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增壹阿含经》卷28)这里所说的识阴共有六个识,因为色阴中只说了五色根,而六根中的心根(也就是意根),是识阴出生所依赖的助缘,并未含摄在识阴中,所以此处所说的识阴正是六识心。识阴六个识能熏习诸法,当然是能熏的心,但是因为意根有普遍计度而执着的心性,而意识不可能独立于意根之外作任何熏习,只能在意根的掌控下作,所以能熏的心,当然是识阴六识与第七识意根 | admin 2020-02-18 |
![]() |
在三乘菩提修行过程中,如来藏是证悟、转依、开发的目标,意根是修除杂染不平等的目标,而意识则为能否成就这两种修行成果的关键。若我们误以识阴是常住且真实不灭的法,则一定无法取证解脱果,更无法成就大乘佛菩提道的修学;因此对识阴如实了知,并确认识阴的虚妄无常性,对修学解脱道及大乘菩提道的人而言,就变得很重要了。如何是对识阴的如实了知?除了对识阴的内涵确实了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像这样子,缘于耳鼻舌身而生识,缘于意根与法尘而生意识,然后生大苦蕴集,这就是名色之集,是受、想、行、识的蕴集,就是苦的蕴集呀!在《杂阿含经》里面世尊说到:【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12)在这一段经文,世尊回忆起祂自己过去世的观行,在 | admin 2020-02-18 |
![]() |
那外六入与内六入有何差别呢?外六入指的是由五扶尘根与意根缘于外六尘的现象,而内六入则是指如来藏变现之六尘内相分,此六尘内相分被六识心所缘的阶段,因此两者是有明显的差异。了解有外六入与内六入之后,这里很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识阴六识所取的是自心所现的六尘内相分,而非外六尘相分。因为这样的缘故,就引生出一个很重要的知见,也就是说,既然能取之识阴六识所取的 | admin 2020-02-18 |
![]() |
这就像意根一样,我们的意识会反观自己,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而意根不会反观自己;意根虽然不会反观自己,但是却会下决定。您到水果店买水果,知道什么水果最好吃,这就是靠意识伶俐地分别;但最后决定要买这一颗,那就是意根在下决定。可是一般人不知道有意根,还以为是意识在作决定呢,所以佛法对心的了知是非常细腻的。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不是手机、飞机,而是我们的心。我 | admin 2020-02-18 |
![]() |
沙悟净这个角色,就好像第七识的意根末那识,随时贪爱执着我自己,以及我所拥有的东西,每一刹那都死抱着,一刻都不肯放掉;那龙马又是什么角色呢?龙马的功能是一个交通工具,它载着唐三藏到西方去取经。龙马在八识心王中的角色,是有情众生的物质身体,在欲界中没有这个物质的身体当作交通工具,光有八识心王,这个众生还真的什么地方都不能去。最后我们说到唐三藏这个角色,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这一位出家人不能够了解身见、我见的内容,不能够努力朝向断除我见的方向修行;也教导众生应该要远离我见、身见,反而倒过来住于我见、成就身见,认为五蕴十八界中真实有我,执意根或意识心的一分为真实我,那么佛陀规定得很清楚,这个人根本就不算是佛门中的出家人,是为贼住,是为外道混入佛门中的假出家人。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情执而随顺这样的假出家人,那么就一定无法 | admin 2020-02-18 |
![]() |
意根为何是一切法现行之动力?43.法身、报身、化身即识理、识智、识化之义为何?44.第八识与七转识之取受性有何不同?45.为何大乘缘起正理,深妙离言语,因果等说皆假施设?46.为何中道是无漏真智的异名?47.众生对内异熟果有迷,对外增上果有愚之义为何?48.一切法性离言说,为何言说知一切法?49.为何有心外回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50.定异熟业、不定异熟业与思有何关系? | admin 2020-02-18 |
![]() |
那六处是什么?六处就是你的五根,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然后加上意根;这六根都是因为这个“识”去统合地、水、火、风、空,才有这个六处的出现;所以在你还没出生以前,就有个第八识,那这个第八识就是如来藏。为什么第八识是如来藏呢,我们后面再来说明。我们先来说,有人说,这个六界的地水火风空识,这个“识”就是六识,有人就提出这样 | admin 2020-02-18 |
![]() |
阿赖耶识是因为祂有阿赖耶性,那什么是阿赖耶性?阿赖耶性就是祂第八识有能藏、所藏的体性,意根有我爱执藏的体性,所以这三个加起来就叫作阿赖耶性。那么什么叫能藏?能藏就是因为意根有无明,因为有无明所以造作善恶业,第八识能够把意根所造作的善恶业的种子藏起来,藏在第八识里面,所以祂有能藏、所藏。再来说意根有我爱执藏,因为意根祂有无明,所以祂把第八识当成是祂的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入了无余涅槃,那么十八界法都灭尽了,所以无人、无我,更无我所;意根断了,五根断了,六尘断了,六识也断了,那么这个时候余苦灭尽,就叫作无余涅槃。二乘涅槃为什么说是修来的呢?而二乘涅槃又为什么能够被大乘法支持,而可以变成不是修来的呢?那是因为二乘涅槃是要断烦恼,所要断的烦恼就是断我见和断我执。也就是说,要断除掉误认五阴为真实我、为常住法的这个错误的 | admin 2020-02-18 |
![]() |
而常常熏闻正法,除了有利于义理的深入思维与领纳,也有助于转变意根,让意根能够真正接受这些法,而开始转变自己的身、口、意行。经由上面的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了解持戒后之多闻、布施,让佛子有机会能够解脱,因此能够引生更广大的积功累德之行而能庄严菩提。而菩萨即使在证悟之后,也都要继续依靠多闻来熏习悟后起修之道,乃至修学唯识种智妙法,都是需要依靠多闻才能够成 | admin 2020-02-18 |
![]() |
)-----真假开悟第二章第1~2节◎〈真假开悟3〉说:“滤过性病毒虽然没有记忆,没有爱憎,似非有情;但那是因为果报而使它们无法产生记忆,似乎无爱憎,似非有情,其实仍然是有情众生类”,可是滤过性病毒是很低等的生物,有些生物学家甚至认为滤过性病毒不是生物;为什么低等的生物是有情,而高等的植物却不是有情?如果滤过性病毒是有情众生,它们是属于哪一种种性 | admin 2020-02-11 |
![]() |
因为照见真如、自性弥陀,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色身和受想行识,就会发现识阴的七识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全部都是虚妄,有念的觉知心如幻,离念的灵知心也一样虚幻不实;六根中的五色根虚妄不实,最后的意根无色根——恒审思量的末那识,也一样虚妄不实;六识六根都虚妄不实,六尘就更加虚妄不实了,七住菩萨因此而确认自己虚妄—& | admin 2019-11-03 |
![]() |
最近有人在网络流传《关于意根的体性》一文,以此证明该文作者是位开悟明心的法师。末学一读文章前面几段,就发现极多的错误,且通篇文章充满似是而非的说法。但是一位真实证悟的菩萨绝对不会犯下那种错误,因为有些法义对于一般未实证者而言是“似是而非”,对于实证者而言,却是极大的落差。例如文中说:“如果不攀缘,意根就不会再作意,那么在这个色尘上就 | admin 2019-09-13 |
![]() |
有人问:萧导师三地菩萨的证量,就不能用宿命通查一查吗?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他捐款不少,年纪又大,表现非常虔诚,萧老师很单纯,非常相信他,没想用神通查他,2萧导师的神通一般,因为没时间修定,定力只到二禅还不到四禅,3意根直接体会对方心里的方法,跟自己的功力和对方的状态有关,有时候体会不出来,就像测谎仪有时候也搞不定会控制感情的间谍。4也可能是惟 | admin 2019-09-09 |
![]() |
雾峰无雾(第二辑)——救护佛子向正道 【作者】游宗明老师【出版日期】2019年10月【书号】978-986-98038-2-3【开本】329页【定价】250台币/辑 【目录】 自序序○一 一略论释印顺“生灭即是寂灭”1 二略谈释印顺之“一切法空”与“一切法空性”17 三略论释印顺说“三法印”就是“一切法空 | admin 2019-09-06 |
![]() |
为什么入有十二种?这就牵涉到境界受以及受阴的受,这就要分成两个层面来说:第一个层面要从意根和阿赖耶识去领受外境界来说,然后第二个层面才能谈得到识阴六识对六尘的领受。对一般人来说,领受六尘境界就是这六种入,领受了以后若是顺心受,就有快乐的觉受;若是违心之境界受,就有不喜欢的觉受叫作苦受;如果是不顺心也不违心的平常境界,那就叫作不苦不乐受,这是从 | admin 2019-09-02 |
![]() |
释摩诃衍所“悟”的意识,正是如此堕于三际之念者,受到五根与五尘之拘束,受到意根作意之拘束,受到我见之拘束,受到欲心所、胜解心所、念心所、定心所与慧心所之拘束,时时念念皆见一切相,故无法任运不拘,不是黄檗禅师所说本来解脱之心。 释摩诃衍以住于无思无观、不思惟之境界的意识为本来自在的解脱者,绝对不能通过百丈、黄檗等当代真悟禅师之检验,更通 | admin 2019-07-29 |
![]() |
因为他们找不到甚深微妙的如来藏,因此总是把意根、法尘为缘,而由如来藏所生,具生灭性的意识,当作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我,因此落入常见之中。另外有一部分人,则是认为生命就只有一世,在今生结束的时候就断灭了,而成为断见论者。但是如来所开示的正法,却不是这样子说的,如来所说的有我,是说如来藏我是真实存在而不生不灭的;至于所说的无我,则是说这个如来藏是无我性的, | admin 2019-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