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于诸众生生慈悲心。如罗睺罗。而说偈言当令汝长寿 久久住于世受持不害法 犹如诸佛寿是故我说是偈一切畏刀杖 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 勿杀勿行杖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为诸菩萨摩诃萨故。咨问如来如是密教。尔时文殊师利。复说是偈云何敬父母 随顺而尊重云何修此法 堕于无间狱于是如来。复以偈答文殊师利若以贪爱母 无明以为父随顺尊重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得慈悲心。非是大慈大悲心不。佛言。有。善男子。菩萨若于诸众生中三品分别。一者亲人。二者怨憎。三者中人。于亲人中复作三品。谓上中下。怨憎亦尔。是菩萨摩诃萨于上亲中与增上乐。于中下亲亦复平等与增上乐。于上怨中与少分乐。于中怨所与中品乐。于下怨中与增上乐。菩萨如是转复修习。于上怨中与中品乐于中下怨等与增上乐。转复修习于上中下等与上乐。若上怨中与上乐者。尔 | 三摩地 2018-07-21 |
|
《梵网经》菩萨戒经常提到:佛性常住、孝顺心、慈悲心。我们就是要依于这三句话来修证四宏誓愿、四预流支、四种法要的;菩萨优婆塞(就是指男居士),优婆夷(就是指女居士),要如何在三归五戒之后,依于四种修:亲近善友、听闻,然后如理思量、如法修证,慢慢地趣向于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完全转依于大乘来修学佛法,终究成就佛地的一个道理。《梵网经》菩萨戒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行十善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出家不淫),对众生修慈悲心;然后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对众生要说如实、有意义的话,不欺诳;不贪、不瞋、不谤菩萨藏。对于这个十善业,为什么也是修集福德资粮呢?我们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为大家说,譬如说妄语。那么在这个妄语方面呢,从世间的角度来看,如果在世间的经营事业上面,对众生老是欺诳,不诚实,要从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修学者对众生无慈悲心,对正法无护持弘扬流通之愿行,只顾自己道业修学、烦恼修断、智能增长,一向远离众生、嫌弃众生、不顾念众生的苦难及道业,当知其菩萨种性尚未发起,于如来藏法尚无因缘修、证。须知实义菩萨是在利他行中,自己道业才有增上因缘,般若智能才有增上因缘,福德资粮才有修集因缘,恶习性障才有伏除因缘。是故,修学如来藏法是为了带给众生大安乐,为使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奉劝许多已经不停留在这里的菩萨,对于有人问您:那是不是这个,只要他问话的本质目的是这个,不论他运用了多少说话问话的技巧,您都不应该去肯定他,这有些事情,一二三也是在网站上才学乖的,可是这些喜欢去探求答案的人,在未来的每一世都无法自力参究,还是会继续地猜测和刺探,真是一群很可怜的人!至于更有人问道:接下来应该如何继续,也请先绝对不要大嘴巴多言,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那这种灰身泯智的平等,如何能让人生起慈悲心来?只是,一般菩萨虽然依明心发起的初品少分平等性智,能现见一切众生的根本平等所在,却要如何进一步转为三大阿僧祇劫救度众生的大慈大悲?这应该就是读书会当天那几位明心菩萨提问的疑惑所在。首先末学认为:那还是要回到前述如来藏的无漏有为性来观察。前面说如来藏无时无刻、无私无我地配合著七转识运作,乃至无时无刻、无私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为了行生忍的缘故,要在一切的众生之中,发起大慈悲心,因而可以灭除无量劫来的罪业,获得无量的福德善根。为了行法忍的缘故,必须破除对种种一切法的无知无明,如此便可获得无量的智慧。如是生忍、法忍两种行同时和合并修,生生世世即可不离于佛。另外,菩萨由于常常‘喜爱、好乐念佛’的缘故,每在‘临终舍身、再度受生’的生生世世当中,恒常可以亲近诸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什么是大悲三念呢?大悲三念就是缘于众生而产生的慈悲心,第一是生缘慈:缘于众生的苦而产生慈悲心。第二是法缘慈,从一切诸法的现观中,由于智慧而对众生产生了慈悲心。第三是无缘慈:到达究竟佛地时就是无缘慈,诸佛心中没有所谓慈悲或不慈悲,只要众生有缘,佛就一定能利乐他,这就是无缘慈;不必因为众生过去世和祂结过缘,才能生起大悲心,所以叫做无缘慈。无缘慈也就是大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什么是大悲三念呢?大悲三念就是缘于众生而产生的慈悲心,第一是生缘慈:缘于众生的苦而产生慈悲心。第二是法缘慈,从一切诸法的现观中,由于智慧而对众生产生了慈悲心。第三是无缘慈:到达究竟佛地时就是无缘慈,诸佛心中没有所谓慈悲或不慈悲,只要众生有缘,佛就一定能利乐他,这就是无缘慈;不必因为众生过去世和祂结过缘,才能生起大悲心,所以叫做无缘慈。无缘慈也就是大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为什么生在兜率陀天呢?因为告诉我们说,兜率陀天以下的欲界天比较放逸,而且兜率陀天以上的天以及色界天,禅定力比较强,因为寂静的关系,不求于生到人间;那因为在天界享乐的关系,不为众生生起慈悲心,所以一生补处也就是妙觉菩萨都是生到兜率陀天。那么如何来教化有情呢?菩萨不然,但为教化诸众生故,生兜率天。下界诸天为听法故,上兜率天,听受于法;上界诸天复为法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到底谁是命运的真正主宰?“因果报应”的规律,已经明白告诉我们:人类命运的真正主宰,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你今世心怀恶毒,杀害生命,就注定自己下一世短寿或多病;你今世具慈悲心,不杀生命,就已经注定自己下一世健康长寿;你今世想尽方法阻碍他人的利益,就注定自己下一世运程多滞;你今世傲慢自高,卑视他人,就注定自己下一世卑贱的命运;你今世心怀悭吝,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我以慈悲心把我所了解的为大家解说,你们亦应当随我说法而身体力行,于甚深妙法得正知见。如果初发心菩萨不这样讲:我是通过读诵思维,从经典听闻了解。而说是自得佛法。这都是贪求利养的缘故而炫耀卖弄。辜负了诸佛菩萨和众位圣贤。造作大乘最深重罪业。丧失人天善道,尚且不能得证声闻辟支佛乘,还谈什么于大乘中有所进益。如同有人引导众人在荒野行进,经过丛林时候十分饥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大乘菩萨具有很大的慈悲心,菩萨不仅发心自己成佛,还要尽未来际度化众生解脱生死,成阿罗汉、辟支佛、佛,这就是大乘佛法所说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大乘学人发菩提心远较二乘发出离心殊胜,《称赞大乘功德经》载,佛言菩萨哀愍一切有情于生死中轮转无救,初发无上菩提心时,一切天、人、阿素洛等皆应供养,已能映夺一切声闻、独觉极果。二、见道不同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修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念佛人应该长养慈悲心;此举虽无杀害之心,但亦不应有恶作剧心态。这种心态可能影晌来生,造成修学佛法上的一种逆缘,也是个人威仪上的伤害。三福净业的第三部份为:“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一、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一般人而言,皈依三宝,在佛前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 | 三摩地 2018-07-20 |
|
但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跟我们明讲,只要你作到这些条件,临命终的时候,西方三圣自然会以慈悲心来加以庇佑,让这个求生极乐的念佛人,心不散乱。舍命之后就跟著佛陀与菩萨众、声闻众之后,往生到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去了。第二节大阿弥陀经的读诵演说思惟念佛法门二、《大阿弥陀经》卷上有一段,卷下也有一段说到系念思惟念佛法门。卷上这一段说:“佛告慈氏:‘若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逢人普劝修习此一法门:慈悲心起,普愿人人皆能由此法门得入唯心净土或往生诸佛净土。自知必能于临命终时往生极乐,毫无犹疑。心中极为笃定踏实,不同一般学佛者之心中傍徨、不能得力。行者若原本参禅,此时已具备参话头及思惟观之能力,无门之门就在眼前;心大欢喜,便发善愿:愿一切佛子俱得由此无相念佛法门、亲见无门之门。一般人修习此一无相念佛法门至第九阶段成功,多在 | 三摩地 2018-07-20 |
|
第三目解脱正受第三个功德是解脱的正受,解脱的正受大略把他分为六种来讲:第一种解脱的正受是慈悲心。因为自己已经亲证空性了,回头来看看一切的有情众生,还在生死海里轮回,还不能觉悟,所以他生起了慈悲心。古德常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所以得到念佛三昧之后,他能够同感一切有情的喜乐,能够悲怜一切有情的痛苦。所以有一个现象是,当他看到别人很欢喜在玩乐的时候,尤 | admin 2018-07-20 |
|
经典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于汝等所说乐闻乐受者,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经典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于汝等所说乐闻乐受者,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