世的或消极的,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教因为包含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也包含了大乘与小乘(或称三乘菩提:大乘 三摩地

2018-07-23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两者是具足的。智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而福德的部分,到底要大到什么程度才叫作呢?而这个问题所牵涉到的是:菩萨所修的福德又与成就佛菩提道的关联是什么呢?首先,先简单来形容福报的大小,然后再说其种类的差别,最后再说明福报与成就佛菩提道的关联。福报这个名相,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每个众生都活在自己的业力与业种当中,因为我们每个众生都有第八识如来藏,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里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出生了我们的五阴十八界,也就是身心的总和,那我们的色身会长什么样子?也是依照自己往世所累积的业种,或者自己的发愿,来成为是男生还是女生?长得高还是矮,高矮胖瘦、相貌是如何?这都是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也就是业种 三摩地

2018-07-23

假使我们能够利用智去面对困境、接受困境、化解困境,这样就能够顺利的度过人生的难关,我们的福德与智也会在无形之中,往上提升一大截呢。虽然这是个题外话,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借着这个因缘来传达这样的观念,希望提供给菩萨们作参考。话说回来,菩萨为什么需要慈心不杀呢?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会说那些鸡啊、鸭啊、牛啊、羊啊,不就是生来就要给人们吃的吗?欸!乍听之下, 三摩地

2018-07-23

种福田目录一、福田简述二、福田种类1、报恩田2、功德田3、贫穷田三、种福田应以智为先导(一)种福田要做到三净1、物净2、心净3、福田净(二)种福田应如法回向(三)种福田同时要严防损福(四)种福田同时要注重修一、福田简述田是生长的意思,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即为可生福德之田,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的果报,所以未来世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讲记:菩萨如果具足福庄严和庄严,在一切布施时都不会产生忧悔,当他看见种种恶事时也能堪忍,不会因为众生恶劣而后悔以前所做的种种布施。菩 三摩地

2018-07-23

它是甚深广大的,它是连声闻缘觉都不能知道这个智内容是什么的,含摄了世间法,含摄了声闻缘觉所证的出世间法,同时也含摄了佛道本身的世出世间法。十地满心的菩萨进入等觉位,仍然不能思议说佛地的智境界是如何;而等觉位的菩萨呢,十地以下菩萨都不能了知说等觉位的菩萨到底智如何;更何况说未入地的菩萨要能够思议佛地的智境界,那更别提说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子才能够让我们所修的十善业道的种种善行最后是,而且是福两足。除了离杀之外还有离偷盗,我们帮父母亲在摩洗、除去垢秽的时候,乃至香油涂之,我们也要说:我绝不偷盗此人,我们过去的父母、未来父母等等的这些众生,我们也绝不偷盗。我们还要劝导众生,劝导我们的父母能够离偷盗,乃至赞美离偷盗的业行,乃至有师长父母,乃至我们身边的这些众生,如果能够实践,我们都 三摩地

2018-07-23

最后,因为对如来藏这个熏习以后,心得决定以后,乃至自己能够实证——在七住位实证;能够获得如实的智,能够获得什么是实相法的智,于顺解脱分、顺抉择分上面都能够发起智,能够知道说自己要顺着解脱的路上走,知道说成佛的法道应该抉择什么样的内容。所以说,信本身能让你得到菩提资粮,能让你能够利益自他,让你能够趣向善道,让你能够增长净信,增长清净信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福德因缘既然已经具备,应暂时放下修福之行而专修禅之业。普贤十大愿王有偈云: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行,以普贤行悟菩提。意即三世一切如来最殊胜的各种菩提行愿,普贤菩萨皆全部供养,并修行而成就,以此供养成就之菩提行而得证悟菩提。所以广结善缘培植福德非常重要。因此菩萨应常摄取十善业道并全部回向道种智及一切智。当我们福德因缘足够,善缘 三摩地

2018-07-23

记得平实导师常说福德和智就像水和船一样,「水涨船高」,福德累积够多了就像水很多了,那船自然就被撑起来。因此菩萨道的修行,每一个阶段的智实证,都需要靠福德来支撑。福德又像是碗,智是水;碗越大,水就可以装的越多。导师曾在书上说,布施以后有福德,如果不执着未来世的果报,就有解脱的功德。又说「功,是说能够自利及利他;德,是说它有真实的作用。」功德是自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上一集我们解说了(初住位到五住位)菩萨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这一集我们要继续解说的是菩萨修集见道所需要的智资粮的内容。菩萨因为调柔心性以后,并能接受善知识的教导,来听闻菩萨藏妙法,能够缘于菩萨藏妙法,善于修学来引发静虑的功德,发起出世间的智。那么在六住位菩萨所修学智的内容,是以熏习相似般若为主,来熏习四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上一集由正纬老师解说了十信位的修证,菩萨修集满足了信位的福德以后,进入十住位来修证;十住位,按照次第从初住位到六住位,菩萨所应修学的内容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这六度波罗密多。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真 三摩地

2018-07-23

的确人生是苦的,所以我们要不停地修行累积福德、智,要往解脱和成佛之道迈进。而如果当我们觉得很辛苦或很不顺的时候,也不必气馁!因为世间上还有比我们更辛苦更可怜的人,比我们福报更差的众生,例如非洲或偏远穷困的地带,也有许多难民非常地可怜!还有许多众生在三恶道受苦,所以我们在人间所受的苦就没那么可怜了。另外当我们福报很好的时候一定也要努力积极地行布施和 三摩地

2018-07-23

既然在报恩田中种福田是一举两得的事,有智的人应当如是做。(二)功德田什么是功德田呢?功德田是说这个福田有功德在身,所以是功德田。譬如在佛法中亲证了三乘菩提之一或全部,乃至只是大乘菩提中完成四加行的观行者,都有功德在身。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3〈17供养三宝品〉中云: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T24,no.1488,p.1051,c7-8)。也就是说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