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先要说明:什么是戒体?戒以何为体?(大众答:心)以心为体啊!戒的目的就是要戒心嘛!前面佛说:意识与意根会导致我们的业种变化,导致世间和未来世五阴的变化。所以,戒当然是以意识、意根为体嘛!戒不是以如来藏为体,因为如来藏不受戒,祂也不可能持戒,因为祂从来就不会犯戒,你叫祂持什么戒?所以,一切的戒都是以意识、意根为体;因为戒所要戒止、遮止的就是意识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禅定有见地相应时就不会这样呢?因为他进修禅定的过程中把贪等心都降伏了,有见地的人修证禅定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定的力量结合,把意识、意根的贪瞋与慢降伏及断除,所以他得到见地相应的定共戒,所以同时得到根本四禅、四未到禅的定戒,而不是一般外道所得的禅定只能有定共戒。根本四禅和初禅未到,为什么称为无漏戒?已见道者如果能证得根本四禅,往下推到初禅前的未到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六识生起的过程又是如何呢?佛开示说根、尘为缘才能生识,所以换句话说,六识的生起还得要有我们的六根为缘,也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根,才能够生起我们的六识,来具足领受这滚滚红尘。所以,这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的十八界,就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红尘。每一个人十八界就是自己的红尘,在其中滚滚而不自知。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下面的链接和我们一起观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能够顺利入胎,中阴身就会消失了,只剩下入胎识——如来藏和意根--末那识住在受精卵当中。要有入胎识一直安住在受精卵之中,受精卵才会正常地分裂成长,逐渐圆满具足诸根而出胎。如果受胎的因缘不具足,如来藏离开而不安住在受精卵之中的话,那么受精卵就没有办法继续成长,而会立刻就坏死了。以上我们简略地把投生的正确道理说明了。 从弥勒菩萨的开示, | admin 2018-07-23 |
![]() |
为什么呢?因为布施的行为是由意决定的,所以意就是布施的根源(意识与意根是布施的根)。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正确,因为布施都是要具足五阴的,并不是只有意识、意根就能完成布施的行为。因为布施时要具足身口意:不但要有意识与意根,还得要有口去告诉人家:把财物、佛法、食物布施给对方。所以还得要有身与口,要沟通,否则布施往往不会成功。因为受施者往往会有很多想法,需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算脑死而说走了,意根和如来藏也还没走,假使那时开膛破肚、捐赠器官,她不就要痛苦死了?生起瞋心时可能就因此下堕三涂了!如果你们在慈济中的亲朋好友已经签下死时捐赠器官的同意书,请他们一定要在同意书上补上捐赠的条件:必须在我呼吸、心跳停止前五分钟,先为我全身。不然到时候意识还在(因为息脉停止后最快也要一、两个钟头以后,意识才会断绝)。假使息脉刚停止,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地菩萨复于五位百法明门具足证验领受,了知一切法本来无生,皆是自心如来藏所现能取所取之功能差别;如镜现像,非有真实六尘相分为自心意根意识所触;亦无真实自在之蕴处界我,名为亲证犹如镜像观,成满心菩萨。初地应修之福慧满足,若蒙佛加持而入大乘照明三昧,是人能游百佛国土等。其后随佛修学,亦得诸方上地菩萨指导,即可渐入诸地,此亦宗通也,得证上地无生法忍故。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思是说,要在心中先建立正确的认知:每一个人都有八个识,除了识阴六识及意根末那识以外,还有一个自己从来都不知道的第八识如来藏,名为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恒时显示其真如法性,是每一个人都各各本来自有,而这个真识能执持各人所造作的全部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种子,舍寿时依所造的业种而转生到下一世去,由祂变生各人下一世的色身与识阴觉知心,具足五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些功德,没有能力可以成就静虑的功德,所以需要修学制心一处的功夫!制心一处的功夫,我们所修学的是平实导师运用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里面的忆佛念佛,也就是无相念佛的方法;搭配了拜佛的方便,从拜佛中来定力!忆佛拜佛中的方法,是直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的散乱以及攀缘!的过程里面,让自己能够摄心安住于清净的忆佛的念,来对治意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说,每天睡着了以后,前六识都断掉了,他怎么又会在第二天醒过来?一定是要有一个本来不生灭的心,祂一直都在,从来不间断,作为万法的所依,才有可能说在意识断掉的第二天,再帮某甲出生意识啊!这个万法所依的心,有没有可能是第七识呢?好,第七识又叫意根,是十八界中六根中唯一的心法,因为其他五根是色法。佛一直开示说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之后,是要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比方说意根五遍行,意根五遍行心所法里面,就有所谓的境界受;这个境界受,就不是我们刚才讲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样粗略的感受。这个境界受是很细微、很细微的,境界受也只有在修习禅定,一直到灭尽定的状况,才能够把五遍行心所法里面的这个受(境界受这个心所法),把它给灭去。想的部分还是一样,我们从最粗略的讲起。想最粗略的部分,就是我们想作什么!比方说我们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证得四念处当中第三个观心无常,这一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的观心无常,心主要指的是六识心,因为小乘里面没有特意地去讲第七识意根,更没有明确地去讲到第八识;因为小乘的修行,它只是要把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如实现前去觉察。这一切有作有为,因为因缘而和合而造作所成的依他起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根并不摄在识阴中,因为意根是根,是意识或识阴六识出生所依的依根,是由意根与法尘为缘,意识方能从名色所缘的第八识中出生,而且必须靠意根共同运作而为助缘,意识才能继续存在及运作,故意根是意识出生及运作的必要条件,故意根不应摄在识阴中,故四阿含中说为意而不说为识。乙、识阴的出生《中阿含经》卷七云:若内耳、鼻、舌、身、意处坏者,外法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色蕴者,谓色法积聚之义:色蕴以阿赖耶识心体为因,复以往世六识无明熏习为缘,是故阿赖耶识与意根入胎而取受精卵,而从母体中摄取四大以造色蕴五色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扶尘根与胜义根);具此五根之后,「外法光明所照」则意根有念,于是促使阿赖耶识出生色蕴所摄内相分五尘,于五尘中则有意根所触知之法尘显现,皆属五蕴之十八界所摄;由是缘故,总说色蕴有十:眼根、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很显然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意根与法尘作为助缘,意识才能生起;不论是有念的意识或者离念的意识(不论是有念的灵知或离念的灵知),都是要以意根及法尘为助缘才能出生的。佛又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换句话说:「不论是什么状况下的意识觉知心,譬如地狱中的意识,畜生道、鬼道、人间、天界的意识,定中或定外的意识,粗意识或细意识,凡是意识觉知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围绕于师兄身旁,可以让师兄的意识攀缘执取(意根部分且置不论;我见不断而说我执,正是缘木求鱼),反观而执为我、执为我所有的这些东西,师兄的意识还能以谁、还能以何为我?更尽言之,上面所举哪一项东西,又不是刹那生灭不实之法了?离开这些东西,师兄的意识又是什么?师兄何妨于此细作观行!更给自己一个答案!(答案很简单~~意识不过是阿赖耶识的一种功能而已!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应该现在就开始一点一点的观行,还是等到定力有一定的基础才来做?有的师兄讲,真正的净念相继是靠观行成就的,他说意根执着于不是忆佛的各种妄念六尘,不能安于忆佛的净念,所以只要把这些障碍排除掉,不就自然只剩下忆佛的净念了吗!是这样的吗?平时如果专心忆佛,就可以不用诵咒了吗?例如:大悲咒、正觉总持咒……等。但是忆佛或诵咒该如何做,才能更利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谓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故,若离俱有依(意根、法尘、五色根),即不能现起故;若离因缘(如来藏所执持之觉知心种子),即不能现起故;复于眠熟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含无想天中)、正死位、闷绝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故。夜夜眠熟断灭已,必须依于因缘、俱有依缘等法,方能再于次晨重新现起故;夜夜断灭后,已无离念灵知心存在,成为无法,无法则不能再自己现起故;由是故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于意识境界中者,即同于众生我,若有差别者,都在意识境界之高下分别而已,都不离意识生灭法境界,故为我见未断之凡夫。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师、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着,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清净安住即是断我见烦恼、即是证涅盘境界者;如是邪见比比皆是,皆是错误自认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关不破,以后的修行,再怎么苦修用功都是盲修瞎练,犹如煮沙而欲成饭,决不可能也!这本来是佛教中最简单的真理,一点也不困难,答案就写在每天早晚念诵的《心经》里:「无眼耳鼻舌身意」,前五个指肉身,第六个意就是指意根;又说无眼识界、无耳识界乃至无意识界,意识界就是指精神、思想、妄念觉知的第六识--意识;连同前五识,这六个识在我们死亡时会跟着灭亡,在中阴身阶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