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者,名为慧解脱之见到,只是初果人;要待后时断除外我所的贪爱,并且能现观解脱的证境以后,方得成为慧解脱阿罗汉。若是已得八解脱的阿罗汉,而不具有解脱知见,不能为人解释解脱的原理(譬如周利盘特伽),就必须加上慧解脱的观行,才能发起解脱知见,才能利益当世学人,所以佛陀就为这一类圣人说不放逸行,使他进修慧解脱的所知与所见;这种人在证八解 admin

2020-06-08

  慧解脱,是进而断除全部我执的无明,证得慧解脱的解脱功德,成为慧解脱阿罗汉。广义的心解脱之中,又有数种差别:一者正智心解脱,二者净信心解脱,三者无碍心解脱,四者漏尽无余心解脱,五者无上爱尽解脱,六者无漏心解脱的慧解脱,七者不动意解脱,八者无知解脱,九者心善解脱,十者无量心解脱,十一者大心解脱,十二者定解脱。定解脱中,只有一种是灭尽定的真实解脱,其余都 admin

2020-06-08

  慧解脱,是进而断除全部我执的无明,证得慧解脱的解脱功德,成为慧解脱阿罗汉。广义的心解脱之中,又有数种差别:一者正智心解脱,二者净信心解脱,三者无碍心解脱,四者漏尽无余心解脱,五者无上爱尽解脱,六者无漏心解脱的慧解脱,七者不动意解脱,八者无知解脱,九者心善解脱,十者无量心解脱,十一者大心解脱,十二者定解脱。定解脱中,只有一种是灭尽定的真实解脱,其余都 admin

2020-06-08

  譬如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者,名为慧解脱之见到,只是初果人;要待后时断除外我所的贪爱,并且能现观解脱的证境以后,方得成为慧解脱阿罗汉。若是已得八解脱的阿罗汉,而不具有解脱知见,不能为人解释解脱的原理(譬如周利盘特伽),就必须加上慧解脱的观行,才能发起解脱知见,才能利益当世学人,所以佛陀就为这一类圣人说不放逸行,使他进修慧解脱的所知与所见;这种人在证八解 admin

2020-06-08

  现般涅槃是讲慧解脱阿罗汉,以及俱解脱阿罗汉,在舍寿了以后,七识就统统自愿消灭了,也不再出现中阴身,只剩下阿含佛法中所说的名色因、名色本的第八识如来存,这样就是无余涅槃了。换句话说,就是真实的无我,五阴我、十八界我完全不存在了。我不存在以后,剩下第八识——涅槃的实际,祂离见闻觉知,从来都不作主,从来都不思量,从来都不自觉自观有自己的存在。如 admin

2020-06-08

】(《杂阿含经》卷9)以上所举阿含经的经文,都是这样的意思,一定是不再贪爱六识自己了,对六根、六尘、六识的自己都没有贪爱与执着,才能实证无余涅槃,这样的人才是断除了我执的慧解脱人,正是二乘菩提中的慧解脱阿罗汉。因此求证解脱果者,不但要否定识阴六识的虚妄性,要确实现前观察识阴六识每一心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无常性,还要现前证实六识的功能(又称为六识身) admin

2020-02-21

也就是说,最利根的菩萨于十回向位快满心的时候,可以成就慧解脱阿罗汉的证境,于舍寿后可以取证无余涅槃,未舍寿前可以取证有余涅槃,分别亲证菩萨四种涅槃当中第二种及第三种涅槃;可是菩萨不取证无余涅槃,故意留一分思惑润未来生,取得未来五蕴身继续修行。三者、慧力。也就是菩萨能够了知百法明门的内涵,有了初分的道种智。四者、增上意乐。也就是菩萨在佛前勇发十无尽愿 admin

2020-02-18

(《长阿含经》卷10)这是说:阿难啊!以此法义为标准齐限,以此相应,以此为边界,以此为说法,以此为智慧之观行,依此为众生;诸比丘能于此法中,如实观行而实证,则成就无漏心解脱;阿难!这一位比丘就是慧解脱阿罗汉,然而无漏心解脱的阿罗汉,对于此本识----即是离六识的涅槃本际,离六识故不知不见,阿罗汉就是如此而知见。------《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73集流 admin

2020-02-18

谓菩萨真见道后,依无生法忍,仍有相见道位的非安立谛三品心必须修学,始能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进程,将满第十回向位;进而修学大乘四圣谛之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如是加行完成时成慧解脱阿罗汉,勇发十无尽愿而得清净其心,然后起惑润生方得入地,无生法忍中名为见道之通达位。此谓入地前之三贤位中,必须有三种现观:第十住位满心时眼见佛性所得之如幻观、第十行位现观七转 admin

2019-09-02

因此,慧解脱阿罗汉断除意识心的自我执着,俱解脱阿罗汉断除意识心现行的习气外,进而断除了意根的受与想心所法,取证了灭尽定;然而,诸多外道虽证得四禅八定具足,却因为不知道这个道理,不知道应断除意识心的执着,就永远堕在四住地的世间境界中,不能真实证得涅槃解脱。但是一念无明是无始有终的,是可以断尽的;像缘觉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都已断尽一念无明,而使一切的妄想 admin

2019-04-24

因此罗汉托空钵,他老人家的心不会苦!因为他断了我见和我执,慧解脱阿罗汉一定有初禅以上的定力,初禅会有身乐,所以他即使生活不顺利,每天都有初禅身乐自娱,那即使没饭吃也会过得很快乐的!只是肚子比较饿而已,那是身苦,但他心不苦,因为他实证解脱的智慧,而且加上他还有初禅身乐盖过那个肚子饿的苦,所以他就一定有解脱功德受用。而有未到地定功夫的开悟菩萨,他解脱证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全部都成就了,一般而言,是可以使人成为慧解脱阿罗汉,一定会具足发起初禅,但是智慧却绝对不是阿罗汉所能想象。所以,真正懂得禅宗的人,都不会小看禅宗的开悟明心,因为这是入道的基础。不管哪一个宗派,只要真的在大乘佛法中入道了,都是跟禅宗的破初参相应。因为大乘法的入道,就是发起般若的中道实相智慧,最主要的是要实证,要证真如,而真如是以如来藏为体来说。偏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能够破除五阴魔的境界,那其实就是慧解脱阿罗汉的证境;而大乘菩萨的初步摧破五阴魔的时候,而能够取证慧解脱的人,那至少也要初地心。因爲在初地满心的时候,是可以破尽五阴魔的,但是,这位地上菩萨却故意不破,而故意的保留最后一分的思惑而留惑润生。因爲这个地上菩萨他觉得,破不破尽五阴魔的最后一分思惑都没有关系;因爲断尽最后一分思惑,那是七地满心的事,现在留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者,名为慧解脱之见到,只是初果人;要待后时断除外我所的贪爱,并且能现观解脱的证境以后,方得成为慧解脱阿罗汉。若是已得八解脱的阿罗汉,而不具有解脱知见,不能为人解释解脱的原理(譬如周利盘特伽),就必须加上慧解脱的观行,才能发起解脱知见,才能利益当世学人,所以佛陀就为这一类圣人说不放逸行,使他进修慧解脱的所知与所见;这种人在证八解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如果是用禅定或者用神通入涅槃,那么慧解脱的阿罗汉根本无法入涅槃,因为慧解脱阿罗汉既没有禅定也没有神通,根本无法入涅槃;可是佛明明说慧解脱阿罗汉可以入无余涅槃,由此可知:这三种阿罗汉都是用智慧入涅槃,而不是用禅定或者用神通入涅槃。而且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不管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俱解脱的阿罗汉或者慧解脱的阿罗汉,他们的解脱境界都是一样没有差别&mdash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一个人缺乏定力,在历缘对境之时,没有能力对烦恼习气的现行进行及时的反观,那就无法进一步进行习气的对治和修除,断一念无明就无法实现,就无法完成声闻乘的修行,成慧解脱阿罗汉。如果想修成俱解脱阿罗汉,随时可入无余涅盘,那更是必须具足四禅八定的定力。因此,小乘修行同样是无法离开定力的。依佛经中的开示,佛法修行过程中的任何一点进步和收获,均不离五力:信力 三摩地

2018-07-23

慧解脱阿罗汉已断尽烦恼障,他的只是提前取证无余涅盘的手段而已,所以不算是犯戒。但是菩萨没有的权利,因为菩萨戒的精神与声闻戒、五戒的精神大不相同;即使只是故入难处,都是属于犯戒的,何况呢?而且,菩萨时所杀害的人身是成佛之道所用的道器,并且行为的过失远甚于故入难处,所以也说是犯戒的行为。菩萨进入初地乃至十地之后,自害其身,也是犯戒的行为,因为菩萨必须忍 三摩地

2018-07-23

这五个上分结探讨清楚了,进而把它断除了,那就是四果人──慧解脱阿罗汉。但是慧解脱很难修,是因为对于「很微细、很微细的我」继续存在着,仍然有微细的喜乐,因此就落入我慢相中,无法取证四果。必须连想要舍五蕴十八界的这个舍心都不存在了,才有办法取证慧解脱果;如果这些都能舍了,五上分结都不在了,那就能实证慧解脱。这是在短短一世之中就可以完成的,不像菩萨修行成 三摩地

2018-07-23

当他把三界的欲爱完全断除之后,他就完全解脱于三界境界!但四果阿罗汉还有分别:慧解脱阿罗汉——时解脱,俱解脱阿罗汉——非时解脱,三明六通大阿罗汉——声闻极果。譬如说四果里面,有所谓的慧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就是时解脱,表示他对于解脱入涅槃要依于时间的限制,表示如果他已经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可是他不能马上解脱于三界流转的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能够破除五阴魔的境界,那其实就是慧解脱阿罗汉的证境;而大乘菩萨的初步摧破五阴魔的时候,而能够取证慧解脱的人,那至少也要初地心。因爲在初地满心的时候,是可以破尽五阴魔的,但是,这位地上菩萨却故意不破,而故意的保留最后一分的思惑而留惑润生。因爲这个地上菩萨他觉得,破不破尽五阴魔的最后一分思惑都没有关系;因爲断尽最后一分思惑,那是七地满心的事,现在留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43条/3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