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娑婆世界为什么是修行很迅速的修行法?说禅这个法为什么是速行道?为什么又是易行道?我们一开始就讲“参禅很难”,还没有悟的人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又说是易行道呢?我们娑婆世界的修行法门,以禅和定为主,在这世界修学禅与定,如果有因缘的话就很迅速、,能够很迅速的获得无生忍,譬如说信力、慧力、福德具足的人,很容易一念相应,他很容易遇到真正善 | admin 2018-07-21 |
|
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着,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佛菩提道者谓:修证法界实相之智慧,即是第二、三转法轮所说之般若也。般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总相智及别相智即是 | admin 2018-07-21 |
|
李元松老师认为,这只是印顺法师个人的意见,指出:“人是充满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烦恼的凡夫。凡夫──人乘为本的菩萨行,是大乘佛教本意?我认为这与大乘经典中所说是不同的。”李老师认为,大乘佛教的主角人物“最起码应该以法眼清净、已断除见惑的菩萨为代表”。从佛法的角度说,“法眼清净、已断除见惑的菩萨”其实就是初地以上的菩 | admin 2018-07-21 |
|
」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真实故事--毕陵尚慢。他并不是故意起慢,只是往昔多世累积的慢习尚未消除,所以名为习气。大阿罗汉尚且还有这种染污末那,何况是初学佛者?为什么第七识末那的这种染污习气会存在很久呢?这是因为末那是遍缘一切法的。因为他是遍缘一切法的缘故,所以当你睡着无梦、意识断灭时,他还是藉五尘上的法产而遍缘一切法的;当五尘上的法尘有了剧烈的变动时,祂 | admin 2018-07-21 |
|
亦即是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瞋、痴、慢、疑等烦恼,而保持心理上的纯正;这种无贪、无瞋、无害之心的纯正意志,表现出的行为就是正语、正业和正命。三正语:是指正确的、如法的语言。主要是针对三业中的语业而说。经典上语业有四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妄语就是虚伪不实的谎话,绮语就是轻佻的话、有挑逗性的话;两舌是挑拨离间,破坏他人感情或从中谋取利益 | admin 2018-07-21 |
|
那么什么样的心行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呢?主要有六种根本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种根本烦恼,就是声闻菩提当中所要断除的烦恼。我们(接着)来讲什么是贪?贪就是被可爱的境界所制伏。譬如说一个面临五欲(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这样可爱的境界;面临这样可爱的境界的时候,你的心里没有办法拒绝它的诱惑,没办法说“不”,这样的心行就是贪 | admin 2018-07-21 |
|
第二能变识是指“意根”,也就是末那识,祂能变生识的种种执着,因此而有贪、瞋、痴、慢、疑等染污体性出现;也因此而导致有情众生的第八识共同变现出山河大地世间,而使有情众生得以在其中受种种之苦乐果报。第三能变识就是指“意识心”,祂能让有情产生对六尘境界的种种分别,并且能够变现出种种的世间法来。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来说明这三种能变识的功 | admin 2018-07-21 |
|
所以这里面不退心,如果我们能够适当的把自我的慢降伏得很轻微的话,原则上如果有善知识的摄受的话,我们就不会有退转的心。可是另外一方面来讲,如果我们的自我慢心没有办法降伏的那么好的话,那么强迫自己,先告诉自己:不能退!不能退!一定要持续来修法。那么这个不退心也就会让我们智慧有所增长,反过来能够帮助我们消除自我的慢,这是第六个心叫作不退心。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修行,就会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就是告诉菩萨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佛经中说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其实就是四种法要,或是所谓四预流支。四种法要,这是引用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一个颂偈。的颂偈是这样讲的:【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我们要求解脱不是先要去了解那些枝微末节,而是我们先要知道我们怎么样能够解脱,至于后面的这些道理呢,等我们慢慢解脱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头来了解为什么。所以说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相信有智慧的佛陀,而不应该相信没有智慧而且在迷信阶段的一些人的说法。既然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就要开始来了解,那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第八识有这个如来藏,祂能够变现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另外一方面呢,我们也要求大家听闻教法的时候,要没有慢心!因为没有慢心,你才能够至心的信受老师教给你的东西。所以我们佛教里面常常提到佛教修证的这个程式:闻、思、修、证这个程式,但同时还有信、解、行、证这四个程序。这四个程式实际上彼此是完完全全,内容上是完全契符的。因为闻这件事情本来就有包含适当的信在里面。怎么说呢,我们先举世间法来讲:我们在世间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摩纳听到了这句话以后更加的生气,更想要诬赖世尊、毁谤世尊、伤害世尊,就问世尊说:我爸爸都提,他生前大行布施、大作斋供,他身坏命终之后,应该要生到梵天去享福的啊!怎么会生为这种下贱的狗呢?世尊就告诉他说:因为你的父亲生前有此增上慢,也就是未证言证、未悟言悟,所以他这一生就出生在下贱的狗当中;如果你不信的话,你的父亲曾经将许多的财宝埋在地底下,现在他死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就是说,众生心性未调柔、我见没有断尽、慢心尚未降伏、菩萨性未发起、知见未通达以及见道福德未具备之前,是不能堪受如来藏大法之贵重。是故正觉讲堂在学人求悟前,皆须经禅净班共修熏习两年半,使其缘熟再来参究证悟;若无这种修学次第的施设,而快速引导学人开悟的话,其后果就是悟缘未熟之人悟后无法安忍真如,无法转依真如,不能发起解脱正受、智能正受。若悟后又不肯接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是上品上生,所必须发起的第一个心!如果这个人他是所悟不真,他很难对于弥陀世尊发起至诚心,因为他不知道佛地的功德是多么的广大殊胜无量无边;也不知道自身与佛地的功德差别是非常的大,误以为一悟即至佛地,因为这样的误会,所以他很容易生起慢心,那就无法发起对于弥陀世尊的至诚心,那他就无法具足第一个条件。我们再来看深心,深心乃是心乐而不动摇,对于的信受乃是非 | 三摩地 2018-07-21 |
|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再从第二个现象来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能不能到未来世去?如果说祂能到未来世去,那么你一定是从过去的意识、从过去的觉知心转到这一世来,那么你为什么在出生的时候,你并不清楚、你对世间法完全不清楚,然后呢还要去熏习,熏习了这么多年,然后你的智慧慢慢地增加呢?再来说,如果你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从过去世来,那么你想想看:你为什么不记得过去世的任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觉知心能够保持随时观行并以此无众生识阴心相之自心如来为依,慢慢伏除我执烦恼习气以后,亲证到此自心如来没有五阴相、无识阴心相,不与万法为侣,犹如虚空寂静极寂静;于此本来涅槃境界中,究竟佛之无漏五阴不可得,众生之有漏五阴亦不可得,还能称呼什么是众生?既然究竟佛之无漏五阴也不可得,佛菩提智一切种智又依何而立?烦恼乃是与五阴众生相应而现行者,然而自心如来第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二点:为什么死亡时意识心会渐渐的消失乃至断灭?则有必要探讨,这是因为今世五根身成就后,配合五扶尘根接触外五尘境,今生的意识心才首度在五胜义根(头脑)生起而显现,亦即:今生的意识心是因为今生的五根身出生及正常运作下才能生起及显现,往世的意识心则是依往世的五色根完好不坏而生起及存在;因此当色身的五胜义根开始慢慢毁坏了,譬如年老死亡时,随着如来藏对五胜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想而起身口意行,出生善念、恶念,起贪、瞋、痴、慢、疑,造诸善恶业,以及为了生活而有行来去止等动作,都名为行蕴。如来藏若不先出生色蕴,就无法变生六尘,也就无法出生识蕴六识及受、想、行蕴。若如来藏不出生这五蕴,众生于此世间便不能生起承受果报、造作新业的作用。五蕴有色法及心法。色法是色蕴中之五色根及六尘;心法则包含了前六识识蕴与意根。意根是心法,非是色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受正藏师兄附嘱,勉力为文,希望能够利益大众佛法一分!一二三在开悟前将导师的七本公案几乎都翻阅过,虽明白哪些作略,可从来不认为这样叫做开悟,因自知只有真正开悟者可以坦然说自己开悟而无过,想自己不过于书籍文字纸张上熏习导师法义,往世喜爱读书的种子现行,以思辩分析而断其一二,以是如此,何须张扬,以为开悟!真正开悟,一念相应,才能肯定无疑,才能发起受用!如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