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但是,那还是有第七识意根存在,还是可以了别法尘的大变动,仍然不是究竟寂静。唯有无余涅槃境界才是究竟寂灭,五蕴十八界统统灭尽,只有如来自存在,没有见闻觉知的我,也没有能作主的我,也没有六尘境界,统统都没有。就像《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卷1所说:庄严绝能所,无我亦无人。意思是说,无余涅槃真正是无我亦无人的境界,究竟寂灭;但不是断灭空,有本际如来自存在。所 | admin 2020-08-28 |
|
而且世间睡眠这个法相的定义必须要作修改,因为眠熟后仍有意根存在,而意根即是意识,意识存在时必定有别境五心所,所以一定是清楚了了的,所以眠熟后应该仍然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正在睡觉,因此睡眠的定义必须重新界定。不但眠熟时如此,在闷绝位、无想天中、正死位、初住胎位、无想定中、灭尽定中,也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么这些法相都应该重新定义。[2]但是有实相 | admin 2020-06-08 |
|
至于只有意根存在时的意行,虽然《阿含经》中并没有明说,但是从灭尽定只是灭除意根的一部分心行,而入无余涅槃则必须将五阴、十八界全部灭尽(也就是连意根也要灭尽)来看,显然只要意根还存在就不是涅槃,就一定还有行阴没有灭尽,所以说意根的行也是行阴所摄,虽然已经不是识阴所显现的粗细意行阴了,但是仍应归纳在行阴的意行之中。也就是说,只要还有第七识意根存在,那就 | admin 2020-02-18 |
|
因为眠熟后仍有意根存在,而意根即是意识,意识存在时必定有别境五心所,所以一定是清楚了了的,所以眠熟后应该仍然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正在睡觉,因此睡眠的定义必须重新界定。不但眠熟时如此,在闷绝位、无想天中、正死位、初住胎位、无想定中、灭尽定中,也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么这些法相都应该重新定义。但是现见事实并不是如此,所以尊者大拘絺罗说意根依寿而住 | admin 2020-02-18 |
|
而且世间睡眠这个法相的定义必须要作修改,因为眠熟后仍有意根存在,而意根即是意识,意识存在时必定有别境五心所,所以一定是清楚了了的,所以眠熟后应该仍然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正在睡觉,因此睡眠的定义必须重新界定。不但眠熟时如此,在闷绝位、无想天中、正死位、初住胎位、无想定中、灭尽定中,也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么这些法相都应该重新定义。[2]但是有实相 | admin 2020-02-18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是故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色蕴存在,没有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存在;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存在;没有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存在;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存在。佛已经开示: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存在,当然是极寂静没有 | admin 2020-02-18 |
|
因此这位已入无余依涅槃的定性声闻阿罗汉,以后就再也不会有意识觉知心的我,也不会有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意根存在,也就永远不会在这三界中出现了,这个就是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的境界。无余依涅槃是依什么而建立的呢?无论是真如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等等,都是依于自心如来藏的涅槃性而建立的。七转识的我见、我执、我所的贪着等,就会造成众生的生死轮回;在 | admin 2020-02-18 |
|
经由这样了解意根是从如来藏中生起的,意根如果没有生起,五色根就无法生起;所以入母胎以后中阴身消失了,但消失以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如来藏以及意根存在;而如来藏是一个被动的心,祂不会想要怎么样,也不会故意不想怎么样,祂是随缘任运,因此祂不会主动要造作什么,是由意根想要重新再取得人身─取得人类五阴─的作意,如来藏才会执取受精卵而继续制造这个色身。&n | admin 2019-09-02 |
|
而且世间睡眠这个法相的定义必须要作修改,因为眠熟后仍有意根存在,而意根即是意识,意识存在时必定有别境五心所,所以一定是清楚了了的,所以眠熟后应该仍然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正在睡觉,因此睡眠的定义必须重新界定。不但眠熟时如此,在闷绝位、无想天中、正死位、初住胎位、无想定中、灭尽定中,也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么这些法相都应该重新定义。[2]但是有实相 | admin 2018-12-27 |
|
声闻缘觉所有的精进为什么不是波罗蜜?他们明明已经解脱,为什么不是波罗蜜呢?为什么不是到彼岸?声闻与缘觉断我执了,能取无余涅槃了,却还是到彼岸;因为他们入涅槃时,七转识已经灭了,没有觉知心与意根存在了,能有谁可以到解脱的彼岸?没有圣人也没有彼岸可以到。而开悟的人在可以住在如来藏的境界中,如来藏的境界就会很清楚,他可以现前观照到自己的如来藏无生也无死, | 三摩地 2018-07-23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是故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色蕴存在,没有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存在;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存在;没有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存在;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存在。”佛已经开示: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是故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色蕴存在,没有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存在;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存在;没有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存在;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存在。佛已经开示: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存在,当然是极寂静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由以上的说明可以证明,于证真如之前,必须先修四加行,才能在心中完全相信另有第八识如来藏恒存而非单有识阴六识与意根存在,因此愿意求证之,实证而不退转以后才是进住于真见道位中。关于四加行的如实观修,会有四个结果:煖、顶、忍、世第一法。今依《成唯识论》略加说明,借以建立学人之正知见,方免混淆:次,加行位其相云何?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相反的,如果没有意根,那众生也成不了佛;菩萨在证悟之后,发起无尽之受生愿,故意保留一分我执不断,生生世世留惑润生,自度度他直到成佛,都要有意根存在才行。又因为意根能随缘任运,执取过去所造作的一切善恶业及无记业之习气,存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意根又像是一个垃圾收集者,不论是什么东西祂都要收到如来藏中;即使意识故意想要把恶业种子给丢掉,也都无法作到,因而使 | admin 2018-07-21 |
|
因说涅盘位真实而有,必至无生无灭,以「非十八界法」,以「真实常住」,以「恒常」,如是多义,乃至涅盘本义,即是「不生」为「涅」,「不灭」为「盘」,所以「不生不灭」称之为「涅盘」;既然如来宣说,阿罗汉可证「有余涅盘」,所以依此方便说,而知如来为欲启发后来菩萨乘,而说涅盘,既然生前可证,殁后可证,生死之中,涅盘本自不生不灭,所以涅盘当是可求可证,于生死轮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