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是菩萨示现自在神通力时,令诸有情骄慢之心悉皆调伏,而为说法。】(《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这是说八地菩萨先以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来调伏众生,摄受众生,让众生生起了信心,再为众生说法。所以,神通在佛教中是存在的,有时为了摄受众生也是必要的。……(此处省略如何修得神通,16期内会有)至于有人说,可以作法来消除地震、台风等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此,我们要更进一步严正指出:证严身为佛门出家人及庞大宗教团体的领导者,其贪念与慢心,其实来自对于佛法的无知与自我的膨胀,因此才敢于一意孤行,妄语妄作。这种身在佛门中、心在佛门外(狮子身中虫)的山寨心态,总结于另立「慈济宗」,接受称「上人」称呼,以及自封「宇宙大觉者」等诸种行径。不唯如此,她还广造个人身像,向信众贩卖、供信众礼拜,俨然成了另类的证严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末学除了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和菩萨摩诃萨,以及一心顶礼恩师平实导师之外,也随喜赞叹礼拜一切佛门四众,并赞叹曰: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菩萨戒子张善思合十顶礼2012年11月于正觉讲堂——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自序(原标题:如何让我们有更好的福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这里面不退心,如果我们能够适当的把自我的慢降伏得很轻微的话,原则上如果有善知识的摄受的话,我们就不会有退转的心。可是另外一方面来讲,如果我们的自我慢心没有办法降伏的那么好的话,那么强迫自己,先告诉自己:不能退!不能退!一定要持续来修法。那么这个不退心也就会让我们智慧有所增长,反过来能够帮助我们消除自我的慢,这是第六个心叫作不退心。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一个有解脱功德受用的菩萨,他的烦恼一定越来越少,他对世间事情也不会太在意,会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一个菩萨还不用到开悟,只要他的净念相继功夫很好,可以像《楞严经》中说的纯想即飞,必生天上,那他就几乎不食人间烟火了,他几乎一天到晚都是在忆佛的净念中,这样他的烦恼一定非常的少!他可能就是每天去上班,回家带小孩!上班的时候就处理事情,可能边处理边忆 | 三摩地 2018-07-23 |
|
分别怨亲,不轻众生;除去憍慢、不亲恶友。在这项内容里面说,在家要学菩萨行,要懂得观察往来关系中的怨亲差别,但是却不要在贫富身分地位的世间表相上,来作比较选择要亲近或是疏远;要亲近的应该是善友,要远离的应该是恶友,所以不能在世间表相上,这种所谓的贫富身分地位来着墨。这样的情况应该说,比较的情况之下会生起慢心,譬如说在身分地位上比较,自己的身分地位高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另外慢心重者要修界差别观,界差别观者指的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要让众能够观察说,一切有情无不是由这,地、水、火、风、空、识所组成,地、水、火、风、空、识,没有常住的真实体,这样就能够对治于因为有我而生起的慢心。另外对于心散乱者,要修安那般那,所谓安那般那就是说,缘于出息、入息来止息其心,让心能够安住、能够制心一处,能够有止观的能力;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真正的慈悲心与同理心对待众生,那也是一种次法!当然真正要帮助众生不容易,因为每个众生基本上都有太多太多的烦恼,先不谈太深细的烦恼,我们及众生就有很多我所执的烦恼,为了这个我而要养活自己就有许多的烦恼,乃至为了健康及家庭感情等烦恼!烦恼的范围深细又广,需要累积很多的福德与智慧才能慢慢解除!而要让自己越来越解脱与快乐,真的还是要累积很多福德与智慧,还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布施有后世的深细果报,有智慧之人当以五种施而得利益:一者至心施:至诚心亲自布施,勿贡高我慢,颐指气使行施。二者自手施:亲手布施,勿假手他人,否则来世皆须透过他人才能享用福报。三者信心施:布施时深信因果,深信布施有来世果报,不可抱持怀疑心行布施。四者时节施:于他人正需要时行布施,令受施者得最大利益,过了此时节再行布施,果报是完全不同。五者如法财施:用 | 三摩地 2018-07-23 |
|
修学忍辱的过程中,慢慢使自己离开贪瞋之毒,所以未来世就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使见到的人都能够心生欢喜而信服,这样子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又是不一样了。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妨使得前面各度所修的福德更加增上,而这种增上福德的相貌又与前面所说的还是有所不同。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修学忍辱的过程中,慢慢使自己离开贪瞋之毒,所以未来世就得到身体容貌的端正、威德第一,使见到的人都能够心生欢喜而信服,这样子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又是不一样了。而修学精进度的结果,不妨使得前面各度所修的福德更加增上,而这种增上福德的相貌又与前面所说的还是有所不同。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假使能够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被慢心所遮障,修行自然就容易有所成就了。相反地,如果我们对师长不能恭敬奉侍,那么学法就没办法得力。有些人则是因为信心不足而不能奉侍师长,对师长起慢心,假使是这样的话,那么师长虽然有所传授和教导,我们也总是阳奉阴违,不能如法去履践,当然就会使得自己的道业从此停滞不前,没有办法往前推进。所以说,想要求大乘见道的菩萨,对一切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对于师长不能奉事者,则学法不得力;因信心不足,不能奉事而有慢心,师长虽有传授,不能如法修学。慈心不杀是为断后有之种子。真如佛性是菩萨所修所证,菩萨从大悲中生,故菩萨见道后,生生世世在此世间乃至十方一切世间自度度他,免不了有五阴在世间活动。既然有五阴在世间活动,而今生多行杀业,将来五阴难免受果报。而且不能做到慈心不杀者,其慈悲心不够,即无法修学禅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或是如果一个徒弟去问师父佛法,师父一开口就大骂:「你怎麽那麽笨,这麽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样徒弟以后都不敢问师父问题了,而师父摄受众生的功德也大为降低,想必这位师父他成佛之速度一定会很缓慢。因此我们不论做财布施、或是做法布施都要「爱语」,讲话要和蔼可亲,应该要有关爱之心。不可以在布施的时候开口骂人或是轻视人,要以和缓的语气,要用关爱的眼神,要让对方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或是如果一个徒弟去问师父佛法,师父一开口就大骂:「你怎麽那麽笨,这麽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样徒弟以后都不敢问师父问题了,而师父摄受众生的功德也大为降低,想必这位师父他成佛之速度一定会很缓慢。因此我们不论做财布施、或是做法布施都要「爱语」,讲话要和蔼可亲,应该要有关爱之心。不可以在布施的时候开口骂人或是轻视人,要以和缓的语气,要用关爱的眼神,要让对方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另外不会贪名闻利养,乃至就起增上慢心而未悟言悟、未证言证,造大妄语业。接着求受菩萨戒,最重要的就是不毁谤菩萨藏,不毁谤菩萨藏就是说不谤说“没有如来藏”,也不毁谤说“如来藏是假名”而说不是真实有,同时也不教导众生毁谤菩萨藏!因为毁谤菩萨藏是损害恼乱有情的法身慧命,也是损害恼乱自己的法身慧命,同时也是损害恼乱佛的正法。同时菩萨按照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祂也不是凡夫,因为凡夫都是在贪嗔痴慢疑中打滚,祂却从来不曾一刹那落在贪嗔痴慢疑里面;可是你如果要说祂是贤圣,祂也不是。成贤成圣,都是因为你证得祂了,所以你成为贤圣,祂却不当贤圣,所以祂不是贤圣行,祂一切的行为都不在贤、圣行当中,所以祂永远离两边:离凡夫,也离贤圣。祂的一切行不断在运作着,但都非凡夫行,非贤圣行。你证得祂以后成为贤圣了,转依祂的这种离 | 三摩地 2018-07-23 |
|
李元松老师认为,这只是印顺法师个人的意见,指出:人是充满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烦恼的凡夫。凡夫──人乘为本的菩萨行,是大乘佛教本意?我认为这与大乘经典中所说是不同的。认为,大乘佛教的主角人物最起码应该以法眼清净、已断除见惑的菩萨为代表。从佛法的角度说,法眼清净、已断除见惑的菩萨其实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摩诃萨,而佛教的菩萨道正是以菩萨摩诃萨的四摄六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对比自己有势力的名师有所畏惧,不敢出来摧邪显正;这样的人,表示他会对住于同一个层次中的人,以及对下一层次中的众生起慢,因为恐惧和慢是一体的两面。都是因为有「我」的存在、「我」的执着在,就一定会有慢,有慢就一定会有恐惧。当初我写《集》正要出版的时候,很多人劝我不要出版,怕我被暗杀,但我还是决定出版。刚出版一个礼拜,刚好桃园县的刘邦友县长全家被灭门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