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如果悟得离念灵知,在生死大海中是没有用处的,因为离念灵知其实就是意识,本来就是借着五色根、意根与法尘为因缘而出生的,身子出问题时意识就受影响了。这时他自省而发觉说:「我这个法一定是悟错了,否则为什么敌不了生死呢?」他就打从心底相信白云山五祖禅师了,所以克勤先师就发了个愿:「等我这个中暑的热病稍微好一点点,我就回去白云山,永远当他的。」这下终于信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眼识既如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这样的道理,是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相接触而出生,意根与法尘相接触出生了意识,所以说识阴六识,都是藉著因与缘而出生的法,不是本有的法,是被生的法,未来一定会坏灭;小者念念刹那刹那生灭,中者于睡著无梦等位消失不见了,大者于舍寿时必定坏灭。又识阴六识有其了别性,譬如眼识能分别显色,声识能分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第六意识,善能区分,第七末那,又名意根。前五现量,触尝见闻,与意识俱,合为识蕴。心持业种,能生前七,自体清净,无覆无记。万生于八,八生于一,推根溯源,即是菩提。但见本心,得名菩萨,入不二门,一笑拈花。若复观察,通达百法,能证初地,生如来家。经义既显,佛意既明,师名远播,僧俗归心。师之所行,一意清净,不杂不染,唯四正勤。师之所证,位居地上,古今罕及, | admin 2018-07-06 |
![]() |
第六意识要依意根与法尘为助缘,才能从第八识中生起及运作,这是从释迦牟尼佛以来古今一切证悟者的现量观察所知。静坐中的离念灵知(包含与五尘同在的离念灵知,以及离五尘的第二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与喇嘛们乐空双运中不离五尘的离念灵知心,都是意识心。意识依意根与法尘才能从如来藏中生起,意根与法尘也是从看似痴呆的第八识中生起,生起后的意识、意根、法尘 | admin 2018-06-20 |
![]() |
大圆镜智对应第八识如来藏;上品的妙观察智对应意识;上品的平等性智对应意根。这三品智慧发起具足的同时,佛陀也将从七地入八地时所刻意生起的一分俱生微细烦恼障,也就是最后一分习气种子断尽。之后在后夜分时,佛陀目睹东方明星而眼见佛性;同样的,这个眼见佛性的境界,也不是十住菩萨所看到的佛性境界;当这个眼见佛性成就的时候,也同时成就了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对应到我 | admin 2018-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