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其实大多数的久学菩萨,都是像这个样子作的,在过去世修了很多福德,所以在这一世很容易赚到钱,但是他在赚到一部分以后,觉得已经够这一世来使用了,所以就不再花时间去赚钱;这就是把福德寄存著不用,当寿命终了时,把其余的福德又带到下一世去;这样菩萨所累积的福德以及威德才会越来越大,才能够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之后,成为福德以及智慧都具足的两足尊啊!从另外一方面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在这样行为的背后,有这么一个观点支持着我,那就是认为供养师父的功德,比供养父母的功德要大得多;因为虽然父母生养我身,但师父却是会出生我的法身慧命。虽然供养僧宝功德很大,可是自己确是以这样的功利心来供养僧宝的,所以心不纯正,违背了佛法的道理。但是,因为身边没有真善知识的摄受,而让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个误解折磨了自己以及家人多年;并且是在自己因为不孝养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陀在这段中提到,有智慧的人都能具足这五种方法来行布施,因为这五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果报更加殊胜。第一、要至心施。也就是我们要以至诚心来布施,如果心不甘情不愿的,那果报就无法殊胜;若能以至诚心布施,那果报就会很大。第二、要亲手施。布施不要透过别人;透过别人布施,那将来这个福报的实现也要经由他人之手,无法随意自在地使用;譬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没办法随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网络乃是一个可以利益众生的地方,云何当说?云何当避免说?「当以智慧为先导来简择」,能如是做,方为有智的菩萨,否则功德甚大,漏失亦大,乃至得不偿失,那就白搭了。小编提示:愿此文给大家带来的是智慧的提醒,而不是弘法的禁锢。若有实际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可请教身边具佛法正知见乃至实际证量的善知识。在此先随喜赞叹大家的法布施! (原标题:网络法布施时应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布施的时候,人们常常在布施后而生起了悔心,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于智慧。3.有于进趣.4.有离悭结。5.有少淫欲。6.有少嗔恚。7.有少愚痴。8.降伏自他所有结使。9.多人爱敬诸天赞叹。10.诸龙夜叉乾闼婆等常随守护。11.不空受用人之供养。12.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求而得。13.名称远闻十方世界.14.诸恶鬼等不得其便。15.诸佛世尊之所赞誉。16.守护持佛法藏。17.不堕一切诸恶道中。18.生于人天不以为难。19.不离见佛。20.不离闻法。21.不离供僧。22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二)智慧具足。(三)有坚持力。(四)住清净行。(五)生觉悟心。(六)得出世智。(七)不为众魔之所得便。(八)少于贪欲。(九)无有嗔恚。(十)亦不愚痴。(十一)诸佛世尊之所忆念。(十二)非人守护。(十三)无量诸天加其威德。(十四)眷属亲友无能沮坏。(十五)有所言说人必信受。(十六)不为冤家伺求其便。(十七)得无所畏。(十八)多诸快乐。(十九)为诸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何等二十?(1)得正忆念,(2)得胜妙趣,(3)得好正意,(4)得强志力,(5)得多智慧,(6)觉悟出世般若波罗蜜,(7)当得少欲,(8)当灭嗔恚,(9)当灭愚痴,(10)一切诸魔不得其便,(11)诸佛护念,(12)非人守护,(13)诸天与力,(14)一切冤家不得其便,(15)凡所亲友无人能坏,(16)凡所出言人必信受,(17)得无所畏,(18)凡有行处恒常欢喜,(19)智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于智慧。3.有于进趣.4.有离悭结。5.有少淫欲。6.有少嗔恚。7.有少愚痴。8.降伏自他所有结使。9.多人爱敬诸天赞叹。10.诸龙夜叉乾闼婆等常随守护。11.不空受用人之供养。12.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求而得。13.名称远闻十方世界.14.诸恶鬼等不得其便。15.诸佛世尊之所赞誉。16.守护持佛法藏。17.不堕一切诸恶道中。18.生于人天不以为难。19.不离见佛。20.不离闻法。21.不离供僧。22 | 三摩地 2018-07-23 |
|
商人一听,庆幸自己没有铸下大错,心中非常感恩老先生卖给他的那首偈语,不禁大声的说道:真值得!真值得!真是无价之宝啊!各位菩萨!故事说完了,您是否早已心领神会了呢?的确,要是没有智慧,瞋心一起,往往会让我们丧失理智,做出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因此这首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还真的是妙用无穷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年渐长大,智慧聪明,无有及者;唯甚恶性,凡所眼见人及畜生,则便瞋骂,未曾休废。父母亲属皆共厌患,无喜见者,遂便舍家入山林中,乃见鸟兽及以草木,风吹动摇,亦生瞋恚,终无喜心。时有山神,语须菩提言:汝今何故,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则无利益,唐自疲苦?今有世尊在祇桓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恶。今若至彼,必能除汝瞋恚恶毒。」时须菩提闻山神语,即生欢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如果有人用恶口骂过来,菩萨也不会用恶口骂回去;因为如果同样用恶口骂回去,那就失去菩萨的格调;有智慧的人,不会用互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何况世间人的骂有两种:一种是真骂,一种是假骂。真骂是说我真的作错事了,确实该骂,那就接受吧!接受了就不会生起瞋心。如果别人骂的是假话、诬赖的话,那与我无关,又何必生气呢?如果因此而生气,就和他一样在造口业,甚至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见释提桓因是有方便善巧的,也是具有智慧的、也具有慈悲心,这在在都显示是大乘菩萨的行谊。所以在天界依旧是有佛法的,不是只有人间才有佛法。第二,忉利天人还是会起瞋心的。从故事中这位夜叉鬼只不过是坐在释提桓因的宝座上,三十三天人他们就起瞋心,而且是每一个都起瞋心,所以很明显的,三十三天人还是会起瞋心的。生到三十三天,都是因为持五戒又修十善,福报已经相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我们既然要学习布施,当然要有智慧处理,也要详加了解不当布施的后果。所以不可以不知道这个布施内涵,和布施次第的道理啊。-----佛典故事【共130集】第043集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 (原标题:根据佛经来解释捐赠器官必须注意的事项) | 三摩地 2018-07-23 |
|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常常思惟: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修忍辱行,而他的容貌也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任何人见了他都欢喜,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摄受众生,也同时可以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出世间忍,则是指能够安忍于对三宝的正信,安忍于戒法,安忍于布施、多闻、智慧,并且具有正知见不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能于三宝生忍,对于世间人的大声辱骂乃至毒打等事、对于贪瞋痴也都能安忍不犯,并且还能忍受世间人难以忍受的恶事,很难作的布施也能努力去作,这些都叫作出世间忍。而法忍可分为:无生忍和无生法忍两种。无生忍在三贤位的菩萨──七住位开始就有了无生忍,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谓火烧功德林是指经过长时的修行,好不容易由戒、定、慧所熏修而成的功德大林,因为一时的不能安忍,生起嗔恨而发了脾气,把长时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给烧毁殆尽,这就叫作火烧功德林。所以火烧功德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嗔的缘故。嗔在五位百法中,归属于五十一心所法的六根本烦恼所含摄。根本烦恼也叫作缠,会缠缚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这六种根本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3 |
|
”商人一听,庆幸自己没有铸下大错,心中非常感恩老先生卖给他的那首偈语,不禁大声的说道:“真值得!真值得!真是无价之宝啊!”各位菩萨!故事说完了,您是否早已心领神会了呢?的确,要是没有智慧,瞋心一起,往往会让我们丧失理智,做出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因此这首“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还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年渐长大,智慧聪明,无有及者;唯甚恶性,凡所眼见人及畜生,则便嗔骂,未曾休废。父母亲属皆共厌患,无喜见者,遂便舍家入山林中,乃见鸟兽及以草木,风吹动摇,亦生嗔恚,终无喜心。时有山神,语须菩提言:汝今何故,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则无利益,唐自疲苦?今有世尊在祇桓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恶。今若至彼,必能除汝嗔恚恶毒。」时须菩提闻山神语,即生欢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