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以为静坐一念不生就可以修证解脱果,这也是妄想,声闻解脱道的修证是智,不是靠一念不生的定境所能达到的。一念不生是定境,不是般若,也不是中道;欲求般若的人,欲求中道的人,不要以觉知心恒处于一念不生而不分别诸法的暗冥境界中,也不要将定境当作般若学的修证,而是应当以觉知心去寻找从来不分别的第八识如来藏,而不是把一念不生的定境当作开悟。佛教到了今天已 admin

2020-02-18

这是几百年来一般人对佛教的观感;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会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会去学佛;而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佛是什么?佛法是在讲什么?鬼谷子的智,那是没话说,天下第一等人物,他的智旷世超群,奇谋韬略、神机妙算;不论从政、从商、为人处事,他的智都是令人佩服赞叹的。鬼谷子有什么智呢?他的智出类拔萃,叫作领袖的智。古代的 admin

2020-02-18

因为如来福两足尊,而众生各自的如来藏里面,却含藏在不同时期、不同位阶所应该要含藏的这些种子。譬如说:在七地满心之前,八地之前众生的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业种,叫作分段生死的业种;分段生死的业种所含藏的这个阶段的第八识,就叫作阿赖耶识。断了分段生死,乃至于断了习气种子,唯留异熟种的时候,从七地满心八地开始,一直到佛地之前就叫作异熟识;也就是说,一直从 admin

2020-02-18

还有的更是穷毕生的精力用功修行而没有任何的进展,所以对自己生起了小根劣器的想法,而不敢进求声闻乘的见道,对于大乘贤圣自觉圣智的境界,就更是不敢奢望了;那也只能私下自怨自艾:自己根浅狭,自己福德不足,自己业障深重啊!所以,对于如何求进佛道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因为这样子的缘故,藉今日我们三乘菩提概说的电视弘法因缘,同时得以成熟我们为了帮助广大的佛法修 admin

2020-02-18

这个就好像前面经文所说的:因为众生都有如来藏,可是因为有无量烦恼遮覆,好像瓶中灯,不能看到这个如来藏的这个种种的智光芒一样。当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时,如果想要解脱于生死轮回,有的畏惧这个三世生死苦的,他就求要解脱----能解脱于三界生死苦;所以于佛法,于三宝生起正信,他生起了善根!所以就来修学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苦的解脱道。那么,有大心的菩萨能够为众生 admin

2020-02-18

曾于〈钱承务同众道友请普说〉,自述其参禅十七年的过程云:山僧最是参禅底精,五家宗派都理会来!初行脚时,曾参洞山微和尚,二年之间,曹洞宗旨,被我一时参得。又参泐潭准和尚,……山僧十七岁上,便知有此事;恰恰参十七年,也曾作偈颂、拈古、代别,无有不会。忽然思量:释迦老子说寤寐常一;返就己推穷,只今惺惺时,佛所赞者,戒、定、、解脱知见,一 admin

2020-02-18

之后,神光立雪断臂求法,达摩大师将正法眼藏----如来藏妙法----传给神光,并且帮他改名为可,从此开启了中国禅宗的新纪元。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初祖,可是二祖,传到六祖惠能时,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由于大乘佛法的精神,非常契合中国人的胸襟,深受民间喜爱,因此就有句俗谚流传: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特别是中国禅宗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等等,产生 admin

2020-02-18

所以在修学佛法里面,很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具有智,能够分辨是非。而不是有人认为修学佛法就是不要管是非,把善恶都不分别了,那不对。如果善恶都不分别,坏人作恶事也不知道,好人作善事也不知道,那我们修学佛法,不就比一般世间人还要愚痴吗?一般世间人都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修学佛法之后善恶都不分,那智是退步的,不是进步。所以我们要知道:会说这样的法 admin

2020-02-18

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是说佛陀的智就是解脱,祂有解脱的智。可是外道呢?他是系缚,他是无知的。譬如说天魔外道,这个天魔就是在这个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就是欲界六天里面最高的一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他化自在天的天王他就叫天魔。那为什么他会是天魔呢?因为他有欲界爱,所以他会用他的欲界爱,希望一切众生都是他的眷属,他要把他系缚在欲界里面。如果有人 admin

2020-02-18

无明于一切法的真实相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愚痴,没有智什么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不知道、愚痴,没有智的意思。对什么不清楚、不明白、愚痴、没有智呢?对一切法,对一切法的真相,对一切法的实相不清楚、不知道、不明白;愚痴,没有智,就是无明。这个无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没有开始!从无始劫以来,众生(最初)就不知道、不明白一切法的真相----一切 admin

2020-02-18

我们就要跟各位提到是,我们希望大家以智为先,以智为先,依法不依人。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尊敬,但是您对他的说法,仍然是要回归佛经来判断:他说的法,有没有哪里违背了《金刚经》,有没有哪里违背了《心经》,或者甚至有哪里跟《阿含经》不符合的。这个是我们提出,希望大家要依法不依人。至于说我们刚刚提到的经典的 admin

2020-02-18

比方说,佛陀在成佛的时候,发起的各式各样的智,像比方说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那这一些的智,使得佛陀因着这个智,也具有了无比的能力。所以,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他的宿命如何,他的业报是什么,他的因缘是怎么样,他的根器是如何,往往都是完全的掌握的;也因此,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的教化,都是会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这个众生作最好的安排; admin

2020-02-18

这就好像第八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完全不了知五尘外境一样,但是其实如来藏大智若愚,具足非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智,而且妖怪们都知道,只要吃了唐三藏的肉就可以长生不死;这又是将唐三藏来譬喻如来藏的另外一个体性——长生不死、不生不灭。所以《西游记》中人物的角色,和八识心王之功能还蛮匹配的。由此可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位对大乘佛法 admin

2020-02-18

所以从佛世开始,佛法向来就是建立在非身的智上。在《阿含经》中,佛一再地交代佛弟子们要观行一切法无常、苦、空、非身,所以无我。但是这样子的叮咛,却被大部分的法师给破坏了。现在的法师们或者说:意识心可去至下一世而常住不坏。或者说:要保持禅定之中的一心,来了生脱死。等而下之者,有佛教的法师学外道说,说:虚空中的能量是不坏之法。再等而下之者,干脆学起了印 admin

2020-02-18

并且换个角度来说,若能以过去错误的经验,透过修学正法而得的智,将自身错误的经验,透过如理思惟而整理成文字,布施此法来让众生知道,使其不再走错路,这是能够增长自己对法简择的方便智,也能利益有缘众生回归正道,希望大众勿重蹈错路之覆辙;此分度众的方便智成就,也是一分增上佛道的璎珞庄严,因此过去的错误,切勿追悔恶作而障道。再者,过去修学错误的法,能够 admin

2020-02-18

般若从字义的表相来解释,通常说它叫做智;可是,如果一定要把它翻成智两字的话,也有问题啊!因为智有很多种啊!那你们佛法中讲的智,究竟是什么智呢?插花有插花的智,书法有书法的智,音乐有音乐的智,农穑有农穑的智,……种种世间法中都有种种的智啊!你说的智,讲的是什么智?因为佛法里面的般若,讲的是世间蕴处界万法的缘起性空, admin

2020-02-18

四者:是菩萨种性,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广求菩萨福德、智资粮,为求证悟实相,此等皆已得佛法之骨。五者:已证悟真实本心,转依真如、无所得、无所求,发愿生生世世上求下化,自利利他,此等是真佛子,已得佛法之髓。如果您认为您是一位佛弟子,底下提供51个拣择、问难,看您是否具有正知正见乃至真觉正觉:1.什么叫念佛、忆佛、有相念佛 admin

2020-02-18

这就说明了,有些烦恼是必须经由智的抉择予以消弭,不可只是一味的放下、不管它。现在,请你再回头浏览我刚才写的段落,你就会发现,真正能断除烦恼的其实只有两大利器:定力与智。因为定力可以伏惑,智可以断惑,两者相辅相成!若是两者不具足,而只是将每个烦恼都放下,即便是修到什么事情都不会在意、什么境界都不会烦恼的地步,仍旧不能了却三界轮回,遑论了悟生命的 admin

2020-02-18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唯有勤修戒定才能够帮助我们去除贪嗔痴。人有业障就是贪嗔痴所至,因有贪嗔痴才产生无明,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对治法就是放下,但是放下不是逃避,逃避也不是放下,而是承担,这个承担就是对治。我们知道戒定是三无漏学,而贪嗔痴是三毒,我们观察众生就是有三毒,有贪有嗔有痴。戒定是圣人的果德,叫做三无漏学,就是说他无漏于三界的系 admin

2020-02-18

何等为十?所谓:1、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2、恶心布施,瞋持戒者,是为魔业;3、弃舍恶性懈怠众生,轻慢厌恶乱心无智众生,是为魔业;4、悭惜正法,诃责法器众生,贪求利养,为人说法,为非器人说深妙法,是为魔业;5、不闻波罗蜜,虽闻不修行,生懈怠心,不求深妙无上菩提,是为魔业;6、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于受生处,起离欲、寂静、除灭之心,是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