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而这个只是未到地定,还不能称为二禅,因为还没有初禅善根发,哪来的二禅?这样子终于有“未到地定”了,凭著这个未到地定的功夫,然后一心想要努力精进提升道业,在人间或者欲界天的五欲已经不想要了,不是只有你意识觉知心不想要,是你意根真的也不想要了。不管是欲界天的五欲或者人间五欲都不想要了,然后已经心得决定了,这种决定力产生了,再过一段时间初禅就会 | admin 2020-06-20 |
|
”】语译:【这时佛陀告诉常精进菩萨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这一部《妙法莲华经》,他或者读、或者诵、或者解说、或者书写,这个人将来会得到八百的眼根功德、一千两百的耳根功德、八百的鼻根功德、一千两百的舌根功德、八百的身功德、一千两百的意根功德,以这样的功德来庄严他的六根,进而修行而使六根全部清净。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当他六根全都清净 | admin 2020-06-20 |
|
他不晓得在那个无想定中,或者说他生在无想天中仍然是有寿命的,那个寿命还是要依于他在四禅天中的无想天身,也依于他的四禅定力而有,更不晓得还有意根、如来藏都在,就这样自以为入了无余涅槃,五百劫中就这样住著。直到最后的半劫中,他的三界爱受生种子又流注出来了,因为他的寿命即将终了,最后半劫心动的现象出现了,然后就有率尔初心,也就是意识的率尔初心现起,接著第 | admin 2020-06-20 |
|
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尔时世尊欲重宣此 | admin 2020-06-14 |
|
因为到了灭尽定的时候,他是想知灭,为什么想知灭呢?因为他六识都灭,不只六识都灭,他连意根的受、想心所都灭,因为这样子所以叫作想知灭。而这个想知灭是超越了无想定,无想定在这个地方所指的就是非想非非想定,因为在非想非非想定里面,想知不灭,想知不灭表示他的意识还在呀!所以还有意识的受、想、行、识都存在。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阿罗汉们统统都要讨论,到底灭尽定跟 | admin 2020-06-12 |
|
这样证明自己的五色根与五尘,证明自己的意根与法尘,证明自己的六识及受想行都是由本识所出生,那个本识就叫作自心如来;而你已经亲证,确实现观而知道了,生起实相智慧而有了中道的现观,乃至进修一切种智,那你就是证得佛菩提,就成为菩萨摩诃萨了,已经不是声闻或缘觉了。所以,这三种行门同样都是无为法,可是因为无为法的修证内容不同就有了差别;因此,同样是修无为法, | admin 2020-06-08 |
|
)二乘菩提之修行,首要之务在于断除我见;断我见之法,首须现观「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觉知心,乃是依他起性,乃是虚妄法,不可认定为常住不坏法;应当现观其虚妄性之后,断除对觉知心,对意根自己之自我执着,是名二乘菩提之见道,证得声闻初果。(节录自平实导师着,《宗门正眼》公案拈提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二版三刷)二乘菩提法称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由如来藏所生的六根与六尘来出生能返观自己的意识心,然后由意识觉知心来证知如来藏的所在,来返观如来藏的不可思议自性,所以出生了般若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若不是因为名色〈含意根〉而有六入,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就无法证得般若根本无分别智,而根本无分别智的实证标 | admin 2020-06-08 |
|
《心经密意》一切种智就是真心所含藏的,总共八个识的一切种子的智慧;真心如来藏不但含藏我们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含藏着时时思量、处处作主的意根心的种子,而且也含藏其他许许多多的种子。由于这一些种子的存在,所以我们人类才能够有种种的功能差别出现,这一些功能的差别又叫做界。界就是种子,所以法界就是法的种子,法界就是法的功能差别;了知这些种子的修行,就是修证一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平实书笺》佛性以真如(如来藏)为体,藉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及所知障为缘,而有有根身、命根、五胜义根、五扶尘根、意根、前六识、八识心王之五遍行、前六识之别境五、烦恼......等,而有受想行觉,佛性于中现前运作,亦复不离如来藏所现内外相分,若缺其一,佛性即不于人间现前。而此诸法皆由八识心王所生故,七转识复由如来藏真如生故,命根及诸法亦由真如生 | admin 2020-06-08 |
|
」记不记得这一句?为什么不说「有情无情都来下种」呢?因为无情没有这些异熟业的种子嘛!只有有情才有异熟业的种子嘛!因为有情有如来藏、有意根,如来藏里面有异熟果的种子以及很多其它种子,而意根有遍计执的心性,才能够来人间受生嘛!无情没有这个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也没有意根的遍计执性,怎么能受生呢?所以这个「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是有道理的,有什么道理?有值得深 | admin 2020-06-08 |
|
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甫灭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已,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阴界入我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谓住于其境界中,不知其妄,执之不舍,故名住地。四住地之首者,乃见一处住地,谓 | admin 2020-06-08 |
|
念头(没有语言文字的妄念)为什么会出现?其实是由意根的攀缘执着而出现的;意根——末那识——无始以来就具有的遍计所执性,祂从无始以来就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这个不断在执取的,就是你自己。我们且先不说这个不断在执取的你,先来说一说大家所知道的自我——意识;大家都没有真的认识意识,老以为意识就是自己;所以往往以这个能知能觉的见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心经密意》菩萨由于证得这个真心以及意根妄心并存不灭,可以一起去到未来世,所以他能够发起受生愿,而不急着断除我执的烦恼,世世受生于人间,一再的出生来世的意识觉知心,来利益有情,永不止息,这样才叫做真实的般若啊!这样才是真正的佛菩提啊!所以不是一切法缘起性空可以说为般若,那是二乘菩提所说的法;真正的般若实相智慧所证得的是:依于真心第八 | admin 2020-06-08 |
|
至于漏尽通的证得,除了禅定的功夫之外,那必须要现观觉知心我、思量心我,也就是意识、意根的虚妄;现观之后,还必须要断除想让觉知心我、思量心我永存的这样的执着;确实断除之后,确实有能力、有自信于舍寿时灭除自我,就是能够不让来世的觉知心我、思量心我又再现行,这样才是真实证得漏尽通。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我见及断我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 | admin 2020-06-08 |
|
为什么诸法都是从如来藏出生而不生不灭呢?是因为有情投胎后,六根出现了,而这六根都是从如来藏出生;前五根是色法,藉着地水火风和合而有,后一根是意根是心法,无始劫来就与如来藏在一起,犹如难兄难弟一样。由于如来藏藉着前五根去接触外五尘,而有了外六入、内六入,由如来藏出生了外六尘、内六尘;这就是唯识学所说:六根、六尘与触心所三和合的缘故,而由如来藏出生了六 | admin 2020-06-08 |
|
再者,对于「业障能维持多久?」这得看个人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与作法来面对处理,有的人于无量数劫都无法摆脱业障的束缚,有的人乃是超劫精进的菩萨,却是以一剎那一剎那的时程来度脱业障,这也是《解深密经》当中世尊开示超劫精进的重点,实际要领就是平实导师书中所说:「证悟之后得要转依如来藏的自性清净涅盘,使觉知心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来安住,然后来转变意识和意根以 | admin 2020-06-08 |
|
无色界爱住地又称为有爱住地,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断除色界爱烦恼证得四空定,或修道的人超越了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没有了色阴但是还有受、想、行、识四阴,就是四空定中的意识心,也还有能作主的意根心,这二个心还在就是有,也是三界之中的有;执着无色界有,就是执着四空定中微细的离念灵知心,以之为常住不坏法,误以为安住在四空定境界中就是无余涅槃,这样安住不舍,就称 | admin 2020-06-08 |
|
心中希望远离,但因缘所致,正巧遇上,让你引起心理上种种苦受;二者从理上说;众生不可爱的内六处,不可爱的眼、耳、鼻、舌、身、意根,这些不可爱的六根在一个身体中和合相聚为一体,便会使众生流转生死不得出离,成就怨憎会的痛苦,乃至有情生命对于身外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也是一样道理。著名歌手韦唯曾几何时成了幸福家庭的同义词,有如她的音乐一样被国内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处处作主的我们——意根,不愿意自己消失掉,不愿意和六尘境界相隔绝,所以就不愿意进入真正的涅槃,而喜欢自己所以为的涅槃,就拉着如来藏去投胎啦!又因为一直想要有见闻觉知,不想让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掉,所以后来在中阴身阶段中知道:“这个中阴身只有七天寿命,我如果不去投胎,我就没有见闻觉知啦!那我岂不是变成断灭?还是得赶快去投胎。”因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