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心寒首部曲孩子是你的,在学习上做最多的是我,告之实情却反而被责怪,为什么家长不要求自己,却要责怪别人?孩子长期成绩不良,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每一次考试都要签名,为何爸爸妈妈可以毫无警觉,不知孩子的问题?心寒二部曲好心被雷亲~~我被刺伤了!瞬间,我像她想要将小孩转班放弃我一样,起了一念也想放弃这个小孩;孩子的妈妈怪罪我,我也怪罪孩子的妈妈;她自我保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楞伽经》卷二)这里看到,佛说:「意识者,祂的境界是分段的,是一段生到灭,再一段生到灭,祂是由爱遍计执性的意根作意进而产生的境界。」末学这次被的过程也真的就如同佛说的一样。我们常常在那些华丽的大寺庙里面听到很多有名气出家师父说:『只要对当前、当下的生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扭曲、不妄想、不执着、不分别,当下就是悟,就是佛的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初入胎时已具三根:一者、身根,二者、命根,三者、意根。如是诸根,悉已具足。二十七日处母胎时,复感业风名曰坚固,由此风力,能于身中生种种骨。于左脚中生二十骨,复于右脚亦生二十,足跟四骨,膊有二骨,膝有二骨,髀有二骨,腰胯三骨,脊十八骨,肋二十四,胸十三骨,左右二手各二十骨,臂有四骨,肩有二骨,颔有二骨,髑髅四骨,及齿根等有三十二。譬如塑师及其,先以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往世一切的事情和种子都存在第八识如来藏中,但意识无法接触第八识如来藏中的种子,所以我们不会记得前世和往世的记忆,只有意根可以随机地接触到第八识如来藏中的种子,但意根的了别很差,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除非意识的敏锐度很高和智慧不错反观自己而发现!因为意根无法反观,只能靠意识常常反观自己和做合理的推测。所以为什么菩萨可以没有宿命通知道往世的事情?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前面佛所开示,绘画出我们未来世果报的心,就是如来藏,但如来藏将要绘画的内容,都是由意识、意根造业作为前导;所以从今开始,要赶快把意识与意根做全面的转变,不要暂起一念之恶;连恶念都不要生起,何况去做?所以,行十善业道一定有三法围绕着,就是没有贪、瞋、愚痴。接着佛这一句话要注意:这十业道有共戒行,也有不共戒行。有人行十善业道是共戒而行,有人行十善业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不叫做道呢?因为道是要有行为造作出来,而对别人造成了好或不好的事情,才能称为业道;可是意,也就是我们的觉知心和我们的意根所想的,在还没有以身口的行为造作出来以前,譬如说我们只是在心中自言自语的骂我们的冤家,这在表面上看不出来,所以没有伤害到别人,这就叫做只有业而没有道。道是已经实行出来而对别人产生了影响,才可以称为道。所以在这十件事情当中,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都是因为一个意念(一个意根与意识所起的意念)而引生作小得大、作大得小的果报。“一意摸身”,意在身上触摸而运作;意起了念,身体随之造作;既然造作成就了,就有无量意。虽然初起时只有一个意,但是延续到后来身体造作成功了,那就已经有无量意了,无量剎那的意志就这样延续下来。如果不是每一剎那延续下来,后来中断了,身体就不能成就善业;所以身既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业就是思的决定而产生了习惯势力之意思,由思之决定而使得有情造作身口业行,由此身口业行而能使得众生后世往生到善恶趣,故称之为业道;身三业、口四业,因为已经付诸于实行出来,由此身行、口行而对众生有了影响,因此既是业又是业道,而意三业则是纯然由意识、意根所想的,还没有身口的行为被造作出来,纯然是内心中行而无有伤害到他人,因此只是业而非道,总称为十恶业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二个善报是十善业道的修行能使自己的意识心和意根都转变成善心;如果能转变成善心,种子就会渐渐的转变清净,三乘菩提就有成就的因缘了。第三个善报是能使戒行增长:有许多人不了解戒行的重要。成佛有三个很重要的法需要成就,那就是增上慧学、增上心学、增上戒学;我们不断的在教导,也不断的在写,在讲《优婆塞戒经》时也常常带进来讲,特别是在增上班教导《瑜伽师地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业:比如说意识明明知道某一个法不应该贪,也不应该去作;可是知道归知道,意根作下来的决定,还是使他继续去作,无法控制自己。所以一般酗酒的人戒了酒以后,不久又会重新酗酒,无法自己去加以控制,这种惯性就是业;这是由于不断熏习酒的韵味,所以产生了对酒贪味的六识身,有了贪酒味的六识身就会使他不断地在酒上面起思量,结果就无法断离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业:意识明明知道某一个法不应该贪,不应该去做;可是知道归知道,意根作下来的决定,还是使他继续去做,无法控制自己。所以酗酒者戒了酒以后,不久又会重新酗酒,无法自己加以控制,这种惯性就是业;……。有了贪酒味的六识身就会使他不断在酒上面起思量,结果就无法断离酗酒的惯性,这就是业;所以业是怎么来的?都从往世和今世的善恶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里六入就是六识的运作,比方说有了眼根、色尘、眼识,根尘识三者和合而运作了,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东西,我们看见了,这个就是眼入;同理,听见了就是耳入;乃至于意根触法尘生意识,了别法尘的内容,这就是意入。所以六入就是指运作的六识,也就是十八界。在这儿,佛的意思是说,有了如来藏执持了过去的业种、业力,这就如同灯油,于是就会出生了六入、十八界,这就如同灯油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在死亡时我们的前六识都灭了,只剩下第八识与祂出生的意根还存在,然后由意根携带第八识去投胎2,接著才在母胎中出生了我们的身心(也就是名色),如此才能继续生死轮回。如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所说的一样!3而有的人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那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个现象,为什么每个人出生下来就不一样?甚至为什么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们,他们在外表、气质、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恶习恶业的等流习气,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不好的习气,让意根起心动念都是善性?亦即《成唯识论》卷5所说:【若已转依,唯是善性】,于此首要之务就是亲证声闻初果并断三缚结;三缚结之首为我见,也就是萨迦耶见。由《广论》中落入我见的说法,以及论中后半部止观的双身法,可知宗喀巴是未断萨迦耶见之博地凡夫,而且是落入外我所而贪求女色的极重贪者。因欲界众生都贪着色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业就是思的决定而产生了习惯势力之意思,由思之决定而使得有情造作身口业行,由此身口业行而能使得众生后世往生到善恶趣,故称之为业道;身三业、口四业,因为已经付诸于实行出来,由此身行、口行而对众生有了影响,因此既是业又是业道,而意三业则是纯然由意识、意根所想的,还没有身口的行为被造作出来,纯然是内心中行而无有伤害到他人,因此只是业而非道,总称为十恶业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果这十智不肯灭,他就必须保持著意识心和意根,才能使声闻解脱的十智继续存在。当他必须保持著意识心与意根,就必须重新再入胎,那他的生死流转可就永远要持续下去。所以阿罗汉若是要行涅槃行,到临命终的时候,是要把包括自己所证的解脱智十智在内的一切全部都给灭掉,结果就是解脱道的所修与所证,就连阿罗汉自己也无法住持。反而是要修证含括了解脱道的佛菩提道的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者,对于「业障能维持多久?」这得看个人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与作法来面对处理,有的人于无量数劫都无法摆脱业障的束缚,有的人乃是超劫精进的菩萨,却是以一剎那一剎那的时程来度脱业障,这也是《解深密经》当中世尊开示超劫精进的重点,实际要领就是平实导师书中所说:「证悟之后得要转依如来藏的自性清净涅盘,使觉知心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来安住,然后来转变意识和意根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来藏祂没有要干涉一切众生有情自己的决定,祂让你的七转识心自己决定说,你觉得怎么样比较好,你就自己决定好了;你的六识心里面的意识聪明又伶俐,然后你的第七识心这个末那-就是意根,最后遵从这个意识心的决定,作了最后决定,最后这个决定就造这样的业来继续辗转、流转了。因此如来藏就让这个果报怎么现起。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法界,就是拥有这样的实理。所以并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末那识(意根)虽能由过去世来到今生,复能往至未来生,然不能执持异熟果种及等流果种,故定别有如来藏执持业种,而使有情于未来世中,因其所造诸业因种而受苦乐报或解脱报。若无如来藏者,一切染净因果皆不能成立。基督徒、回教徒、多神信仰者等,每日虔诚礼拜及行善,皆必唐捐其功,不能生天堂。造恶者除受法律制裁外,亦将无来生之恶报。何以故?能知能觉之心不能持善恶业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乩童被附身时所发生的抖动现象,这和许多在鬼神附身之初期,都会使乩童发生作呕的现象,都是一样的道理;这正是鬼神想要附身时,被乩童意根的作意所抵抗,以及被乩童如来藏的大种性自性功能所的现象,只是一般人没有智慧,无法了解这个事实,所以只能从现象界看到这些状况,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般来说,鬼或神大部分是护持正法的,很少有鬼或神是反对的,因为破坏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