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第七识末那识意根,虽然可以贯通三世,但是依然无法去执持这些业种跟习气种子。所以只有第八识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根本因能贯通三世,也能执持这些业种跟习气种子,才能够成就这个三世的因果。所以不管我们造作任何的业种,如来藏都会帮我们记录得非常清楚,因此我们要学习释提桓因,以虔诚恭敬和谦虚的身口意行,来对治不好的外境,也要学习他向天人开示的人当莫瞋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七识末那识意根,虽然可以贯通三世,但是依然无法去执持这些业种跟习气种子。所以只有第八识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根本因能贯通三世,也能执持这些业种跟习气种子,才能够成就这个三世的因果。所以不管我们造作任何的业种,如来藏都会帮我们记录得非常清楚,因此我们要学习释提桓因,以虔诚恭敬和谦虚的身口意行,来对治不好的外境,也要学习他向天人开示的人当莫嗔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因为对这些世界上的人事地物很不耐烦,这俗话称之为看不惯,没有办法接受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包括对于已经开悟的人也没有办法想象为什么已经开悟,还会这样?这样意识心无法安住,这都是称之为无法忍,即使其中没有「辱」,这也都是自生烦恼,可是这烦恼很容易生起,而且这样的烦恼有时候是证悟更高境地的踏脚石,所以要从忍受开始,慢慢地走向烦恼降伏,或是要去寻找法 三摩地

2018-07-23

而这净念相续不绝的功夫,不正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种种妄想、妄念,都回归到意识、意根的忆佛念佛的念来,这就是都摄六根。这时候不想任何杂念,只有一个忆佛的念,这叫净念相继。因此,佛教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教导学人无相念佛,就是忆佛念佛,是以无相念佛来锻炼动夫,礼佛的过程中色身一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三摩地

2018-07-23

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于意识境界中者,即同于众生我;若有差别者,都在意识境界之高下差别而已,都不离意识生灭法境界,故为我见未断之凡夫。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师、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著,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清净安住即是断我见烦恼、即是证涅槃境界者;如是涅槃,同于外道五见涅槃之第一种,具 三摩地

2018-07-23

581,c10-11)以下关于转依如来藏的法语都是平实导师的在书中或讲经中的开示:【转依就是转变觉知心与意根自己的执我性、不净性,依止于常住如来藏的无我性、清净性、涅槃性。悟前都是依止于处处做主的我,依止于见闻觉知的我,现在开始转变自己而依止常住不坏的如来藏为真实法,认定自己虚妄不实,我见与我执渐次消灭了,烦恼渐次减少了,转而依止从来都无所得的常住心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问题是你的意识与意根要如何做到让佛愿意护念你,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啊!」(平实导师着,《随缘》,佛教正觉同修会,2008年9月初版,页54)佛菩萨的护念和加持 葛格我以前在禅净班的时候,进来三个月时就开始跟大家做义工,那时候一起做义工的很多菩萨们,现在几乎都证悟乃至很多当助教老师了!那这些年来,每次有新的证悟菩萨出现,我都会去跟他们随喜赞叹与结缘一下 三摩地

2018-07-23

谓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故,若离俱有依(意根、法尘、五色根),即不能现起故;若离因缘(如来藏所执持之觉知心种子),即不能现起故;复于眠熟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含无想天中)、正死位、闷绝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故。夜夜眠熟断灭已,必须依于因缘、俱有依缘等法,方能再于次晨重新现起故;夜夜断灭后,已无离念灵知心存在,成为无法,无法则不能再自己现起故;由是故言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七识末那识(意根)依一念无明三界烦恼为缘,也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生出的。无明之产生,是众生因为不明白法界实相之双具空性有性,及不知不解五蕴内容及其空相所致;无明乃依第八识中有漏法种而生。末那识复依一念无明三界烦恼为缘,由阿赖耶生。具有见闻觉知作用的六转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处处作主的末那识,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生出的,是所生法,而且念念在 三摩地

2018-07-23

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德清禅师听了,每天盘坐在庵前溪涧上的一座独木桥。有意训练自己的无分别心。刚开始的时候,水声入耳历然,到了后来,动念则闻水声,不动念则不闻水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忽然有一天,德清禅师感到身心顿忘,音声俱寂。从此以后,众声响再也不能扰乱其心了。一天粥罢,德清禅师又象往常一样经行。不一会儿,他便进入定境, 三摩地

2018-07-23

不得向意根下思量卜度。不得向扬眉瞬目处垛根。不得向语路上作活计。不得扬在无事甲里。不得向举起处承当。不得向文字中引证。不着问人。若一向问人。永劫无有悟时也欲学此道,当于自己脚跟下理会;才涉秋毫知见,即蹉过脚跟下消息。但从脚下崖将去死便休。不要念后思前。亦不要生烦恼。烦恼则障道也。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若破。死后断灭不断灭之疑。当下冰销瓦解矣。莫怕落 三摩地

2018-07-23

甘愿做菩萨(五)——转依清净平等性转依清净平等性因为证悟不证悟,它是督促一件事情:你到底是不是菩萨?所以归结回来,就是说菩萨种性很特殊,就是说证悟菩萨最后会不断的转依到如来藏、转依到如来藏的体性上去;而生生世世无量辈子的熏习和实证这个心体,会让他的末那意根所要如来藏含藏的种子慢慢地转变,渐渐地妄心也出离这种种的虚妄想。像这样,每一辈子对于这 三摩地

2018-07-23

你如果说不狠狠地砍它一刀呢,有时候也不容易止不住,意根根本看不见你的决定心。砍它一刀以后,它还会生起的,所以呢,你必须继续往这个妄念的根本,继续加以断除,因为呢既然是妄念妄想,它一定是势力深重的,所以你一定要建立你的坚固的菩萨作意,要想好不容易才来到这个世界,无量的杂染都可以在这个世界生起来作你修道的缘,你已经现起你的相应杂染的本因种子,已经动念了 三摩地

2018-07-23

正法住世再万年(佛菩萨舍利安奉大典纪实)安奉大典菩萨云集天龙辐辏人龙盘虬2013年9月8日是台北正觉讲堂安奉佛菩萨舍利大典的日子,虽然并没有刻意的兴奋,但是既已决定要去亲身参与这殊胜难得的佛法盛会,熟眠之中遍计执性的意根果然还是缘虑到这一回事,因此凌晨三点就醒过来,难再沈睡。醒醒盹盹之间好不容易天亮了,这才起身梳洗用罢早餐准备出发,乘公车接驳捷运到承德路台 admin

2018-07-23

而这三界唯心的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心,而万法唯识的识,就是以第八识为根本,并函盖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根末那等前七转识的八个识。三界唯心的意思,就是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都是这第八识如来藏心所出生的、所现起的,不但如此,前七识也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而万法唯识的意思,是这一切诸法都是八识心王真妄和合的结果,第八识随著 三摩地

2018-07-23

第六意识,善能区分,第七末那,又名意根。前五现量,触尝见闻,与意识俱,合为识蕴。心持业种,能生前七,自体清净,无覆无记。万生于八,八生于一,推根溯源,即是菩提。但见本心,得名菩萨,入不二门,一笑拈花。若复观察,通达百法,能证初地,生如来家。经义既显,佛意既明,师名远播,僧俗归心。师之所行,一意清净,不杂不染,唯四正勤。师之所证,位居地上,古今罕及, 三摩地

2018-07-23

意根到底祂在干什么?我们从哪些现象可以了解说有意根的存在?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譬如说,早上起来你在煮开水;开水还没煮完,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这一通电话很重要,你必须赶快出门去处理。结果因为这件事情太重要了,所以你就忘了你在瓦斯炉上还在煮开水。等到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想起:早上还在煮开水,我瓦斯还没关啊!这时候你就要开始评估了:到底去关瓦斯重要呢,还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如来藏祂没有要干涉一切有情自己的决定,祂让你的七转识心自己决定说,你觉得怎么样比较好,你就自己决定好了;你的六识心里面的意识聪明又伶俐,你的第七识心末那-就是意根,最后遵从这个意识心的决定,作了最后决定,最后这个决定就造这样的业来继续辗转、流转了。因此如来藏就让这个果报这么现起。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法界,就是拥有这样的实理。对于世间善恶,佛法解释 三摩地

2018-07-23

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二篇】略说二乘菩提第一章声闻菩提第一节声闻菩提概说第二节略说四圣谛第一目苦圣谛第二目苦集圣谛第三目苦灭圣谛第四目苦灭道圣谛第三节略说八正道第一目世间八正道第二目出世间八正道第四节声闻菩提之内涵第一目五蕴概说第一款色蕴第二款受蕴第三款想蕴第四款行蕴第五款识蕴第六款非五蕴所摄的意根第二目略说十二处第三目略说十八界第四目现行熏种子,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