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么,当如来藏全部处在中阴身时,意根也就同时存在中阴身里了,那时意识觉知心就会在中阴身里出生了!而中阴身以香为食,类似人间,所以中阴身阶段同样会有八个识。因此说,中阴身仍然有意识能够了别,只是不像在人间那么伶俐而已;所以中阴身身上仍然与在世时雷同,类似我们活着的时候有六、七、八识一样,这是大略的说明。因为仍然有六、七、八识,所以能看见下一世有缘的父 admin

2019-07-18

摘录自《远惑趣道第二辑》◎老师说死亡乃是意根观察色身坏掉而决定舍报,可见死亡乃是由意根决定的,例如《起信论讲记》第二辑的164、177页及《正觉电子报》第13期的14页中所说。但在《真实如来藏》第84页,则又说:“末那既能持身,复能做主,则必不使自己所有之色身老死,然色身终究不遂末那所愿,仍向老死演化。”也就是说意根能做主,但不能持种,意根不想老死却 admin

2019-06-19

此心是有情众生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证得这个无形无相人人本有的真实心,便能如实了知此心不是妄想、分别、思惟、觉观的心,不是能听能知的心,也不是一念不生时还能观照分别的心;而且能够时时刻刻观照此心,确定此心是真实不灭的本来面目,也是《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也能够现观此心藉缘能生万法,与蕴处界及一切万法非一非异,现前领受阿赖耶 admin

2019-06-19

讲完了五根了,那接下来,刚刚讲十二处里面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五根之后我们再来讲意根意根各位可能难以理解,各位所知道的是意识,意根很明显就是意识生起跟运作的依靠。但是各位很难去了解说:那意根到底在哪里呀?如果谈到五根,五根的浮尘根你是很容易看得见的;但是五根的胜义根呢,你虽然看不见,但是现在医学很发达,我刚刚这样讲,你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意根是心,我 admin

2019-06-19

 二地满心菩萨所悟的佛性境界,能改变自己的内相分;是因为他证得犹如光影的现观,是观察自己的意根和识阴六识都是自己的如来藏变化而出生的;当自己的七转识本质开始变化时,自己的如来藏所变生出来的内相分就会跟著改变;当二地菩萨修到满心位时证得这种现观,就知道要如何改变他自己的种子,所以内相分就跟著改变了,这种现观称为犹如光影。乃至三地住地心菩萨能改变别 admin

2019-05-01

为什么说一切众生由于一念无明我见、我执的熏习,便会受无量的身心大苦呢?这是因为一念无明既然是由我见和我执所产生的,众生就会不断地执著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我和处处作主的意根我;由于错认这两个“我”真实不坏的关系,就会使得众生产生以我为中心的我见、我执以及我所的私心。意识我和意根我都是十八界中的法,在无余涅槃时,这些都是会灭的,意识我甚至是夜夜 admin

2019-04-24

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甫灭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已,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阴界入我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谓住于其境界中,不知其妄,执之不舍,故名住地。四住地之首者,乃见一处住地,谓 admin

2019-04-24

意即修学禅定之人,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还有离念灵知存在,所以还有受想行识存在不灭,这受想行识就是未悟者所说的心——能知的离念灵知心,以及能作主的意根心,这两个心还在,就是「三界有」,这也是三界中的有,因为离念灵知只能在三界中存在,并且要依意根才能在三界中存在。修行人如果已经没有欲爱、 admin

2019-04-24

因为无明的缘故,才会使得七转识不甘寂寞,不愿舍离六尘;死了以后又怕成为断灭,所以一直想要保持眼、耳、鼻、舌、身、意等六个心存在,所以意根又使得入胎识如来藏把中阴身生起来。中阴身只有七天的寿命,所以中阴身死坏了以后,意识与意根怕断灭,怕无觉无知,所以就得要再去投胎取得人身,因此就又藉着中阴身去投胎去了。因为无明的关系,使得意根带着阿赖耶识不断的去受生 admin

2019-04-24

而我见与我执无明为什么在大乘法中会被称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就是在未断除一念无明烦恼之前,必定是一念才刚刚灭了,次念又生起,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之后,住在等至的境界之中,忽然一念我见或我执的烦恼生起,由于这一念心动,就会让意根、意识不能永远灭除,以致不能入住无余涅槃的真正无我境界中;这样一念又一念继续不断的生起,导致蕴处界我不能 admin

2019-04-24

有些人会问说:“是不是睡着无梦以后,或者是证得无想定以后,或是众生在昏迷,甚至在死亡的时候,这时众生的六识见闻觉知心就不见了,这时候是不是众生就跟四种烦恼不相应呢?”其实不然!虽然众生的六识见闻觉知心在睡着无梦当中,在无想定当中,在昏迷甚至死亡当中不再现起了,可是众生仍然有一个第七识──末那识,就是这个意根的心,仍然是恒审思量,因为这一个 admin

2019-04-24

另外,众生也是因为这一念无明而生起中阴身,众生在死亡的时候,意根跟如来藏就是因为这一念无明而变现出中阴身,使众生在未来世投胎的过程里面有一个中途站──中阴身,所以这个中阴身也是因为这一念而现起的。那另外众生之所以会去投胎,也就是说在中阴身的阶段看到未来世有缘的父母,这时候就是因为这一念无明而起了颠倒想;因为起了颠倒想,所以去入胎、去投胎,所以投胎也 admin

2019-04-24

在这段经文中,显示出意根和意识就像眼根和眼识一样,都是根与识同时存在,并且共同现行运作,如果不能对十八界真实了知,那么就不是有智慧的人。由于十八界法的假和,成就欲界人类的五阴身心;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具足十八界法,才能说是正常人,如果身上少了一界、二界乃至多界,那么就是有缺陷了。我们先来介绍十八界中的六根,六根函盖色根与心根二种,也就是有色根与无色 admin

2019-04-24

有关六识的生起,在四阿含诸经中常常开示说:“眼根、色尘为缘,生眼识;乃至意根、法尘为缘,生意识。”甚至说:“诸所有意识,一切粗细意识,都是意根、法尘为缘生。”譬如《杂阿含经》卷9,佛告诉比丘说: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 admin

2019-04-24

六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意根是心,是无色根,不是有形色的实物形体。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六根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五色根,又叫扶尘根,大脑是胜义根;意根是心,住于脑部,不是有色根。有的人以为意根是大脑,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的 admin

2019-04-24

目  录前言一、五蕴(一)色藴(二)识蕴(三)受藴(四)想藴(五)行藴二、十八界(一)六根(二)六尘(三)六识三、五蕴十八界的虚妄及苦患(一)色蕴无常(二)识蕴无常(三)受蕴无常(四)想蕴无常(五)行蕴无常(六)十八界虚妄四、五蕴十八界空相的证入(一)前方便(二)修声闻禅(三)思维四食(四)明心与见性——参禅五、五蕴十八界皆依阿赖 admin

2019-04-24

所以说,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这个外五尘进入了五根当中;但是还有个意根,也就是祂接触了五尘上面的法尘,这个祂接收了。但是,纯就外六入,你仍然看不见,无法接触到六尘,因为我们还有个胜义根必须完好。也就是说,当外六入进来以后,接下来是什么?因为它就变成讯号,所以才有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还有身入,还有意入;这内六入其实是在胜义根的位置发生。既 admin

2019-04-24

再来,意根就是末那,末那归于六根里面的一根。再来前六识,前六识广义的十二处里面的意处里面,祂是归于意处。所以表示说,这八个识都不属于法处。那心王以外,接下来是五十一个心所有法,那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就归在法处当中。或许有人会问,说: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它是心,它能分别外境啊!你为什么会把它归在法处呢?我们来看看,这五十一个心所法是意识相应 admin

2019-04-24

诸位贤者!若有内眼处不毁坏的状况下,外色便会被光明所照耀,意根心中就会有想要见到色尘的念头出现,眼识就能出生了。诸位贤者!内眼处——眼的胜义根,及色、眼识能够了知外面的色尘。诸位贤者!内眼处及色、眼识能够了知外面的色尘是属于色阴。如果因为见到色尘而有了“觉受”,这就是觉阴、受阴。如果有了“想”——对五尘境界的 admin

2019-04-24

由此可知,色阴的五色根及五尘等法,都是因为入胎识进入母胎以后——这个入胎识不是意识,意识不能入胎,在入胎时就消失了;也不是意根意根虽能入胎,但没有大种性自性,所以无法摄取四大来制造色身;——这个入胎识凭借祂独有的,不共前七识的大种性自性,才能执取受精卵物质而能安住于母胎之中,再摄取母体所供应的血液中的四大来聚合,才能依照业种而 admin

2019-04-2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