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像妈妈心肠这么好,也是可以帮助很多人的!」母亲一愣,这……超出剧情了!有点腼腆,她嘟囔着说:「我哪有帮过谁?」有啊!妈妈!您曾经说过,只是我都漫不经心,甚至不让您说啊!我惭愧的在心里低呼着!跳出了既有的框框,就不必刻意配合「韩剧时间」才能见面了,不再是被动的响应母亲的牢騒,而是主动的、快乐的和她一起讨论:「当初为什么要帮他(她)? 三摩地

2018-07-23

(原标题:骄慢与惭愧 三摩地

2018-07-23

把恶法除掉以后,一定要有善法来代替嘛!不能只是革除人家的旧命,你要有更好的新命还给人家,这才能叫作啊!同样的道理,破坏以后一定得要有建设,你把坏的法破坏掉了,得要接着有好的法建设起来,所以惭愧与悔过以后,接着就一定要有生长善根的方便法教导众生。如何生长善根呢?于三宝所起爱敬心,于三宝上面应当要生起爱敬之心。譬如在街上行走时,往往有学佛人见了比丘、比 三摩地

2018-07-23

有幸追随老师学习的这些日子,真的才体会佛法深如海,学然后知不足的惭愧。把忏悔作为日常定课外,实想不出如何回馈佛恩及师恩的方法,因此浅陋的文字组合,如能称之为供养的话,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在生命道上受苦的众生,早日得闻。衷心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摄受正觉讲堂师生们!(原标题:如何加强看话头锻炼动夫) 三摩地

2018-07-23

惭愧佛XXX忏悔:自无始劫来,贪(五欲之中以色、名更甚)嗔痴习气深重,烦恼连连,苦痛重重,障碍修行,障碍解脱,故于今日,汇集导师和亲教师法宝中关于习气知见之开示,以反复熏习,心得决定,愿早除性障】【惭愧佛XXX发愿:无论娑婆世间多么险恶,对三宝信心永不减退,愿生生世世在此娑婆,皈依三宝,修习正法,护持正法,修除性障,道业猛进,自度度他!】【惭愧佛XXX祈 三摩地

2018-07-23

但到底是有誓言在先﹐歇下来之后﹐马上就会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又上座﹐但这后一次重新上座比起先前来﹐明显地有些应付的成份﹐自然效果也差些。由此我得出一条经验﹕用功得坚持定课﹐最好是雷打不动。不能有间断。偶尔因客观条件不可避免地中止了也应及时忏悔﹐不能心存理所当然之念﹐要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道心之退失﹐往往因子一念之松动。那么﹐当逆缘来临﹐或者说疾病缠 三摩地

2018-07-23

虚云老和尚开示一、菩萨诸位居士:今天邀晚学来参加贵会讲演佛法和各位见面,心灵上感觉到非常欢喜,虽然如是,一方面反省个人,惭愧万分!现在所讲题目怎样学菩萨道?内容含义至深广博,可以说包括大乘佛教三藏十二部经了,若果不信,我把这题目讲过之后,诸位翻开经律论一看,方知都不出这个题中的意旨,如大品般若经等。现今时间很短促,只好择其最精要者,与诸位菩萨谈谈罢 三摩地

2018-07-23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诃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语译:接着说,假使有人喜欢每天酗酒,不是像 三摩地

2018-07-23

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能够生起这惭愧心、恐怖心、厌离心、发菩提心、怨亲平等心、念报佛恩的心、善观罪性本空这七种心的话,那么在佛菩萨形像前至诚忏悔,就可以灭罪除障,可以改往修来、去恶修善;因为这七种心生起以后,都是让众生能够在善根上面长养,而且能真实地让自己能够去除这些罪的根本,能够让自己生起智慧。忏悔罪业这个部分,又有一个观念,也在这里要跟大家解说,也就是说对于罪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忏悔这两个法,必须与惭愧心所相应。如果能够知道自己有惭有愧,那就表示于善净法有善根,因为忏悔、惭愧这些都是善法,忏悔是离不开惭愧这两个善心所的。对于惭愧的部分,我们举一段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的经文来说明。经文中提到耆婆菩萨对于阿阇世王的劝告,当中有引用佛的开示,显示出惭愧、忏悔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经文是这样说的:【耆婆答言:“善哉!善哉 三摩地

2018-07-22

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在一世又一世的学法修道过程之中,只要还有隔阴之迷存在,就难免会误造诸业而自障障他,因此如何在造诸恶业之后,懂得惭愧与忏悔,就是修道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了。譬如佛世时阿阇世王为了篡夺王位,杀害了如法治国的父王,后来身染重病,愧疚、懊恼万分求救于佛。当时有一位大臣,也是佛弟子的耆婆告诉大王说:“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来说,我们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在因地的菩萨所行的菩萨行当中,多有种种的杂染,因此对于自己一些不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偶尔有犯一些过失;但是菩萨于犯了过失之后,能够改往修来的改正,因为他是有惭愧心所生起的原因,菩萨能够生起惭愧心所的善根,因此而发起了忏悔之心。这样透过如法、如理、如戒的忏悔行,来成就七种圣财当中的惭财与愧财的增广。因此,我们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弟子深心悲痛,惭愧至极。无奈业重,不知业因,又道业懈怠,智慧不开;无法经由自己身口意行之观察,了知业习,加以调伏,深自悔责己心。求 佛菩萨念在弟子OOO 诚心受持戒律,修学正法,已建立些许正法知见,已发心护持正法、流通正法、并摄受有缘众生进入正法薰习。藉此因缘,护念弟子与诸冤亲债主,解冤释结,转化恶业为淨业,使有缘众生各自明了自己之业行与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诸罪,今对佛前,皆深惭愧,发露忏悔,不敢覆藏,愿悉除灭,从今以往永不复作,防护当来所有罪咎。”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我等至诚,发真誓愿:‘从今乃至生死后际,于其中间,常愿不逢诸恶知识,亦愿不遇诸恶因缘,设当逢遇愿不随顺,决定不造如前所说诸恶罪业,勿令我等长夜受苦。’唯愿世尊,哀愍摄受我等所发如是誓愿。”尔时,世尊普告一 三摩地

2018-07-22

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大光明,照触我心。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原标题:佛前忏悔偈) 三摩地

2018-07-22

忏悔是善法,让我们生起惭和愧的两个心,有了忏侮这个法,让我们生起惭愧心,所以身心日渐清净。然后还要劝请诸佛常常住在世间,不要离开娑婆世界的众生,请佛常住于三界中大转利益有情。普贤十大愿王中就有这个愿,愿常请诸佛大转,这就是劝请。劝请以后还要随喜,看见诸佛那样利益众生,自己心里面就欢喜;没智慧的人就会忌妒,虽然他不会忌妒佛,但会忌妒当代的所有善知识; 三摩地

2018-07-22

我为往昔创立的现代禅在部分知见上不纯正之一事深感惭愧,特向诸佛菩萨、龙天、十方善知识、善男子、善女人至诚忏悔。我今至心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唯有南无阿弥陀佛是我生命中的依靠。南无阿弥陀佛!李元松顿首二○○三年十月十六日正光案:此文转载自正觉电子报第九期平面版第三十九页,原文系河北省佛教协会《禅》月刊总七十九期第三十一页所载。由于李居士以离念灵知为真心,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来看一下,在《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说道:善男子!有四种僧,何等为四?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什么叫作胜义僧呢?就是佛世尊,或者是诸菩萨摩诃萨众,也就是地上菩萨们;因为祂们的德行尊贵高尚,祂们对于一切法得到了自在。除了佛与地上菩萨之外,还有若独胜觉,也就是缘觉辟支佛,或者是阿罗汉(四果),或者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