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还得如我们在前面说明的,能够真实了解正知正念之所以不能相续,都是因为自己第七识意根末那识习气使然,才会使得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是昏沉就是掉举,不是散乱就是被睡眠盖所遮障。进而,也要以忆佛念佛行门修习令心止息,以对治昏沉、掉举和散乱的原理原则,能够如理作意去思惟理解;然后,还要如平实导师在《无相念佛》一书中,引禅宗四祖道信禅师:摒除三毒心、攀缘 admin

2020-02-21

又如世间人在下意识中----也就是意根自住的作意中----常常因为自我的存在,而有极微细的洋洋自得,这种心态是很难被人发觉的!不但世间人无法发觉,乃至修行人、哲学家也不知道这种慢的存在,甚至于三果人也很难发觉到这个我慢的存在,所以他无法成为四果人,无法取受现般涅槃,除非有人为他开导我慢的真正意涵。譬如哲学中的存在主义我思故我在,喜乐于自己存在,正是基于我见 admin

2020-02-21

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些功德,没有能力可以成就静虑的功德,所以需要修学制心一处的功夫!制心一处的功夫,我们所修学的是平实导师运用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佛门里面的忆佛念佛,也就是无相念佛的方法;搭配了拜佛的方便,从拜佛中来修炼定力!忆佛拜佛中修炼的方法,是直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的散乱以及攀缘!修炼的过程里面,让自己能够摄心,安住于清净的忆佛的 admin

2020-02-20

至于其中定境止观所观的影相,是如来藏所生的定境法尘,藉由不断降伏无始劫以来意根作意攀缘五尘的习气,使得意识于定境中而作了别观察,不缘于五尘;以这样的止观,来安住于有觉有观、无觉有观乃至无觉无观三三昧境界中来证得四禅八定,但这只是世间三昧,还不是出世间三昧与世出世间三昧,因为虽然对于四禅八定具有审细正确观察,而能够了知四禅八定必须舍弃五欲五尘攀缘贪爱 admin

2020-02-20

摄护诸根有一种方式,是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往内收摄,好像乌龟遇到危险时六处都收进壳中;还要守住意根与意识,好像守住城堡不让外尘进来,不想去和一切外法接触,这些是属于二乘的修法;所以他们出门托钵时,只能看着前方地面五、六尺远,不许左右观看,必须藏六如龟,守意如城。譬如《法句譬喻经》卷1中的开示:【吾念世人不如此龟,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 admin

2020-02-20

佛菩萨当然可以像地藏王菩萨那样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是如果都只是依靠佛菩萨的帮忙,自己永远不主动想要去转变自己意根、意识相应的这些染着性,您不愿去依于修行,而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那佛菩萨也没有办法来帮助我们,这是在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的一点。因为诸佛如来也没有办法弹指一下,就转变您如来藏中所有的业识、所有的染污种子,只有您自己的意根依于 admin

2020-02-20

也就是说修学禅定的人,断除了对色界的贪爱,超过欲界、色界到达无色界,进入无色界时没有色阴,但还有四空定中的离念灵知心存在,住于四空定中而无五尘的觉知,所以还有受想行识存在;这受想行识,就是未悟者所说的心,能知定境的离念灵知心,以及能作主的意根心,还有这两个心存在,就是仍然保有三界有,所以无法解脱生死,因此叫作有爱住地烦恼。假使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四种住 admin

2020-02-20

如果这一位出家人不能够了解身见、我见的内容,不能够努力朝向断除我见的方向修行;也不教导众生应该要远离我见、身见,反而倒过来住于我见、成就身见,认为五蕴十八界中真实有我,执意根或意识心的一分为真实我,那么佛陀规定得很清楚,这个人根本就不算是佛门中的出家人,是为贼住,是为外道混入佛门中的假出家人。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情执而随顺这样的假出家人,那么就一定无 admin

2020-02-20

佛在经中处处宣说意识是生灭法,必须藉意根与法尘为缘,才能生起的所生法。现象界的事实,也证明意识于闷绝、眠熟、灭尽定、无想定、正死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会断灭的意识绝对不能受持一切染净法种,绝对不是染净法的根本,教证与理证上都说意识虚妄。所以如果主张意识是常住法、是一切法的根源,显然是未断我见,还落在五阴里,连解脱道都尚未入道,遑论成佛之道。接着我们来 admin

2020-02-20

这个阶段的菩萨,已经能够现观如来藏阿赖耶识虽常恒、不断、不坏,但是在不生灭心体中,却有生灭相存在,恒时流注一切种子,而出生意根与六识心等生灭法之现行运作;六识心等种子流注生灭法,与不生灭之第八识本觉心体和合运转,名为阿赖耶识。因此说,亲证实相心如来藏之七住位菩萨,已证如来藏而入理般若,能离断常、生灭二边邪见,能为众生宣说般若空理,能度众生证得般若空 admin

2020-02-20

因为在三界中身现前的时候,意识心、意根现前运作的时候,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心不现身、不现意、如如不动,那不叫宴坐又是什么呢?因为修定,就想要如如不动;可是菩萨的意识心尽管动,如来藏照样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的宴坐。意识心的宴坐会出定、会入定,有出、有入就是生灭法、是变异法。可是这个如来藏祂永远不出于定外,祂也永远不住在定中,这个叫作大龙之定;这种定永远 admin

2020-02-19

】(《杂阿含经》卷3)这段经文说明了缘于意根及法尘为缘而出生了意识,意根、法尘、意识和合,就有了对六尘的触,因此就有苦乐舍等觉受;缘于苦乐舍等觉受,就产生了对六尘的贪爱。如是次第辗转出生取、有、生,乃至达到最后,纯粹的大苦聚合的五阴就出生了。识阴的苦集状态我们分述如下:由于识阴六识心都必须以五色根为缘,才能在人间出生、存在以及运作,那么识阴六识就一 admin

2020-02-19

在《杂阿含经》卷9,阿难问纯陀:是有意根和法尘两个条件,才会出生意识吗?纯陀尊者回答:就像您所说的这样。于是阿难又问:如果意根缘于法尘,出生了意识,那个因、那个缘,是常呢,还是无常?纯陀回答:无常。阿难又问:如果由因、如果由缘出生了意识,那因、那缘无常变易时,意识还能安住着吗?纯陀回答:不能安住。由纯陀与阿难之间的对话,您可以知道,意识心是意根缘于 admin

2020-02-19

佛说:如果有人这么说:‘假使觉知心和意根是处在善、不善或无记状态中,不管是善心而杀害众生,或者不善心而杀害众生,或者无记心时杀害了众生,全部都是杀罪。譬如火或毒药,纵使以善心、不善心或无记心而触到,被火烧死或吃了毒药都一样会死;不管善心、无记心或恶心,把他丢进火里一样都会烧死,所以不管是善心、不善心、无记心时成就杀业道的人都得杀罪。’这个 admin

2020-02-19

首先,假使有人这么说:众生的色身是无记法,因为众生的色身本身无关善恶;会有善恶是因为有觉知心才会有善恶,以及因为思量作主的意根心才会有善恶,众生的色身本身并没有善恶性可说,所以是无记性的;同理,众生的命根本身也是无记性,命根并不造善恶业。既然命根和色身都是无记性,为什么说杀了众生的色身使他的命根毁坏而会得到杀罪呢?也就是说:【色是无记,命亦无记;如 admin

2020-02-19

虽然有这种念食、触食,但因为地狱众生在地狱当中,纯属受报而不是熏习,所以不说地狱众生的意识与意根有触食、有念食,所以说地狱众生是识食者。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 <第056集识食与八背舍(一)> 正旭老师 admin

2020-02-19

】佛开示一心有八个识,那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其中眼识能分别色尘的青黄赤白,耳识能分别声尘的声音,鼻识能分别香尘的香臭,舌识能分别味尘的酸甜苦辣等,身识能分别触尘的温凉冷热等,意识能够很详细地分别法尘的种种内涵,所以才会有众生所了知及领受的诸法出现。意根就是唯识学所说的末那识,仅能分别变动较大的法尘,无法很详细 admin

2020-02-19

戒的目的就是要戒心,意识和意根会导致我们的业种变化,导致世间和未来世五阴的变化,所以一切的戒,都是以意识、意根为体。因为戒所要戒止、遮止的就是意识和意根的行为,意识和意根接受了戒法时,就有戒体存在了。意识和意根如果严重违犯了戒,那就表示说,意识和意根是不愿意接受那个戒,因为不愿意接受戒法,所以戒体丧失了。戒法也是一样,也要有身口来实行,但是要从心意 admin

2020-02-19

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方有无色界有情;然意识于此四天已极微细,名为意识细心,乃至非非想天意识名为极细心,要皆不离第七识意根。若离第七识意根,意识不得现起,意识要依意根触无色界天境界法尘、而后能起故,以意根为根故。意根非自在心,不能持无色界天业种(异熟种),要依第八识阿赖耶方能现行运作故(此理详见拙著《真实如来 admin

2020-02-18

或者将会使未证得阿陀那识的二乘愚人—也就是阿罗汉及辟支佛—产生误解,以为阿陀那识就是意识与意根、以为就是外道神我、梵我,因此转而不能信受阿含所说破斥众生我的无我见;就会因为听到阿陀那识而产生误会的缘故,又回归到众生我上面来,不能安住于阿含及大乘所说的无我见中,也将不能取证二乘圣果,就会障碍他们出生圣道。因为这些缘故,所以我们的释迦世尊不为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