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我们身体上可见到的五色根器官,称为扶尘根,有接触外五尘的作用;五色根的胜义根是头脑,透过神经传导、接受外五尘讯息而使如来藏及意根能藉它变生内相分六尘的作用。有了五色根、意根及内相分的六尘相彼此相触,而由如来藏出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生起分别、判断、分析、领纳,即是识蕴六转识。识蕴是心法,受、想、 admin

2018-08-07

就是说意根这个一念无明会转为智慧,无始无明也会转为智慧。那么身口意三业清净了,要生极乐世界就容易了。如果心不清净,十万亿佛土非常遥远。如果心地清净、口业清净,还有身行清净,那么西方不远,就在眼前,一念就到了。所以我们说求生极乐世界,修净业三福容易往生。07念佛还有一个很殊胜的现世得利的法,那就是说:做了五逆重罪,也能凭借过去生所种善因,临命终时遇善知 admin

2018-08-04

如此一说之后,那就会有人这么想:“难道八识心王中,殊胜的意根及如来藏都没辨法完成佛法的修行吗?”那我们就来探讨看看!首先我们先来探讨意根。我们知道了别六尘境界,除了五遍行心所法以外,还需要与五别境心所法有相应,才能清楚了知六尘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五个别境心所有法各有祂们不同的功能存在,需要同时与祂们相应,才能完成对六尘诸法的了知与了别; admin

2018-08-04

在大乘法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著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开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就是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就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 admin

2018-08-04

因为有情死后,十八界只剩意根不灭,而意根末那识并不是能执持业种的心,必须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种,往生来世而受报现行。这种阿赖耶识集藏一切法种不灭、遇缘现起的现象就是赖耶缘起;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持种,众生就没有持种心,则业感缘起必不能实现,那么一切人应该都只有一生,而没有过去生,也没有未来生,死了之后就成为断灭。也就是说,赖耶缘起就是一切法的缘起,离开阿 admin

2018-08-04

因为第七识的意根末那识,是由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意根为何由阿赖耶识中出生呢?那是因为无明!阿赖耶识中执持了意根与意识的无明种子,导致意根始终执著自我的永续存在,不肯灭失掉自己,就因为这无明的种子作为出生的助缘。当有情众生舍寿的时候,就会促使阿赖耶识产生一个中阴身出来,所以上一世的肉身死了,意识不再能借著上一世的身体而现起的时候,意根和意识就会借著阿赖 admin

2018-08-04

且道:正恁么时,真实人作么生履践?还相委悉么?】(宏智禅师《崇福禅院语录》)〔注:无余涅盘中,无十八界存在──五色根、意根心、六识心、六尘界都已灭尽。〕语译如下:【只如舍寿入涅盘之时,四大之身坏了,五蕴也都空尽了,眼等五色根及意根心都如同被塞住而昏暗无知了,眼耳鼻舌身意识及第七识意根也都舍掉了,这时一生所作的种种方便善巧都无法做什么了,一生所学得的 admin

2018-08-01

若是证悟之人,所悟必定完全同于佛说;若是所悟不依佛智、异于经中佛所说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者,皆属错悟之人;若所悟之如来藏不是佛所说的阿赖耶识心体者,皆是错悟之人;所悟必定不是真心如来藏故,必堕意识心之种种变相中,或同堕意根与意识之综合心相中,当知皆是错会宗门正法之凡夫见解。复次不只禅宗诸师如是言,乃至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中更明白的开示见道是证解阿赖耶 admin

2018-08-01

若谓此缘名色之识是末那识,非如来藏,则应一切有情皆无意识;意识由意根触法尘而生故,佛说意根是末那识故(大脑是眼耳鼻舌身五胜义根之集合体)。若无末那即无意根,若无意根即无意识。然一切有情皆有意识,故末那是意根,住于脑部,触大脑五胜义根之五尘境诸法,而由如来藏生意识。末那即是意根,六根所摄,当知非是自在心,由如来藏所生;非有形色,故名为识。是故五蕴名色 三摩地

2018-08-01

在受精卵位时,尚不具五根,六识就不现前,因此当时的名、色当中,仅有受精卵、意根及如来藏。直到受精卵发育到四、五个月以后,五根方始具足基本的功能(可从医学报导得知),连同最先的意根在内,六根就具足了。因为六根具足的关系,就能接触外五尘;因能够接触外五尘,如来藏就能变生内六尘,就能生眼等六识现行,具足十八界,因此才能在人间运作及受用。此外,《佛地经论》 三摩地

2018-08-01

当阿赖耶识继续舍身到心脏处时,由下往上而舍的过程,也到了心脏处的时候,意根便随同阿赖耶识从心脏处离开色身;而阿赖耶识完全离开的前一刹那,冷触已经遍满全身,但舍离头部的后段时间中,意识已经不在了,已无意识心能触知全身的遍冷。另外一种死亡的过程,是属于造善业及断我见,或证得本识眞如的修行人。冷触的位置恰好相反,是从脚底开始舍身,而从脚底首先生起冷触,然 三摩地

2018-07-31

因为他们找不到甚深微妙的如来藏,因此总是把意根、法尘为缘,而由如来藏所生,具生灭性的意识,当作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我,因此落入常见之中。另外有一部分人,则是认为生命就只有一世,在今生结束的时候就断灭了,而成为断见论者。但是如来所开示的正法,却不是这样子说的,如来所说的有我,是说如来藏我是真实存在而不生不灭的;至于所说的无我,则是说这个如来藏是无我性的, 三摩地

2018-07-23

不久过后,在一位年轻的点传师家中发现平实导师所著的《心经密意》(注一),当时觉得好奇,就翻开来看看里面写些什么密意?结果翻开没几页,就觉得这位居士的口气不同于一般的学佛者,当时就暂时耐著性子继续读下去,此时惊人的字眼又再度浮现眼前:“离见闻觉知”!这下又着实吓了一跳,难道自己以前所学的都错了吗?头脑开始一阵晕眩,等回过神来,决定要弄清楚到 admin

2018-07-23

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方有无色界有情;然意识于此四天已极微细,名为意识细心,乃至非非想天意识名为极细心,要皆不离第七识意根。若离第七识意根,意识不得现起,意识要依意根触无色界天境界法尘、而后能起故,以意根为根故。意根非自在心,不能持无色界天业种(异熟种),要依第八识阿赖耶方能现行运作故(此理详见平实居士所著《 三摩地

2018-07-23

意根携着第八识来投胎,第八识就可以执持受精卵;也因为第八识有大种性自性,祂可以接触物质、摄取物质而长养这个五根身,有了五根身及意根之后就有六根了。由于众生的需要,所以就由共业有情的第八识变现了山河大地器世间的外五尘,再由五根接触外五尘而由第八识变现内六尘,有了六根与六尘相接触的结果,识阴六识就出现了。识阴当中的意识,祂能够分别万法,所以就有万法的出 三摩地

2018-07-23

(《增一阿含经》卷9)也就是说,不管是粗意识、细意识,祂们都是藉意根、法尘相接触而(从第八识中)出生的法(被生的意识心无法出生别的心)。同样的道理,也有八识论主张第七识、第八识为意识细心、极细心,你就知道他的说法也是错了。另外也有人讲,第七识与第八识摄归于意识细心,那你也知道这种说法错了(因为都落入有生有灭的识阴中了)。 (原标题:八个兄弟共一 三摩地

2018-07-23

】---《入楞伽经》卷8由经典可知,人总共有八个识:眼、耳、鼻、舌、身五识,意识,意根,阿赖耶识。前六识当中的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识,祂分别色、声、香、味、触尘;也就是说,前五识对现行的境界加以分别,祂本身是虚妄法。接下来谈意识,意识的体性是审而非恒,祂有归纳、分析、整理的体性;可是,祂却是藉意根、法尘而出生的法,所以是生灭法。祂有两类,第一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说意识心的本身不是常住的,可是无知的众生却要执着离念的意识心为不生不灭,因为认为祂离开了贪瞋痴就是常;可是即使是他们真的离开了贪瞋痴,依旧是依于意根、法尘为缘而有的法,所以不是常住法。这样子非常计常就是常倒。意识觉知心虽然会与快乐的法相应,但也是会与痛苦相应的心;外道们妄想淫乐遍身的四喜而认为是最大的快乐,不知道仍旧是苦中作乐,仍然是会失去的乐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些功德,没有能力可以成就静虑的功德,所以需要修学制心一处的功夫!制心一处的功夫,我们所修学的是平实导师运用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佛门里面的忆佛念佛,也就是无相念佛的方法;搭配了拜佛的方便,从拜佛中来定力!忆佛拜佛中的方法,是直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的散乱以及攀缘!的过程里面,让自己能够摄心,安住于清净的忆佛的念,来对治意 三摩地

2018-07-23

当他去投胎的时候,就等于是接续着这一世的果报,这个中阴身在投胎的时候,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就会毁坏掉,由这个如来藏以及这个意根,带着所造作的业种然后投胎。入胎以后,依照这个业种,以及看他的有缘父母的因缘,来成就这一世的五阴身。所以相似的意思就是说:还是一样由同一个如来藏,来出生不同的五阴,但是因为不一样,所以不能说相同,所以叫相似。而没有间断,是没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