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声闻人他对于法义,他不太辩驳,也就是,如果众生有邪见,他会认为这个众生好可怜,他应该赶快来修学解脱道,所以他会随缘说一些声闻法;可是他对于大乘的部分的邪见,他也不处理,因为那是属于实相的智慧,无碍于解脱,所以那个不是他所关心的。所以,对于众生种种的关于实相的部分的这种邪见,也就是这个法界里面的根源到底有没有如来藏,有没有一个第八识存在,如果有人 | admin 2020-02-18 |
|
这个正信的部分,不是愚信,不是迷信,也不是盲信!这个部分讲的是智信!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希望大家要有智慧,要如理作意的思惟之后,把听闻来的教理成为自己的见解,这个就是所谓的要有智慧的成分在里面。可是另外一方面呢,我们也要求大家听闻教法的时候,要没有慢心!因为没有慢心,你才能够至心的信受老师教给你的东西。所以我们佛教里面常常提到佛教修证的这个程式:闻 | admin 2020-02-18 |
|
广义的善知识是指:十方三世诸佛、大乘胜义菩萨僧、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以及证悟菩萨所造论等等;狭义的善知识则指:在大乘法中明心开悟以上的菩萨,对实相法有所亲证,这些三贤位、初地以上圣位菩萨,不但断我见,并已悟得空性心如来藏,已入实相中,能为我们开示大乘实相法义,宣说第一义谛妙法,让我们将来有机会因为他们的教导,而触证空性心如来藏,使我们生起般若智慧 | admin 2020-02-18 |
|
首先要破除自己不如理思惟的心防,伏除慢心,以智慧为前导来简择,不可以着相,就是说不应该执着善知识的表相,着相者必定不能找到真善知识。因此,简择善知识须注意六点:第一点,善知识没有性别之分,善知识只有大丈夫性,也就是菩萨性;世间法上色身所现男女相,在佛法的修证上,只要明心、见性,便可以离男女相,便能为众生宣说第一义谛法,这就是大丈夫性,因此大家选择善 | admin 2020-02-18 |
|
如果再以事一心的念佛三昧功夫进而参禅,让心念止于所缘境话头上,并藉由观来寻觅从来离见闻觉知的金刚心如来藏;最后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证得金刚心如来藏,这时生起般若智慧,心得决定毫无怀疑,就是达到理一心的实相念佛三昧,或称为金刚三昧了。------《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二》<第012集《广论》所说三摩地的错谬(上)>正雯老师 | admin 2020-02-18 |
|
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应该了解佛法本身在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些三藏十二部,所应该有的法义是什么;所以就能够有法眼,能够有慧眼来看待说,哪一些部分是因为在过去世的时候,有一些因为没有实证的人把这些不如实的经典汇编进来,让我们不知道,而误以为编在经藏里面的经典都是真实的,让人说那这样子有矛盾。所以,除了伪经以外,如有主张佛经是互相矛盾的,《阿含经》与《般若经》 | admin 2020-02-18 |
|
那既然意识本身是要藉因缘,藉什么因缘呢?藉意根触法尘,乃至是如来藏的意识种子,那才能够去把祂现起意识这样的法,然后与种种心所法相应,与烦恼相应或者与智慧相应。如果说意识心祂既然不是常住法,如果再讲到细意识是常住法,那就没道理了;因为,本来的根本法,以意识为本的法,它不是常住法,它是生死法,怎么可能说意识细分出去的法,会变成常住法呢?所以,假如有经典 | admin 2020-02-18 |
|
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是一种情绪,可是我们对于生死的认知、对于烦恼的认知正确吗?既然学佛要了脱生死,那么佛法对于了生死的看法是什么呢?学佛要消除烦恼,佛法对于消除烦恼的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摩诃般若波罗密!什么叫摩诃般若波罗密呢?我们简单的讲,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摩诃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智慧,那波罗密呢?就是到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说学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让自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慧,也要让自己有实相的智慧。我们来看《法华经》当中有这样一段经文:【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二〉这个就是大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有智慧的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供养,看见他人在作布施及供养时,应该要随喜赞叹才是。然而这样的福德是有生、有死、有为的福业,不是出离生死的福业,仍然是有局限的。如果只是将此福德当作未来世享福的话,那是会消耗殆尽的,如佛在《阿含经》开示:我于尔时,七万岁中,以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供养彼佛,令不减少。般涅槃后,复于七万岁中供养形像舍利,烧香 | admin 2020-02-18 |
|
阴有遮盖的意思,五阴就是五种能够遮盖众生的智慧,使得众生不能实证三乘菩提,因而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哪五种呢?就是色阴、识阴、受阴、想阴、行阴,由于这五阴是众缘和合所成,才有世间的种种行,而世间的种种行都是虚妄不实,没有一个是真实的。所谓的色阴,乃是这个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也是借着四大以及父精母血等缘而成;既然是因缘所生法,它不是真实 | admin 2020-02-18 |
|
因为对于具有道种智胜妙智慧的地上菩萨来说,常会因为时节因缘及众生的需要,而于某一世示现的是在家身相,来方便大地菩萨破斥密宗喇嘛教的外道双身邪淫法道;也更因为示现在家身的缘故,更能够显示大地菩萨说法具有胜妙功德,能普遍摄受佛门四众弟子而无有难处。中土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在他的《达磨大师血脉论》卷1有开示说:【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 | admin 2020-02-18 |
|
佛陀再度受生,历经八相成道,再度示现成佛的时候,现观众生皆本同一如来,皆跟如来一样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可是因为妄想执着无明遮障的缘故,却不能证得,而继续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佛陀以大慈大悲大愿力的缘故,要教导众生解脱生死流转苦,也要进一步教导众生断除菩萨们才能够断除的变易生死,而能于生死得自在,于这两种生死得解脱、得自在;以这样的缘故,才会辛苦说法四十九 | admin 2020-02-18 |
|
欲求眼见佛性者,须具三种资粮:定力、慧力、福德因缘。此三若缺其一,不但善知识无法相助,十方诸佛现前亦不能助其眼见。眼见佛性之亲证,不易勘验,唯证者自知,不像明心者可借口说手呈其自心藏识的运作即能验其虚实。勘验者唯能依据被勘验者所描述见性之情境而判断,不能藉被勘验者之眼根而检验之,故说极难勘验。在明心的阶段,如果真正悟得真,悟得成片的人,他的见地永远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入胎识就是被熏习的持种者,当熏习完成之后种子存在了,能熏习的识阴六识心在种子流注现行时,就会越来越趣向某一个方向:熏习善法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善良;熏习恶法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恶劣;熏习解脱道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没有我执;熏习佛菩提道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有智慧,这就是熏习的道理。为什么被熏习的心是第八识如来藏呢?因为第八识心体的自性是无记性的, | admin 2020-02-18 |
|
又譬如说,有些法是唯证乃知,包括种种的智慧现观境界以及种种的禅定境界,这一些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此需要等待亲证之后才能够真正了知,并不是听闻别人的说法,或者解说就可以了解。难知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说,正确的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譬如说在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在这么多的说法里面,我们就要有智慧去抉择其中正确的法义。另外,这些如来藏法极为胜妙, | admin 2020-02-18 |
|
那如果识阴是常,是真实我,有智慧的您应该要想到一个问题:此世意识既是常,就是前世意识往生过来的同一个意识,应该会像今天的意识,可以记得昨天的事情,那为什么却记不得前世的种种事情呢?由此可知:识阴六识心是依世世不同的五色根为缘而出生的,所以世世的识阴六识心都是不同的。另外若主张离念灵知是真心,主张识阴六识心离开了语言妄想就是真心,那么这个真心应该是不 | admin 2020-02-18 |
|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就多处开示了善知识的重要性,在《瑜伽师地论》卷30中就开示说,修行时的圆满处所有五种,其中第五种处所就讲到善知识的重要地位;论中是这么说的:【又若处所有善知识之所摄受,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开晓处能正开晓、已开晓处更令明净,甚深句义以慧通达,善巧方便殷勤开示,能令智见速得清净,是名第五处所圆满。】(《瑜伽师地论》卷30) | admin 2020-02-18 |
|
阿难!诸比丘于此法中,如实正观无漏心解脱,阿难!此比丘当名为慧解脱。……如是尽知已,无漏心解脱比丘不知不见,如是知见。(《长阿含经》卷10)这是说:阿难啊!以此法义为标准齐限,以此相应,以此为边界,以此为说法,以此为智慧之观行,依此为众生;诸比丘能于此法中,如实观行而实证,则成就无漏心解脱;阿难!这一位比丘就是慧解脱阿罗汉,然而无漏心解脱 | admin 2020-02-18 |
|
(《杂阿含经》卷2)佛说:有智慧的圣弟子,对于色蕴的集成与坏灭、色蕴的韵味与过患、色蕴的舍离,能如实知,所以对于色蕴不生爱乐与赞叹,不生染着、不留恋;如此对于色蕴之爱则灭,爱灭了则取就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而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如此。婆罗门啊!这就是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这就是论因、说因。好!各位仔细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