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喜欢夸耀自己家人的人,最终会发生丢人、惭愧、丢人现眼的事来平衡你。有些母亲喜欢夸孩子,有些妇女喜欢夸丈夫,夸完了让你抬不起头来。我家孩子可懂事了,今后就用不懂事来平衡你:我家孩子可静了,最后静的大门不出,给你静傻眼了,最终变成让你羞愧之事;我家孩子可活泼了,结果天天不回家,活泼吧,到哪都活泼去。11.爱说极端话的人,这一生容易大起大落。12.爱说狠话的人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可以经由修行及善心忏悔,以惭愧心所法来转轻,因此说善心智慧因缘的力量可以使恶果转轻而提前受报。是什么缘故而说果报已经确定的呢?这有几个原因:第一、常常做恶事而心中都不忏悔,所以果报确定了;第二、做恶事时专心去做而不犹疑,所以果报确定;第三、喜欢做同一种恶事而使业成就,所以果报确定;第四、发了誓愿的缘故而不改变,所以果报确定,是因为心意决定而使果 三摩地

2018-07-22

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捨。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捨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 三摩地

2018-07-22

(9)六者具惭愧服。七者见者爱敬。八者具大财宝。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10)第五课若有众生。生施器皿。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器。二者得善法津泽。三者离诸渴爱。四者若渴思水。流泉涌出。五者终不生于饿鬼道中。(1)六者得天妙器。七者远离恶友。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2)若有众生。奉 三摩地

2018-07-22

若多放逸,无有惭愧及以信心,当知是人决定能作十不善业道。是十业道复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三者成已。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蓍,是名根本。善男子!是十业道,复有三种:谓上、中、下。或方便上、根本中、成已下,或方便中、根本上、成已下,或方便下、根本 三摩地

2018-07-22

」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 三摩地

2018-07-22

」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 三摩地

2018-07-22

」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 三摩地

2018-07-22

」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 三摩地

2018-07-22

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有人造作了恶业,但却没有聚集,不形成果报,因为他造恶之后,害怕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懊悔,认为这是不应该,而且不再造作这样的恶业。这种情况下虽然造作了恶业,但却不会聚集成果报。复有业集而不作。若有众生。自不作业。以恶心故。劝人行恶。是名集而不作。有人虽然自己不造作恶业,但却会有恶业聚集,有恶报。这样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种情形,常常遇到佛菩萨示现瑞相的情形,或是示现好相加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诸佛菩萨要加持行者而得以灭罪啊!因为这些菩萨透过如法的惭愧忏悔,能够灭除过往一切的戒罪。因为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乃至此世造作了很多的过失,有的时候有许多微细的戒罪并未灭尽;但是,透过行者至诚心地忆佛、念佛、拜忏、拜佛乃至观想念佛等,用功精进的过程当中,辅以自己惭愧心所的善 三摩地

2018-07-22

(《大宝积经》卷四十二)这是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该要追求对佛法的正信;要如法受持戒法;要听闻;要对自己无法在道业上增进而沉于五欲海当中,要有惭愧心;也要能够舍离对自己以及三界法的贪爱;并且要追求般若智慧。所以,上面所说的这七种圣财,才是我们学佛人所应该努力追求的。因为这七种圣财,才能够带给我们今生以及未来生的义利以及安乐,并且让我们能够成就无上正等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菩萨,其实人之所以异于畜生者,就在于人有廉耻心,有惭愧心,并且有语言可以表达意思。尤其是一个菩萨行者,如果能够善用语言的力量来宣说正法,来教化众生,那么就可以把口的四个善业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就可以迅速的培植我们今生见道的福德资粮。但是相反的,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往往人云亦云,就很容易用这小小的一张嘴、薄薄的两片皮,造下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恶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观之,菩萨乃是以发大悲心而行布施,是以济救拔除众生之苦为己欲,非如吾人布施时多作功德福德想,行者岂能不生惭愧心焉? (原标题:如何才能使布施之行得以成就) 三摩地

2018-07-22

色界、无色界诸天也都有大福德,我们应该检查自己有没有这些往生的福德?如果没有,应当心生惭愧,好好计划取证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福德,然后再回向继续生于人间行菩萨道。如果能如此念天,当然不会下堕,这也是菩萨的基本基础嘛!所以在家菩萨要具足六念。由以上的道理,说念戒、念施、念天属于福德庄严。-----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二庄严品>第十二 &nb 三摩地

2018-07-22

】——《增一阿含经》卷9〈18惭愧品〉佛世的时候,错说法也是谤佛。【于是尊者阿难与拘萨罗王波斯匿所共论者,尽向佛说。叉手白曰:「我如是说,不诬谤世尊耶?真说如法,说法、次法,不于如法有过失耶?」世尊答曰:「汝如是说,不诬谤我,真说如法,说法次法,亦不于如法有过失也。」】——《中阿含经》卷59印顺等说「大乘经乃是后代弟子因为对世尊永恒 三摩地

2018-07-22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诃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要常常修惭愧心,常修习羞耻的功德。有惭有愧绝不羞耻,无惭无愧才该羞耻。问题是:无惭无愧的人根本不懂得羞耻。有惭有愧的人才懂得羞耻,懂得羞耻的人是与善法相应的,所以这不是恶法。有惭有愧既是善法,就不必怕人家知道;所以做错事时要当众发露,发露就是惭:羞于对人。羞于对人时要如何去面对别人呢?那就是发露。发露正是面对过失的最好方法,当别人到处宣传你的过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观之,菩萨乃是以发大悲心而行布施,是以济救拔除众生之苦为己欲,非如吾人布施时多作功德福德想,行者岂能不生惭愧心焉?(原标题:布施真实义)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观之,菩萨乃是以发大悲心而行布施,是以济救拔除众生之苦为己欲,非如吾人布施时多作功德福德想,行者岂能不生惭愧心焉?以下,以一短篇布施心情记事〈就像是今天的我一样〉,来检视自己的布施是否「十施具足」,并符合「清净施」所应具备之十种心态:就像是今天的我一样好冷的冬天,我走在市区的街道上,经常走过的商店转角,坐着一位乞讨的老伯。他身材瘦小,蜷曲在角落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