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开始从持名,持唸佛名开始,口中虽然唸着佛号,心中却老是在打妄想,贪、嗔、痴、、疑,样样都不离。通常是什么?通常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就吓了一跳,赶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赶快唸,或者是什么时候想到才唸,平常心中持佛名号,也是随兴默唸,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在打妄想。这个是有相的唸佛,因为是持佛名号嘛。第二个阶段,这种人就唸佛不辍。因为他过去已经种了种种的善 三摩地

2018-07-23

忽闻莫管他时,如何将息?欲效野狐礼拜,怎料伊:不许作揖!发白也,最心急,只是我难敌。赵州远来寻迹,背向伊,如今有谁相悉?见伊礼拜,却入方丈凭几。西山弥猴示迹,多伎俩,分明无欺;这次第,眼明早目晨曦!3、仰山好雨真心从来本是真,何须将妄变真心?每日除念枯坐禅,镀金黄铜岂真金?若会好雨便识心,真心从来不自矜;欲识好雨臣中君,何妨烟雨步绿茵?4、洞山衣下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与众生结的是善缘,未来是好的而且是丰硕的结果;如果与众生结的是恶缘,未来将要花很多时间来改变它,使得自己成就佛国净土会比较。第二点,告诉大众,因果真的是昭昭不爽啊!如同上面所说的例子,种子已经分别种在阿难、迦叶以及死猫的如来藏里,经过了无量世以后,只要有因缘遇到,种子就会流注与相应,而有果报出现。譬如,有一个人是你今世从未见过面的人,可是你一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意思是说:如果你现在要取世间的东西,你要开始懂得把顺位调整,以前你总是把自己排在第一,那你就从现在开始地调整为第二或第三或第四;当你要做什么之前,你要先观察,这个东西是不是众生需要的?你要开始考虑将这世间物品先让给他们,因为这世间法是他们要的,不是你真正需要的;这些世间法是他们所热爱的,可是却是佛陀所指责的。那你在这个学佛的历程中,是希望佛 三摩地

2018-07-23

甘愿做菩萨(五)——转依清净平等性转依清净平等性因为证悟不证悟,它是督促一件事情:你到底是不是菩萨?所以归结回来,就是说菩萨种性很特殊,就是说证悟菩萨最后会不断的转依到如来藏、转依到如来藏的体性上去;而生生世世无量辈子的熏习和实证这个心体,会让他的末那意根所要如来藏含藏的种子地转变,渐渐地妄心也出离这种种的虚妄想。像这样,每一辈子对于这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你拿杯子看起来没办法利益众生,可是当你有回向心,就会有那个作意,你不一定需要念出来,你就有这样的作意,这样的话,你的作意,就跟你的无相念佛忆佛的功夫,是会一样的。因此当你走路没有遇到人,你还是可以不断地生起一个利益众生的作意,于善作意中安住,这跟二乘人的作意是不一样的。二乘人的作意就是最好你不要出现,当你出现以后,带给他的,他可叫作是烦 三摩地

2018-07-23

那你说,你能帮什么忙?可以呀,你就是从你转依的如来藏开始,的话,遇到有因缘,可以说法时,你就替他们多多庄严种子,让他们至少在你成佛的时候,都已经开始修学佛法。不要说,从现在开始到你成佛这之前,你所遇过的众生,结果最后这些人到你成佛的时候,跟学佛还八竿子打不在一起。你要开始想,你遇到的人,一定是跟你有因缘,因为呢,佛法说会被你遇到的这样的众生,会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当你就是觉得自己修行真的很好的时候,那个念头,那个想,你要把它活生生地掐死,你要生起惭愧心,好好地忏悔,自己于出世间法中,这样生起贪染名誉的过失,生起轻自得的过失。出世间法的成就,就是不要世间法的恶法为伴,不是因为希求世间的赞誉,而来成就出世间法的。你要把这个爱嗔、毁誉的心,轻轻地丢掉,从这些众生对你的赞叹和诋毁里面走出来;像是自己的五蕴身一 三摩地

2018-07-23

对啊,所以,你的,也会这样的走上这条道路,这条呢是最光明的大道。因为如果你要说法界到底有多广?佛世可以成就有多广?只有靠这样,你知道这个以后,你才不会生生世世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你知道迷惘在哪里,你不再于在种种胎昧中受愚痴的苦,这种痛苦根本不再需要。你本来就有自己解脱的功德分,你本来就不需要惆怅这种事情。所以呢,是要继续当凡夫呢,继续维持这些凡夫 三摩地

2018-07-23

就像是我们忏悔的人,会说永不复作,可是还是会一直作,可是你愿意这样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终于那个不良的劣行,它会减低它的势力,如果你还能作观行,然后呢,这样最后你会,地你的戒行。虽然没办法达到二地,但是你也自己可以终究无愧于所学,无愧于善知识所教,因为呢,善知识只能把《优婆塞戒经》,这样的戒经告诉你,只能够传你菩萨戒,可是没有办法 三摩地

2018-07-23

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地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大多数人对玄奘法师的了解可能是源于这部声名远播的古典名著《西游记》。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过了一个礼拜以后,老板有一天叫你去,说:你最近表现得很好啊,赞叹啊,给你加薪啊!那么你一个礼拜前被老板骂的事情,你就的不会再提醒你了,你就不会再那么痛苦了。因为你被老板赞叹的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远大于你以前被老板骂的;你被老板赞叹的这个重要性,已经远大于被老板骂的重要性,所以意根就开始不再提醒你了。也就是说,意根会提醒你,是因为它有它的重要性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一个我见、我深重的人,则可以修学界分别观;也就是观察众生,都是由虚妄不实的五阴十八界等和合而成,如果能够如实现观的话,就可以破除深重的我见执着。再来,如果是一个心多散乱的人,则可以考虑用数息观来对治,让心念初步安止下来不再散乱。除了这五停心观之外呢,其实还有许多的对治法门。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 三摩地

2018-07-23

祖师就静静地拿了片瓦,坐到这些人旁边去,地开始磨起瓦来。等到这些出家师父结束打坐,看见祖师在做这样奇怪的动作,就好奇地问他:您这是在做什么?祖师反问:你们打坐在做什么?当出家人回答坐禅成佛的时候,接着祖师很精彩的回答是:如果可以坐禅成佛,那我也可以磨瓦成镜了。您相信瓦可以磨成镜吗?没有人会相信,可是同样道理放到参禅这件事情上,却有很多人被笼罩。 三摩地

2018-07-23

这每一个论调都会引起一片鼓掌与叫好,地,我们习惯了被各种观念,就像各种营养品,今天刚说了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明天就有专家更正说牛奶更适合牛类饮用……我们该何去何从,能不能找到一个突破口摆脱这样的怪圈?其实世界的只有一个,知道了祂,一切会犹如拨云见雾般日渐清朗,接触佛法,就是这一切的开始。请追寻的您随我走起……(原标题: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些人很爱比较,当看到别人有任何地方胜过自己,无论是长得帅、长得美,还是表现好,或者是家里富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拿来比较,当自己胜过别人,就生起了骄心;而如果别人胜过自己呢?就生起了嫉妒心而心中闷闷不乐。其实不止上面所说的世间法,有许多人在修行之后,嫉妒心不但没有放下,反而更加地严重!看到别人修行的好——有贤、有能,或是修学善法,自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菩萨证得如来藏阿赖耶识以后,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把如来藏中七识心相应的贪嗔痴疑等现行修除掉,证得解脱道,能出三界;但却发起受生愿,继续轮回生死,自度度他,一面修除七识相应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一面修证如来藏中含藏的一切种子,直到无生法忍究竟,成就一切种智,然后成佛。那时的第八识就改名为无垢识,又名佛地真如。而大乘菩提的内涵,可以分成两部分,一 三摩地

2018-07-23

地,我的心理压力让我开始怀疑出国的决定是否正确。这是我们的教育带给我们的印记。从教育的开始就被注入了竞争的思想,在一轮轮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对自己的定义变成了一个个数字。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失去了定义自己的机会。孩童对聪明的理解,和对天才的理解差不多:聪明的人总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解决任何难题,天才是不用付出太多努力的。天才一旦用功便会有超出常 三摩地

2018-07-23

反过来,我们来看看离开嗔恚的好处《念处经》卷60里面提到说:能舍嗔恚,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于怨憎,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畏,若人能离如是之畏,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 三摩地

2018-07-23

持戒:十重四十八轻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1不敬师友戒2饮酒戒3食肉戒4食五辛戒5不教悔罪戒6不供给请法戒7不往听法戒8心背大乘戒9不看病戒10畜杀众生具戒11国使戒12贩卖戒13谤毁戒14放火焚烧戒15僻教戒16为利倒说戒17恃势乞求戒18无解作师戒19两舌戒20不行放救戒21嗔打报仇戒22骄不请法戒23骄僻说戒24不习学佛戒25不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