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前篇文章已经大略讲述了意识的虚妄性,也举例证明一神教的「灵魂」或理学家的「心」,都是念念变异而且生灭不已的,也正是这种念念生灭且变异不已的体性,才有世间万法的运行,但在这个体性的背后,正是有个从来不起心动念,从来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不断流住意识的种子去生灭变异才有意识觉知心了别思维的功用呢!因此要再突显一点,这一世你的意识或是你自己,是假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意意识等念念有七。No.671入楞伽经(卷7)T16,p0556b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譬如伎儿出种种伎。众生依于如来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来藏离我我所。诸外道等不知不觉。是故三界生死因缘不断。大慧。诸外道等妄计我故。不能如实见如来藏。以诸外道无始世来虚妄执着种种戏论诸熏习故。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为这觉醒性正是意识之作用,并非不坏的第八识心体,而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所以说这不是声闻内观禅的正确修法。真正如法的内观禅,乃是在一切举止运为之中,体会色蕴之机械性,从而确认色身非我、非我所,这时候就可以断除身见,成就身念处观。然后必须继续转入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观,依序进修才能真正断除我见,于佛无疑。身见断了之后,疑见及禁取见也同时可以断除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众生所喜欢的,就是有这个功能体性的、有轮回体性的阿赖耶识,有轮回体性的如来藏;难道哪一个众生不喜欢吗?同样的,众生喜欢他的心识吗?不!如果说他的意识心是完全喜欢的,那他应该长久、应该保持;然而,众生到了睡眠、眠熟的时候,意识就断灭了;乃至于说,有时候听到一件很恶劣的事情,众生一下子就昏倒,进入昏迷,意识就断灭了;乃至于修证上,还有一个无想天, | 三摩地 2018-07-21 |
|
譬如说,像误认离念灵知的意识心是真实常住心,然后产生了执著,有了这样执著就叫作遍计所执性。也就是说,在依他起性上面产生了妄想,不知道说缘起法的这个依他起性,而误认为依他起的法是真实不坏的法,所以就有了执著,有了这样执著以后就不能够出离生死。这在我们上一集,为大家说明这两识之间的这个转换过程当中呢,曾经为大家说明,就是因为这个第七识末那识祂的执著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是将识蕴中的意识当作是真实我的最具体代表!然而灵知心为意识心所摄,是意根、法尘为缘而出生的法,本身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因此,错将意识当作是真实我,那是很荒唐的一件事啊!在二转法轮经典《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曾开示:【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大乘密严经》(卷2)T16,p0738b藏识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众行显发大乘法普与众生乐常赞于如来在于菩萨身是即名菩萨佛与诸菩萨皆是赖耶名《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0c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如轮与水精亦如星共月《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a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b诸识亦复然恒 | 三摩地 2018-07-21 |
|
681《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b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转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譬如好真金光色常充满自证清净境非分别境界性与分别离不可得分别体实而是常定者能观见意识所行境但缚于凡夫圣见悉清净譬如阳焰等No.159《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T03,p0305a8卷唐般若译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一般而言,文献考据着力于从古代史籍,特别是经录的记载中,寻找文献中的混乱和漏洞,然后依据这样的原则作出伪经或伪论的结论:大凡记载有混乱者,肯定是其事情本身就是不清不楚的,基本上是虚构的翻译事件;凡是说法有漏洞者,都是有意识的作伪者。因为事情本身是虚构的,因而关于此事的言说,则肯定只能走作伪的道路,而大凡作伪都是内心发虚而欲盖弥彰,因此,今人透过对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妄想见故,于心相续,愚暗不解;不知刹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此妄想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颠倒众生于五受阴,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净智者,于一切智境界及如来法身本所不见。或有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复次,生灭因缘者,为诸众生依心意识转,此义云何?以依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说明为意。此意复有五种异名:一名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二名转识,谓依动心能见境相。三名现识,谓现一切诸境界相;犹如明镜现众色像,现识亦尔,如其五境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不由功力。四名智识,谓分别染净诸差别法。五名相续识,谓恒作意相应不断,任持过去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chàn)提、非禅那、非般剌(là)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dá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来说诸菩萨善知心意意识深密法者。世尊。云何菩萨善知心意意识深密之法。世尊。以何义故。如来说诸菩萨善知心意意识深密之法。尔时世尊告广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广慧。汝今乃能问于如来如此深义。广慧。汝能为与一切众生。安隐乐具悉令满足。广慧。汝为哀愍一切天人。多所安乐多所饶益。乃能问我如是之义。善哉广慧。谛听谛听。我为汝说心意意识深密之义。广慧。于诸六道生死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说但是心意识观得名故。弥勒菩萨言。世尊。若彼心境像不异于心。云何心即能观于心。佛言。弥勒。彼处无有一法能观一法。而彼心生如是现见。弥勒。譬如清净明镜。依因境像。能见境像。而不作心我见境像。依彼境像现见境像。弥勒。如彼心生不离于心。离心见境。彼三昧镜像现见境界。弥勒菩萨言。世尊。一切众生所有心法色等境界。为异于心。为不异心。佛言。弥勒。不异于心。而 | 三摩地 2018-07-21 |
|
境界无分别意识知内外色。一念间入无量三昧。见无量佛国土。见无量诸佛。弥勒。少相观相应识。譬如欲界相相应识。弥勒。大相观相应识。譬如色界相相应识。弥勒。无量相观相应识。譬如一切虚空一切识相相应识。弥勒。细相观相应识。譬如少相相应识。弥勒。遍相观相应识。譬如非想非非想相应识。弥勒。极细相观相应识。譬如出世间相相应识。弥勒。苦相观相应识。譬如恶道识。弥勒 | 三摩地 2018-07-21 |
|
谓一切法依意识知同相。如是等名为一切法相似同见相。文殊师利。何者是一切法不相似见相。谓法相体相。业法因果异相。一一相。异相。毕竟彼彼相待异相。如是等是名一切不相似不同见相。文殊师利。何者是自譬喻异相。谓彼相似见相譬喻中。有一切不相似不同相。为成彼事一向不成。是故我说彼不成相。文殊师利。自譬喻中彼不相似见相。有一切相似同相。为成彼事一向不成。是故我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说颂曰此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诸佛说无异若有于中异分别彼定愚痴依上慢心意识相品第三尔时广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说是语已。尔时世尊告广慧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广慧。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心意识及诸心法。所取义者。谓外六处。又能取义亦所取义。建立义者。谓器世界于中可得建立一切诸有情界。谓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或一大地至海边际。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赡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此拘胝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