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证自证分,就是指意识起念去检查、反观自己是否住于六尘万法中?是否正在领受六尘万法之苦乐?能了知觉知心对六尘万法之反应是强或弱,能反观自己对六尘万法中的境界,是住在想要继续或想要停止的意愿中;也能反观自己对所住的境界相是否确实了知,这就是证自证分的功能。因此,证自证分就是反观而确认自己确实对境界有所了知,确实住在那些境界之中,这种反观而作自我检查 admin

2019-05-01

为什么说一切众生由于一念无明我见、我执的熏习,便会受无量的身心大苦呢?这是因为一念无明既然是由我见和我执所产生的,众生就会不断地执著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我和处处作主的意根我;由于错认这两个“我”真实不坏的关系,就会使得众生产生以我为中心的我见、我执以及我所的私心。意识我和意根我都是十八界中的法,在无余涅槃时,这些都是会灭的,意识我甚至是夜夜 admin

2019-04-24

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甫灭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已,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阴界入我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谓住于其境界中,不知其妄,执之不舍,故名住地。四住地之首者,乃见一处住地,谓 admin

2019-04-24

中阴之身已无末那经由接触法尘所生之灵知意识心,仅余末那识作主,然末那识不能思惟分别观照,须依末那附生之微细意识做简单之观察,非如生时能做思惟分析,故中阴身之末那皆依生前之习气种子而行,由一念无明烦恼而引其受生。故一切灵媒乩童皆曰︰「死人憨直。」无意识,不能思惟分析,秉其生前习性而为故。近年每有佛门外道说言︰「悟后应另有一个清净所依,否则死后要到哪里 admin

2019-04-24

无明则是无力推知或不信“本识入胎识常住而能出生一切法”,又不知五阴虚妄而执着意识自己;不知五阴的一切所得都是缘生缘灭之法,是无常之法,终必归灭。因为无明的缘故,才会使得七转识不甘寂寞,不愿舍离六尘;死了以后又怕成为断灭,所以一直想要保持眼、耳、鼻、舌、身、意等六个心存在,所以意根又使得入胎识如来藏把中阴身生起来。中阴身只有七天的寿命,所以 admin

2019-04-24

而我见与我执无明为什么在大乘法中会被称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就是在未断除一念无明烦恼之前,必定是一念才刚刚灭了,次念又生起,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之后,住在等至的境界之中,忽然一念我见或我执的烦恼生起,由于这一念心动,就会让意根、意识不能永远灭除,以致不能入住无余涅槃的真正无我境界中;这样一念又一念继续不断的生起,导致蕴处界我不能 admin

2019-04-24

当然,前提必须你是个不迷信而能够理性思考的人,对于这些从来不曾与我们意识觉知心相应的问题,不会轻易就下一个结论,就是把答案统统归结到无从重复验证的“造物主”或“明明上帝”;否则,纵使心中确实生起了这些疑问,还是无法与佛法中所说的无始无明相应。但是,与无始无明相应了,仍然无法打破它。甚至在佛门之外,没有熏习,也没有人告诉你,你也不 admin

2019-04-24

再下来,什么是“色界爱的住地烦恼”呢?有些修行人离开了五欲贪爱,生起了色界四种禅定,也发起了色界天身;然后对于这个身的乐触或是心的法喜有种种的贪爱,或是喜欢定境当中这个见闻觉知心没有妄想、没有妄念,看起来好像是解脱的境界;或是喜欢在定境当中离开前五识的见闻觉知,只有意识心清净,没有妄念的独住境界,以为这个清净的意识心,祂是解脱的境界,贪爱 admin

2019-04-24

这话怎么说呢?譬如说有些修行人证得四禅舍念清净定,然后安住在四禅定境当中,只有意识清净心独住的境界;在这个意识清净心独住的境界当中,因为是四禅,所以这位修行人他的息脉俱断,也就是说在四禅定境的这个人,他没有了呼吸,心跳也停止了;可是这个四禅定境息脉俱断的修行人,往往因为这个意识清净心偶尔会飘过、会现起一个念头;这个念头不知道是什么,这个念头也没有语 admin

2019-04-24

六识的功能差别,就是六识的自体性,譬如眼识能见之性,乃至意识能知之性,所以六识法界的本质,正是六识与心所法配合成就的自性,当然是虚妄法。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指的都是有情的身心,只是法的分类粗细有所差别而已;总而言之,就是指虚妄的众生我。换句话说,我就是五阴身,我就是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如果还有这个我中的任何一阴、一处、一界存在,那么就无法成就无 admin

2019-04-24

我们继续上一集讲的十八界中的六识界,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及意识。《杂阿含经》卷3,佛告诉比丘们说:【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复次,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意思是说,什么是识受阴?就是六识身。哪六种呢?就是眼识身乃至意识身,叫作识受阴,也就是六种能够领受六尘的觉知心全 admin

2019-04-24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六根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五色根,又叫扶尘根,大脑是胜义根;意根是心,住于脑部,不是有色根。有的人以为意根是大脑,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是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了。意根在大乘佛法里又叫第七识末那识。六识中眼 admin

2019-04-24

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是名为蕴。”识蕴六识包含眼识、耳识、鼻识、口识、身识、意识这六个心。2、识蕴中不包括意根、阿赖耶识大乘法之根本论《瑜伽师地论》中,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亦同佛说,将前六识说为识蕴:“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 admin

2019-04-24

那哪一部分是空,它不是显色的部分?譬如说,你的食道它是空,胃也有空,血管也有空,很多地方都是被物质所包围,但是你看不见的空,它出现了,那一部分就不属于显色的部分,那是属于意识才能了知;因为从各种情况来判断说,这个胃是空的,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法出现。所以,空一显色是因为有不是显色部分的空,所以才必须定义说空一显色。接下来说,“若色显了,眼识所行& admin

2019-04-24

或许有人会问,说: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它是心,它能分别外境啊!你为什么会把它归在法处呢?我们来看看,这五十一个心所法是意识相应的法,也就是说它是帮忙意识来分别外境的;那既然它是帮忙意识来分别外境的,它分别的结果当然要知会意识,也就是说这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它是意识的所缘;我们前面已经讲了,说意识的所缘它就是法尘。也就是说,意识能缘,那祂 admin

2019-04-24

鼻香、舌味、身触,乃至意根、法尘相触而生意识,识阴中的第六识。色阴与识阴和合运作而触色尘时出生觉知与了别即是觉阴;觉阴又名受阴。以有色阴及识阴中之五识,直接的苦、乐、舍等三受故,由于有五识直接了知而不起语言觉受的觉知故,意识随即加以了知;像这样,意识所了知却未生起语言文字上的想法者,谓为想阴;想即是意识觉知心对五识所触五尘之了知故,这是最先有的想阴 admin

2019-04-24

上帝的灵也是无法被信徒们实证的,不像佛陀亲在人间教导的有情本体如来藏——创造有情色身的本识,可以一再的被佛子实证,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而一神教《圣经》记载的上帝意识智慧,也只能达到欲界天,并且对欲界天的了解也是很有限的,上帝的境界尚不能到达色界境界,何况能证得出三界的解脱智慧呢?何况能知晓法界的实相呢?而古今禅宗祖师证悟之后也都证实人类的色 admin

2019-04-24

一般学佛人初学佛时、或是久学而被未悟的大法师误导了,知见如同世俗人一样的执著意识觉知心自我,对于入涅槃就是灭尽十八界自我这个真实义当然无法接受、当然会大加反对。怪不得平实导师出版了《邪见与佛法》在书中详细揭示解脱道的真实道理以后,一直得不到诸大法师、诸大居士的信受与认同;甚至当年大陆还有大法师向徒众们说平实导师的说法是邪见、是邪魔化身为平实来破坏佛 admin

2019-04-24

因为,一些有因缘而开始学佛的人,虽然心中也想要了生脱死,然而却又不去了解五阴的内容,特别是识阴的生成,是:【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中阿含经》卷54)换句话说,若是没有所缘的根、尘,就不会出生,而且也是一世一世都不相同的。所以,不但堕于五阴之中,乃至是深入地贪著五阴的种种而不自知,当然只会&l admin

2019-04-24

 菩萨则透过五阴我虚妄的观察,尤其是意识我的虚幻,因而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并透过参禅的功夫,证得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之所在,成为菩萨初果人。菩萨现前观察的结果,知道我是虚妄的,可是我存在的当下,还有一个真实我,名为如来藏,与我同时同处在一起配合运作;这个如来藏本身不生不灭,却借着种种缘出生了生灭不已的我,所以 admin

2019-04-2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