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唐懿宗咸通十年,皇帝到安国寺,封知玄为悟达国师,并赐檀香宝座一座,高二丈,非常庄严!当悟达国师升堂讲经时,生起一念憍慢之心,左膝盖生出一个人面疮;这个人面疮有眼睛、眉毛、嘴巴、也有牙齿,而且每天需要喂食,犹如一般人一样没有差别!悟达国师生此人面疮痛苦万分,虽然遍请名医治疗,由于这不是一般的疾病乃是因果病,已非一般医生所能医治,所以群医均束手无策。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四、布施的时候,不应该轻慢来求布施的人。第五、布施的时候,不应该恶口骂辱他人。布施本来是累积福德的善行,但是如果布施的时候,同时犯下了不好的事相,那么在未来的善果报中,就会引发附加的恶业。有那个善果报,但是善果报中,却隐含著恶业在里面。例如世尊在《分别业报经》里面说到:修行人行大布施,可是这个人个性著急,心中多瞋,不能够依止正念来修持,那么他死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安时忘忽,未兆时懈怠,其脆时轻慢,其微时麻痹。这些不良现象就是世人的通病,包括许多修行者,也同样如此,都是不能高度重视冤亲债主索债前的细微征兆,错失于最佳时机的把握,被动地深陷于内乱全面发作之时,疲于应付冤亲债主讨债索命的全面展开。如果遇到自己福德已经严重不足之时,这种应付冤亲债主的被动行为,就容易发生性命之危。自然因果律的发生、冤亲债主的启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长得矮小的人,是由于前世轻视傲慢他人之故。长得丑陋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学习和请问别人之故。生来愚笨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教导别人之故。生来哑巴,是由于前世谤毁别人的缘故。生来就是聋子瞎子,是由于前世不喜欢听闻受持佛经、佛法的缘故。当别人的奴隶,是由于前世欠债不还之故。地位卑贱的人,是由于前世不礼敬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意识为我是我见,以色身为我是最狭义的身见;有了色身建立了这是我,看到别人的色身建立他是别人的身体,男女之间就起了淫欲;富人、贫穷人之间,就起了一些慢心、憍心,起了一些不如理的对待;互相之间,依于彼此的五蕴的互动,产生了这一些身行、口行、意行,而落谢了身业、口业、意业的种子于如来藏中记持,不断地轮回、不断地轮回。因为没有遇到善知识,没有修学能够真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说灵魂见,灵魂的这个知见其实古今中外都存在,基本上中国的灵魂见是出自于儒家的思想、还有道家的思想的延伸,这个我们后面会慢慢跟各位作说明。灵魂的知见从古时候到现在,从印度乃至于希腊、乃至于欧洲、乃至于不是说教他们就没有讲灵魂的,教他们讲永生,一样是讲灵魂,但是那个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常见。所以这个灵魂见是所有的一切众生的一个迷惑,所以不单单只是中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因才有果,我看凡人只想得善果,而菩萨却喜种善因,连世尊都替失明的〝阿那律〞缝衣,让那阿那律大为惊讶说:“佛陀您已具足无量福报,为什么还要修福呢?”但佛陀却说:“哪有人嫌福报多的?”连佛陀尚且不忘造福,我们一般福德浅薄之人且不羞愧?现以《杂譬喻经‧卷二》的故事,来说明财富与因果之关系,因原文不会太难,故请自行慢慢看,只以两词做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菩萨示现自在神通力时,令诸有情骄慢之心悉皆调伏,而为说法。】(《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这是说八地菩萨先以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来调伏众生,摄受众生,让众生生起了信心,再为众生说法。所以,神通在佛教中是存在的,有时为了摄受众生也是必要的。佛教将神通分为六种,就是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以及漏尽通,简称为六神通。神足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的菩萨在学佛前喜欢鬼神道的东西,跟鬼神签契约阿或者结拜当好兄弟啊!那如果那个好兄弟没有学佛,就可能反而干扰自己学正法了!那就是自己带给自己的麻烦!以上这两种算是自己邀请来的卡到阴情形!三、如果菩萨个性很傲慢!身口意行显示出来的行为不小心得罪鬼神,那也可能会卡到阴!那这就是自己的错了!因为傲慢而出言不逊或心念很傲慢对待鬼神,那鬼神当然也会不高兴!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唐懿宗咸通十年,皇帝到安国寺,封知玄为悟达国师,并赐檀香宝座一座,高二丈,非常庄严!当悟达国师升堂讲经时,生起一念憍慢之心,左膝盖生出一个人面疮;这个人面疮有眼睛、眉毛、嘴巴、也有牙齿,而且每天需要喂食,犹如一般人一样没有差别!悟达国师生此人面疮痛苦万分,虽然遍请名医治疗,由于这不是一般的疾病乃是因果病,已非一般医生所能医治,所以群医均束手无策。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人矮小,这是前世轻慢人的缘故。有人丑陋,这是喜欢对人生瞋心的缘故。有人似乎极为无知,这是前世不爱学问的缘故。有人很愚昧,学习不易,这是前世不愿意教人的缘故。有人哑,这是毁谤人的缘故。有人聋、盲,这是不喜欢听受经法的缘故。有人身为他人的奴婢,这是欠人债不还的缘故。有人地位卑下,这是不礼敬三宝︵世间一切代表觉、正、净的人、事、物︶的缘故。有人丑黑,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初果所断的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著,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佛菩提道是修证法界实相的智慧,有五十二个阶位;始由六度万行的熏习,于外门广行六度万行;然后观行蕴处界的虚妄不实,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生持五戒者,来世得受人身,另有新的父母,识神便有六种隔碍:一是住在中阴身,不得复还;二是入于胞胎之内;三是出胎时受挤迫剧痛忘失以前的识相;四是呱呱坠地后痛忘失以前的识相,生起新的所见所想;五是出生后就贪着食物,忘失旧识;六是慢慢长大,受到新事物熏习,忘失旧识。譬如商人周游四方各国,如果心里只想着其中一方,就不会想到其余三方。识神因为这六种隔碍,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修学忍辱的过程中,慢慢使自己离开贪瞋之毒,所以未来世就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使见到的人都能够心生欢喜而信服,这样子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又是不一样了。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妨使得前面各度所修的福德更加增上,而这种增上福德的相貌又与前面所说的还是有所不同。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修学忍辱的过程中,慢慢使自己离开贪瞋之毒,所以未来世就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使见到的人都能够心生欢喜而信服,这样子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又是不一样了。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妨使得前面各度所修的福德更加增上,而这种增上福德的相貌又与前面所说的还是有所不同。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说:我们应该要常常以柔和恭敬的眼神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的恶眼来观视他们,像这样的布施就叫作眼施。能这样作的话,舍寿后再次受身的时候,就会得到清净眼的果报;而未来成佛时,也会因此得到天眼以及佛眼,这就是第一种眼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这是说:对于父母、师长、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我们不应该用皱眉嫌恶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假使能够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被慢心所遮障,修行自然就容易有所成就了。相反地,如果我们对师长不能恭敬奉侍,那么学法就没办法得力。有些人则是因为信心不足而不能奉侍师长,对师长起慢心,假使是这样的话,那么师长虽然有所传授和教导,我们也总是阳奉阴违,不能如法去履践,当然就会使得自己的道业从此停滞不前,没有办法往前推进。所以说,想要求大乘见道的菩萨,对一切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怀着这样心态在共修,最后的结果能导致断我见吗?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增长我执、我见、我慢。如此修行不仅是浪费自己的光阴,也是对的伤害。譬如在团体中做护持工作时,对于安排的工作,不断挑选,我喜欢做什么,我做什么义工对自己帮助最大。或只选择校对工作,不仅可以积累福德,还能增长自己的智慧。那些搬书、寄书等枯燥的体力劳动还是请他人去办。这是一个菩萨应该有的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因为菩萨就是有了这样初步的智慧之后,他慢慢的可以从佛的开示中进一步明白自己继续往佛菩提道上迈进的过程中,所欠缺的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它?当然就会在佛菩提道的智慧与福德的增进上更加地快速,都是因为遵从世尊的开示中,而得到了广大的利益缘故。所以依照世尊的开示而继续去作的话,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渐渐就会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段明示布施需具足十种条件──财、法、无畏三施具足,并以清净、怜悯、不轻心、尊重、恭敬承事之态度布施,对于佛法僧之供养,乃至对于一切受施者须能尊重及承事恭敬,且于布施之功德秉持不望报、不求有之心态──其义分述如下:(一)法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法施具足无希望心?自受持法为人演说,不求利养不为名誉,为除一切众生遇恶不为于利,心无高下平等说法,若为王、若王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