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又有的时候,遇到慢心比较重的人,菩萨就会示现作威武雄壮的大力士,来消伏对方的慢心,然后再劝导他安住在佛道上。又有的时候,有人正在恐怖的境界,菩萨就会前往救济他的恐怖,先作无畏布施,先帮助他消除恐怖的心情;譬如快要饿死、冻死,或被害死的恐怖,等到他的心安定下来以后,再为他说佛法,使他发起修道的心。也就是说,菩萨的示现是多样化的,为了想要圆满成就未来的 admin

2020-07-06

可是没有慢心的人,他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就顺便取证因缘观了,于是他既是阿罗汉也是缘觉,但因为是闻佛说法,是经由音声闻佛说法而悟入因缘观,所以不称为独觉,仍然称为声闻缘觉。那么佛世那一些大阿罗汉,既证阿罗汉果得声闻菩提,也证因缘法具足因缘观成为缘觉,但是又回心修学佛菩提,于是又把他们往昔多劫亲随释迦如来所闻熏的、在佛菩提道中所实证的佛菩提种子,经由当时 admin

2020-07-03

  这不是一般人讲的我慢,一般人讲的我慢是相对于别人而生起慢心,其实只是慢或过慢,或者慢过慢;《阿含经》中世尊讲的这个我慢,是说喜乐于无色定中的自我继续存在,由于这样的自我存在而心生极微细的喜乐,这叫作我慢。这时候,他的境界就是“我能舍三界有”,这就是我慢相,他还有个舍心在;由于还有这个舍心在,意识就会跟著存在了。意识存在,他就无法出三界,不 admin

2020-06-20

  这不是一般人讲的我慢,一般人讲的我慢是相对于别人而生起慢心,其实只是慢或过慢,或者慢过慢;《阿含经》中世尊讲的这个我慢,是说喜乐于无色定中的自我继续存在,由于这样的自我存在而心生极微细的喜乐,这叫作我慢。这时候,他的境界就是“我能舍三界有”,这就是我慢相,他还有个舍心在;由于还有这个舍心在,意识就会跟著存在了。意识存在,他就无法出三界,不 admin

2020-06-20

  可是没有慢心的人,他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就顺便取证因缘观了,于是他既是阿罗汉也是缘觉,但因为是闻佛说法,是经由音声闻佛说法而悟入因缘观,所以不称为独觉,仍然称为声闻缘觉。那么佛世那一些大阿罗汉,既证阿罗汉果得声闻菩提,也证因缘法具足因缘观成为缘觉,但是又回心修学佛菩提,于是又把他们往昔多劫亲随释迦如来所闻熏的、在佛菩提道中所实证的佛菩提种子,经由当时 admin

2020-06-20

  弥勒菩萨也知道德光论师慢心很重,所以不肯为德光论师说法开示以解决他心中的疑问。如是经过三进三返,到了第四次,德光论师还是想要觐见弥勒菩萨;天军阿罗汉认为德光论师慢心很重,所以不肯帮忙德光论师再次觐见弥勒菩萨。从上面例子来看,德光论师的心态就是标准的声闻心态,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一个人是不是有修行的人。这样的情形自古以来就发生了,不是现在才有。这样的声 admin

2020-06-16

  如是比丘自知有过,但生瞋恨憍慢狠戾,恶邪慢心,谤佛法佾。舍利弗,随此比丘闻是诸经违逆不信,心不通达无上菩提,教语诸人‘非佛所说’,舍利弗,佛说是人则为谤法,以谤法故为非沙门、非释种子,应当灭槟是等比丘。若百千万亿诸佛三轮示现,不能令悟使得道果,何以故?舍利弗,如是恶人于此法中自作障道,无复生分,无有信心,但好衣食贪乐世利,我说此人必堕地狱 admin

2020-06-14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贪著利养故,与白衣说法,为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是人怀恶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练若,好出我等过,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议;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常在大众中,欲毁我等故,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余 admin

2020-06-14

  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 admin

2020-06-14

  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shé)黎、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 admin

2020-06-14

  我慢的意义,常被大师们解释作面对他人时生起慢心,但那其实是慢或过慢而不是我慢。譬如有人面对他人时,因为自己胜过他人而生起了慢心,所以称为慢,不是我慢。若是在与别人比较时不分上下,其实是不该对别人起慢的,但心中仍然生起慢心,说自己胜过对方,那对修行人来说是有过失的,所以称为过慢,仍不是我慢。若是不如对方而仍然生起慢心,认为自己远胜过对方,那就是慢心 admin

2020-06-08

  虽然是慢心,但却是合乎事实的慢心,所以是没有过失的慢。过慢是有过失的慢,譬如他明明没有胜过别人,却颠倒事实而开口说:我胜过他。其实他与对方是一样的强壮,却说我胜过你。或夸口说:他一定赢不了我。这就是有过失的慢心。又譬如说,财富跟人家一样多,或者证得的法跟人家一样平等平等,却夸口说:我胜他,我的法比他高。你们来跟我学,不要去跟他学。这就是有过失的慢。 admin

2020-06-08

  」因为当你去插话了,一定会跟那些有慢心的凡夫们诤论,诤论的时候已经不真又不「如」了;这样毫不在意,才叫作转依真如。转依真如以后,从真如自身来观待一切法中的真如法性时,又说没有真如法可说了,所以这时候你也可以说「真如不可得」。所以你如果慈悲他,你就为他说:「真如不可得。」那他问你:「真如不可得,要怎么得?要怎么修真如?怎么证真如?」你就说:「不可得中 admin

2020-06-08

  有的人会说,那我自己读书就好,自己拜佛就好,为什么我们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呢?其实善友的摄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自己,都是局限于个人的了解;所以菩萨法不能以声闻心态来学,声闻心态会说,我自己学,自己打坐,自己断我见,观行除我执就可以了,可是菩萨法就是要跟道友一起,互相摄受;但是在互相摄受当中,不能求好为人师,不能求说,我比较行,我出来当老师,这又增长自 admin

2020-06-08

  这三种意涵,其实在《阿含经》里面,如果一个人他没有慢心,能够愿意相信佛陀的言语,他就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他可以发现,其实这个无想定的意思,是彼此不同的;因为没有慢心,而且也愿意跟随善知识来学习,这样子他就不会被自己的慢心高涨所遮蔽了。我们如果说,根据上面所举的这个悲智先生,他所举的这一些文字,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实他对于无想定这三个字,对无 admin

2020-06-08

  慢的意思是说,你确实胜过别人,所以心里面有个比较高下的想法,因此心里就想我的境界远远超过他,我比他年轻,比他健康,比他有钱,比他有地位,比他有名望等等;因为是确实胜过别人,所以心中就生起了慢心,甚至于有时会开口说我胜过他,这就叫作慢。第二种是过慢。过慢中的过字是指过失的意思,也就是说,有过失的慢就叫作过慢。譬如他明明没有胜过别人,却颠倒事实而开口说 admin

2020-06-08

  虽然是慢心,但却是合乎事实的慢心,所以是没有过失的慢。过慢是有过失的慢,譬如他明明没有胜过别人,却颠倒事实而开口说:我胜过他。其实他与对方是一样的强壮,却说我胜过你。或夸口说:他一定赢不了我。这就是有过失的慢心。又譬如说,财富跟人家一样多,或者证得的法跟人家一样平等平等,却夸口说:我胜他,我的法比他高。你们来跟我学,不要去跟他学。这就是有过失的慢。 admin

2020-06-08

  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明明知道自己未悟,却以悟者身分接受檀越供养,甚而为信徒印证;此类增上慢者,慢习深重,而不肯虚心求教已经开悟的人,死后必堕地狱,这是凡夫大师们所应该警惕的。十方诸佛如来都观众生有此诸慢,都是因为无明而狂饮愚痴毒水,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慢习生起,心必远离,见此慢障犹如溺于巨海之中,无力救拔一般。藏密喇嘛所说的「佛慢」 admin

2020-06-08

  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明明知道自己未悟,却以悟者身分接受檀越供养,甚而为信徒印证;此类增上慢者,慢习深重,而不肯虚心求教已经开悟的人,死后必堕地狱,这是凡夫大师们所应该警惕的。十方诸佛如来都观众生有此诸慢,都是因为无明而狂饮愚痴毒水,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慢习生起,心必远离,见此慢障犹如溺于巨海之中,无力救拔一般。藏密喇嘛所说的「佛慢」 admin

2020-06-08

  一般人起慢心是在世间法上:如钱财、色身、地位、身份……等。有的人则以有名的传承而生慢,但这个是很粗重的慢心。悟得真如,体会得很深入以后,无我的功德开始出现,慢心就开始除了。可是仍然无法把所有的慢都除尽,就好象修学初禅的人要离五盖才能发起初禅。但是五盖于初禅、二禅、三禅……一直到非非想处,都有它不同层次之五盖。乃至证得灭受想定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