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两次的「开示」,真的是令我这学佛念佛人,伤痛万分!念佛人皆知:当人病重的时候,不要去讲一些俗家言语,要开示: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清净地,要放下这五浊恶世的业报身,以专心致意的精神,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求生极乐净土;要病重人看破这五尘假有,世间无一可以留恋,一切志业也无可挂怀,不论是出入将相,救民济世,矜悯贫苦,总教它通通放下,何况一切眷属财物,诸多牵 三摩地

2018-07-22

此时他身体的五蕴,各自就是不同的佛陀,也就是一一蕴----色识受想行蕴,统统都化为不同的佛陀,整个身体合起来就叫做“黑鲁嘎”;他的感觉就叫做“金刚虚妄”、他的发脾气叫做“金刚嗔怒”、他的贪爱叫做“金刚爱欲”、他的慢心叫做“佛慢”。他所住的坛城王国有种种的庄严。什么庄严?外面是八个印度最大的坟场,代表他这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挂碍心、摄受众生。世尊! 三摩地

2018-07-21

如是比丘自知有过,但生嗔恨、憍慢、佷戾、恶邪慢心谤佛法僧。舍利弗,随此比丘闻是诸经违逆不信,心不通达无上菩提,教语诸人非佛所说。舍利弗,佛说是人则为谤法,以谤法故为非沙门非释种子,应当灭摈是等比丘。若百千万亿诸佛三轮示现,不能令悟使得道果。何以故?舍利弗,如是恶人于此法中自作障道,无复生分,无有信心,但好衣食贪乐世利。我说此人必堕地狱!舍利弗,我今 三摩地

2018-07-21

舍利弗,宁以利刀割舌,不应不见他事妄说其过——破戒、破见、破命、破威仪!舍利弗,于未来世,当有比丘善护二百五十戒,是人我慢心生而作是念:‘我是持戒,余人不尔。’轻于他人心无恭敬:‘我是多闻,彼非多闻。’舍利弗,尔时多有比丘,但贵持戒,多行阿兰若行,能善护戒品随所说行,勤心读经求通佛法。如是人等,生多闻慢、阿练若慢,而好 三摩地

2018-07-21

由此慢心记自所得。复次汝见汝知几多众生。在众生界无增上慢。不由慢心记自所得。须菩提言。世尊。我见我知少有众生。在众生界无增上慢。不由慢心记自所得。世尊。我见我知无量无数不可称说。诸众生等在众生界有增上慢。由此慢心记自所得。世尊。我又一时住阿练若远寂林中。有多比丘大众聚集。去我不远住练若处。我又一时日中后分。见此大众互相聚集。随其所证种种法相。说己修 三摩地

2018-07-21

慢心故覆藏不悔。当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萨摩诃萨为护法故虽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无憍慢发露悔故。善男子。是故我于经中覆相说如是偈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应供养恭敬礼拜   犹如事火   婆罗门等如第二天   奉事帝释以是因缘我亦不为学声闻人。但为菩萨而说是偈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 三摩地

2018-07-21

不能善解大乘经义,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随其自心妄想思惟。为人广说亦得大罪……若有人说‘一切法空’,当知是人不中共住、共语、论议、布萨、说戒,若与共住乃至说戒则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义故。是人不能自利利他,是故大乘经说:‘若不解空,甚于痴人。’何以故?愚痴之人说色是我至识是我,有我见者不坏佛法;不解空义,永坏佛法破失灭没 三摩地

2018-07-21

不能善解大乘经义,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随其自心妄想思惟。为人广说亦得大罪……若有人说‘一切法空’,当知是人不住、共语、论议、布萨、说戒,若与共住乃至说戒则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义故。是人不能自利利他,是故大乘经说:‘若不解空,甚于痴人。’何以故?愚痴之人说色是我至识是我,有我见者不坏佛法;不解空义,永坏佛法破失灭没。生 三摩地

2018-07-21

另外不会贪名闻利养,乃至就起增上慢心而未悟言悟、未证言证,造大妄语业。接着求受菩萨戒,最重要的就是不毁谤菩萨藏,不毁谤菩萨藏就是说不谤说“没有如来藏”,也不毁谤说“如来藏是假名”而说不是真实有,同时也不教导众生毁谤菩萨藏!因为毁谤菩萨藏是损害恼乱有情的法身慧命,也是损害恼乱自己的法身慧命,同时也是损害恼乱佛的正法。同时菩萨按照佛 admin

2018-07-21

等到了更后来,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文字,领受了更多的禅师作略,这些「公案」多了以后,想禅师们都这么容易就开悟了,怎么我都看不懂,这些哪里是这个开示真心呢?真的有吗?不懂的学人,越来越没有信心,想自己的根器怎么这么差?都不能够了解?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想自己绝对没有办法自参自悟,所以一定要好好地知道个修学的方法,因此祖师们就创立一切修学参学法门,来方便为 admin

2018-07-21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admin

2018-07-21

娑婆世界为什么是修行很迅速的修行法?说禅这个法为什么是速行道?为什么又是易行道?我们一开始就讲“参禅很难”,还没有悟的人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又说是易行道呢?我们娑婆世界的修行法门,以禅和定为主,在这世界修学禅与定,如果有因缘的话就很迅速、,能够很迅速的获得无生忍,譬如说信力、慧力、福德具足的人,很容易一念相应,他很容易遇到真正善 admin

2018-07-21

可是另外一方面来讲,如果我们的自我慢心没有办法降伏的那么好的话,那么强迫自己,先告诉自己:不能退!不能退!一定要持续来修法。那么这个不退心也就会让我们智慧有所增长,反过来能够帮助我们消除自我的慢,这是第六个心叫作不退心。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6、7集十信位---->陆正元老师------《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6集十信位>正纬老师 (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另外一方面呢,我们也要求大家听闻教法的时候,要没有慢心!因为没有慢心,你才能够至心的信受老师教给你的东西。所以我们佛教里面常常提到佛教修证的这个程式:闻、思、修、证这个程式,但同时还有信、解、行、证这四个程序。这四个程式实际上彼此是完完全全,内容上是完全契符的。因为闻这件事情本来就有包含适当的信在里面。怎么说呢,我们先举世间法来讲:我们在世间法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众生心性未调柔、我见没有断尽、慢心尚未降伏、菩萨性未发起、知见未通达以及见道福德未具备之前,是不能堪受如来藏大法之贵重。是故正觉讲堂在学人求悟前,皆须经禅净班共修熏习两年半,使其缘熟再来参究证悟;若无这种修学次第的施设,而快速引导学人开悟的话,其后果就是悟缘未熟之人悟后无法安忍真如,无法转依真如,不能发起解脱正受、智能正受。若悟后又不肯接 三摩地

2018-07-21

这是上品上生,所必须发起的第一个心!如果这个人他是所悟不真,他很难对于弥陀世尊发起至诚心,因为他不知道佛地的功德是多么的广大殊胜无量无边;也不知道自身与佛地的功德差别是非常的大,误以为一悟即至佛地,因为这样的误会,所以他很容易生起慢心,那就无法发起对于弥陀世尊的至诚心,那他就无法具足第一个条件。我们再来看深心,深心乃是心乐而不动摇,对于的信受乃是非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三摩地

2018-07-21

受正藏师兄附嘱,勉力为文,希望能够利益大众佛法一分!一二三在开悟前将导师的七本公案几乎都翻阅过,虽明白哪些作略,可从来不认为这样叫做开悟,因自知只有真正开悟者可以坦然说自己开悟而无过,想自己不过于书籍文字纸张上熏习导师法义,往世喜爱读书的种子现行,以思辩分析而断其一二,以是如此,何须张扬,以为开悟!真正开悟,一念相应,才能肯定无疑,才能发起受用!如 三摩地

2018-07-21

(一)要有信心,自信参禅能开悟很多人不相信末法时期有人开悟,这也是一种慢心——卑慢。慢心的消除至为重要,龙树菩萨云: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景德传灯录》卷一)。末法时期并非就不能开悟,达摩祖师来东土之前,其师般若多罗三藏对其言:汝所化之方(震旦),获菩提者不可胜数(《景德传灯录》卷三)。达摩祖师亦曾叮嘱二祖慧可,未来汉地参禅的人潜符密证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