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起欲心愿见教诫令生惭愧。我存亡无在。则方便自害。如是者为害自界耶。文殊师利白佛言。不也世尊。彼乃因是功德增积。佛告文殊师利。如是文殊师利。何故诸圣自害。以是烦恼毒蛇因故。而况他身。佛所说法。诸恶像类坏者。如自烦恼盛而教诫彼为作诸难。则为供养自界。如自求毕竟乐。弃舍欲乐衣食命乐。如自害身而调伏彼。是名善知如来之藏。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对一些修行者来说,应该要常常心生惭愧而忏悔自己过去乃至此世所造的恶习以及恶业;并且你要常常将自己修行的功德能够回向,至诚心地回向给自己的家人乃至自己的冤亲债主,希望彼此能够解冤释结。所以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或者有时候举办精进共修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再加上一些摄受鬼神的这一类的所谓梵呗蒙山施食的,希望透过这一类的蒙山施食的当中,透过佛菩萨的加持 三摩地

2018-07-22

至心礼拜(各三称三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南无文殊菩萨摩诃萨南无普贤菩萨摩诃萨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南无正觉海会诸佛菩萨摩诃萨-----(惭愧后学平海兵整理,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原标题:居家修行早晚二课仪规)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佛子每日观行时,或历缘对镜时,也会发现自己的一些具体的不如理作意的想法或习气,因而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要知道这是无始劫以来因无明而成就的,今已发现,当立即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拟定忏悔文,至诚发露忏悔,并发誓永不再犯。也可参考如下忏悔文进行通忏:“弟子○○○无始劫来,因无明,以六根攀六尘的见闻觉知心为我,身、口、意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弟子性 三摩地

2018-07-22

】“世亲菩萨”本来造了诽谤大乘极重之业,幸好遇到他哥哥“无著菩萨”这个善知识开导,而他本身也是智者,用惭愧心把恶业转轻了,尽其余生努力地宣扬大乘佛法。不但远离了恶业,还增益了道业,终于入十回向位,“邻于初地”。“世亲菩萨”正是将定业转为不定业,又进一步转为道业。实在是当今曾犯谤法(谤法等同“出佛身血&rdqu admin

2018-07-22

几番的恶心欺负,鸠摩罗什菩萨始终胸怀忍辱,没有丝毫怒色;最后,吕光感到惭愧,才停止轻慢的行为。当吕光要率军返国,中途在某山下扎营休息时。鸠摩罗什菩萨说:“不可以在此地久留,以免全军将士狼狈不堪,应该赶快把军队迁往高原上。”吕光不信鸠摩罗什菩萨的建言,依然故我。当晚果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积水数丈,将士折损数千人。此时,吕光方才暗自感受到鸠 admin

2018-07-22

(是谓刀兵劫末)在这时,也有心里怀惭愧心的,不欲杀人,但又恐被人所杀,像獐鹿逢打措的一样,于是铤而走险,隐于山野。经过上面所说的饥馑、瘟疫、刀兵、三种灾劫之后,世界上所剩下的,统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了。走起路来个月二十天遇不到一个人,原先隐在山野的那些人,因他尚有一念惭愧心,善神护持他,从山野出来之后,遇到人便相抱痛哭,互相亲爱,视如亲友。大家同起了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天,他见肉就吐----是啊,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想起以前说过的一些酒肉穿肠过之类的话,感到惭愧万分。记得一个公案,梁武帝的时候,在一家婚宴上,当时志公法师看到当时的场景说了几句偈子,其中有说女食母之肉,子敲父皮鼓,女儿吃的鱼肉是前世的母亲,儿子敲的是驴皮做的鼓,被杀的驴恰恰是前世的父亲,众生迷惑不知,吃的每一口肉都是自己的前世父母。也 三摩地

2018-07-22

地藏菩萨用祂的智慧观照,发现那位出家人已经证得圣果解脱了,地藏菩萨便问这位出家人:是否曾经接受过一位屠夫供养,而未曾为他说法呢?那位出家人非常惭愧的说:确有这件事啊,因为那时候我是学习小乘的法教,只考虑到自己的解脱,所以并未为众生说法。当时受了人家的供养,却未曾为他说法,现在心里想起来,还是很不好意思呢。为了了结这段因缘,我愿意再到人间走一趟,去度 三摩地

2018-07-22

===首页与分页与分页之间分隔符===〖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虽修行道,心不真实;无有惭愧,不生怜愍,乐奉外道,杀羊祀天。虽有微信、心不坚固,为五欲乐造种种恶;猗色命财,生大憍慢,所作颠倒不能利益;为生死乐而行布施,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虽修禅定,为命增长,是名假名菩萨。〗讲记这一段又说另有十种 三摩地

2018-07-22

」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有了惭愧,就会产生止息恶行的作用,以及让自己的善法力量逐渐展现出来。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8中的开示:“云何惭愧?所谓常愧于他,亦惭自身,住于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惭愧。住惭愧已,远离一切无惭无愧。除灭不善,思惟善事,荷负重担,体性清净,终无毁犯,他不能谤。”因此,对于自己的不如法行为,心怀惭愧心,乃至菩萨都要以上位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十种〖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虽修行道,心不真实;无有惭愧,不生怜愍,乐奉外道,杀羊祀天。虽有微信、心不坚固,为五欲乐造种种恶;猗色命财,生大憍慢,所作颠倒不能利益;为生死乐而行布施,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虽修禅定,为命增长,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名义菩萨品)第八这一 三摩地

2018-07-22

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於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所以,能够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释类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形诸於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可以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则是展现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受能受的“菩萨道”精神。而在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修 三摩地

2018-07-22

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於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所以,能够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释类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形诸於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可以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则是展现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受能受的“菩萨道”精神。而在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修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常怀惭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善恶标准何在?又如何分辨是非善恶呢?大致来说,社会的规范、国家的律法已为善恶提供了准则,不触犯法律,至少使人在某方面是正确的;佛教也有戒律(守五戒、声闻戒、行十善业,菩萨戒更是着重于心戒),更进一步可对善恶之价值有更深认识。大凡一个行为,若是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好的影响,并确保未来是善的结果, 三摩地

2018-07-22

以上好文分享,也许很多人早已不陌生,然而对末学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看完真的一阵阵汗颜,惭愧与羞赧立刻涌上心头;一个小女生,挨骂可以毫不在意,除了无贪还有舍心。如此单纯的直心,真的无法刻意造作!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我想这要有相当大的胸襟和气度。我打从心底随喜赞叹!再反观自己,就像文中的姊姊一般, 三摩地

2018-07-22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今译]如果听到别人讥讽毁谤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反而要生惭愧之心。▲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大乘 三摩地

2018-07-22

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不制,而制于酒?’善男子!因于饮酒,惭愧心坏,于三恶道不生怖畏,以是因缘则不能受其余四戒;是故过去诸佛如来,制不听饮。若有说言:‘如来已说酒多过失,何故不在五戒初说?’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酒戒,名为遮重,不为性重。如来先制性重之戒,后制遮重。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 三摩地

2018-07-22

尔时,世尊无量大众围绕说法,婆四咤婆罗门尼遥见世尊;见已,即得本心,惭愧羞耻,敛身蹲坐。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取汝郁多罗僧与彼婆四咤婆罗门尼,令着听法。尊者阿难即受佛教,取衣令着。】在这篇里面说,这个婆罗门尼,因为她的六个孩子相继死亡,因为她思念孩子的关系,所以就发疯狂了,然后裸形到处游走,走到佛陀说法的地方。然后里面说这个婆罗门尼,她遥见世尊之后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