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然而在末法时代,供养时要注意这位出家人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因为佛在经中曾开示:出家的僧人可分为四种:胜义僧、世俗僧、哑羊僧以及无惭愧僧。所谓的胜义僧,就是指佛、菩萨、独觉、初果到四果等七种;这七种出家僧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只要是三乘菩提见道的人,都是胜义僧所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谓的世俗僧,是指剃发、著染衣、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本身持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说来惭愧,这段话所描述的,除了没有对年老的父母冷言冷语之外,基本上就是末学的写照,当然自己也因为这样的行为而福报减损。因为在这样行为的背后,有这么一个观点支持着我,那就是认为供养师父的功德,比供养父母的功德要大得多;因为虽然父母生养我身,但师父却是会出生我的法身慧命。虽然供养僧宝功德很大,可是自己确是以这样的功利心来供养僧宝的,所以心不纯正,违背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问题是你的意识与意根要如何做到让佛愿意护念你,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啊!」(平实导师着,《随缘》,佛教正觉同修会,2008年9月初版,页54)佛菩萨的护念和加持 葛格我以前在禅净班的时候,进来三个月时就开始跟大家做义工,那时候一起做义工的很多菩萨们,现在几乎都证悟乃至很多当助教老师了!那这些年来,每次有新的证悟菩萨出现,我都会去跟他们随喜赞叹与结缘一下 | 三摩地 2018-07-23 |
|
」同修们应随时生起感恩善知识之心,生起无法报恩于万一之惭愧心,以有惭有愧之白净法增长自身之信根与信力,以知恩感恩之心消除增上慢之恶业烦恼,期能于异生性障未消除之前,借由修持白净法之功德力,增益于佛菩提道之进分并对治退分。今以正觉电子报初刊之因缘,于此与诸位同行善知识共勉之。阿弥陀佛!——摘自《正觉电子版》创刊号 (原标题:请珍惜值遇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日,同参东屿禅师看见智及禅师终日沉溺于吟诗作赋的样子,便呵斥道:子才若此,不思荷担,乃甘作骚坛奴隶乎?无尽灯偈中所谓‘黄叶飘飘者’,不知作何见解?智及禅师被这一问,舌噤不能答,心中生大惭愧,于是重新回到海云院。从此以后,他的心中就象塞了块石头似的,不得安稳。为了扫荡心中的疑滞,智及禅师于是发心参究,昼夜不息,目不交睫。这样苦苦地用功了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五,七种最上供养:恭敬礼拜、供养、随喜赞叹、惭愧忏悔、劝请、发愿、回向。】请详见这篇:佛说有七种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优婆塞戒经》卷7〈24业品〉: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CBETA,T24,no.1488,p.1070,c9-11)《佛说法集名数经》卷1: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时比丘尼破戒有娠,在悬厕上大小便,堕胎在厕中,除粪人见之,讥嫌骂詈,言:『比丘尼无有惭愧,不修净行,外自称言:我知,如是何有?云何堕胎在厕中,如贼女、不异。』诸比丘白佛,佛言:『比丘尼不应在悬厕上大小便。』彼比丘尼有疑,不敢在水上厕大小便,佛言:『听。』․时难陀比丘尼,至华树下经行处,有贼将去淫弄。彼有疑,以此因缘白佛,佛问言:『难陀,汝觉乐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时我们俩目睹那情景,心里感到很惭愧、很难过。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不吃红薯皮了。事后,我们问他说:『您老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而那些红薯皮好苦啊!您怎么还吃得下去呢?』老和尚叹了一口气,对我们说:『这是粮食啊!只可以吃,不可以蹧蹋呀。』又有一次,江西省宗教事务处处长张建明先生,到山上来探望老和尚。老和尚自己加了几道菜,请他吃午饭。张处长始终是个在家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现在我们回想起来,真是感到惭愧万分。所以说:善知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后人的榜样。老和尚曾经对我们说:他在每年的腊月三十日才剃一次头,三十晚上才洗一次脚。所以在相片上,看到他的头发和胡须都是很长的,就是这个原因。但自从1952年以后,他每两个月、或许有时一个月便剃一次头,洗一次脚。他的眉毛很奇特,在眉尾长了几根长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已长了六、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当你就是觉得自己修行真的很好的时候,那个念头,那个想,你要把它活生生地掐死,你要生起惭愧心,好好地忏悔,自己于出世间法中,这样生起贪染名誉的过失,生起轻慢自得的过失。出世间法的成就,就是不要世间法的恶法为伴,不是因为希求世间的赞誉,而来成就出世间法的。你要把这个爱嗔、毁誉的心,轻轻地丢掉,从这些众生对你的赞叹和诋毁里面走出来;像是自己的五蕴身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时戒日王三次邀请诽谤大乘法的般若毱多前来,他一听论主是玄奘菩萨,又端详了玄奘菩萨的钜论,自知不敌,三次都托词婉拒,最后心生惭愧,遥向曲女城的方向表示臣服,衷心赞叹玄奘菩萨。玄奘菩萨在曲女城的无遮大会上,以真唯识量来立论,阐释了第八识如来藏的正理,并且破斥了一切外道的见解。玄奘菩萨更郑重的声明:只要有人能够更正《制恶见论》任何一个字的义理,玄奘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妻子听到这些话,非常惭愧,内心深自翻腾、感慨自责,于是日夜恳切地念佛。在后天,大家更设了一场宴会,驸马夫婿还是单独去赴宴,公主就在自己的屋内,倍加恳切悲痛地念着佛,而发愿说:如来出世,多所利益!我今罪恶,何以独独不蒙润泽!佛陀感其心至诚,从地踊出!公主一开始见到佛的头发时,敬重欢喜,自己的头发即开始变异,变成了好头发;接下来又见到佛的额头,渐渐地又见到佛的眉目耳鼻口及 | 三摩地 2018-07-23 |
|
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常常会想起他,大都是在心情很烦躁,或者是刚跟别人发生过冲突的时候,每每想起,都惭愧自己的烦恼和嗔怒,都告诉自己要赶紧像他一样调柔起来。再后来因为课程的安排,我们又见面了。同样的,倍感亲切。但很意外,他居然记得我。我满怀着感动和喜悦在心里感恩佛菩萨,除了这种重逢的快乐,最重要的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克制后的快乐。其实我们常常误解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年轻人知道这件事,一开始还自觉惭愧,之后心中却想:我与妻子结婚以来十分恩爱,我对她的贪欲之情非常深重执着;如今她要改嫁与别人产生感情,我怎么受得了?于是生起了恶念,就把妻子带到房中,说要夫妻二人共死一处,然后拿刀先刺死了妻子,再死亡。长者知道了非常伤心,就来觐见释迦世尊禀白此事。世尊就开示说:贪欲、嗔恚世之常病,愚痴无智患害之门,三界五道由此堕渊,展转生死无央数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不离因果,不谈玄妙,依于当时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景况而倡导学人老实念佛,自号常惭愧僧,度化众生无以计数。印光大师以前有眼疾,因为眼疾的关系,所以大师有时几乎都没办法写字读书!但是,也正因为罹患眼疾的缘故让大师更深刻觉悟了身是苦本,于是不让自己受制于这个无常苦的色身,而将它视为学佛修道的道器工具,专心念佛。大师不论是晚上睡觉或是早上起来、又或是写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在一世又一世的学法修道过程之中,只要还有隔阴之迷存在,就难免会误造诸业而自障障他,因此如何在造诸恶业之后,懂得惭愧与忏悔,就是修道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了。譬如佛世时阿阇世王为了篡夺王位,杀害了如法治国的父王,后来身染重病,愧疚、懊恼万分求救于佛。当时有一位大臣,也是佛弟子的耆婆告诉大王说:“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 | 三摩地 2018-07-23 |
|
」剎那间让我觉得很惭愧,我们的防弊多于兴利的观念,钻漏洞的念头竟是文化的一部份。最近帮台积电上课,发现台积电的餐厅跟科学园区的厂商一样,采用外包模式,一样干净整洁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厅没有人帮你打菜,要吃什么一切自己来,发水果的地方贴了一张纸条----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连入口处也很少有人在管,进餐厅自己用识别证刷卡,月底自动从薪水中扣除。一位台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宝积经》卷四十二)这是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该要追求对佛法的正信;要如法受持戒法;要听闻;要对自己无法在道业上增进而沉于五欲海当中,要有惭愧心;也要能够舍离对自己以及三界法的贪爱;并且要追求般若智慧。所以,上面所说的这七种圣财,才是我们学佛人所应该努力追求的。因为这七种圣财,才能够带给我们今生以及未来生的义利以及安乐,并且让我们能够成就无上正等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让巴巴麻麻们感动的话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第22〉中说: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佛陀在经典中说如果有人有很多财物,应该要先供养父母,然后再供养师长、和上、年高德劭的长者、已实证的修行人,还有供给远行或远来之人以及生病的人,并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