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一年的八月十五前夕,后学一念愚钝,吃下了很多,幸得佛祖慈,保佑我没有死掉。此后,我在街头跟一帮大学在校生一起,举着牌子做家教。当时的情况,现在想起来,真的不是辛酸所能形容的。偶尔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别人的袋子里掉下两个苹果。等喊他的时候,他已经走远了。师兄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我把那两个苹果拣了起来,都没顾得上擦,就吃了起来,我已经有多半年没 三摩地

2018-07-22

避免虚耗,不也是等于增加了财富吗?何况,学佛之后生活的顺利,亲人的和睦,灾难的消除,由此带来心灵的平和、安详、超脱、自信、慈……这些东西,哪个发了财的凡夫众生用金钱买到过?还是倒引一句痞子作家王朔的名言作结:无钱固然万万不能,但金钱也决非万能!阿弥陀佛! (原标题:学佛与发财) 三摩地

2018-07-22

是对财物的贪爱心还很强,在布施的时候,无论是看到贫穷田遭受到灾难而受苦因而生起了慈心,或者是对报恩田、功德田生起了欢喜供养心,所以就把大笔的钱财布施出去了;但是之后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珍宝、豪宅、轿车等物品的时候呢,心里又想说:唉!我之前布施的那些钱要是留下来的话,今天就可以买这些喜爱的东西了呀!或者是想说:那些钱,我可以用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三摩地

2018-07-22

甚至有一天,我的师兄,一位学佛多年的朋友,当我对他说我有提干的机会时,他对我说:你送礼呀!我瞪大眼睛问:为什么?他以圆融的口吻说:这是敬重师长啊!我当时心里特别伤,这个可怕的世俗,已经转变了这位学佛多年朋友的心灵。为自己的前程行贿,在他那里已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他麻木了,了,已经不知道这是犯法的事情,甚至还要从佛教的教义中找到充分的解释。前两天看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由于发起广大的心,所以发愿生生世世常住世间,直到成佛都永远不入无余涅槃。所以,以上我们所略述的三乘菩提的差异,也就是说解脱道是三乘的共道,而佛菩提道则是不共二乘,是大乘菩萨所独有的修行法门。然而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趣入这个佛菩提道的修证呢?现在我们就要从禅宗的第一则公案来开始说起。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释迦牟尼佛祂诞生时的故事。释迦世尊于二千五百多年前 三摩地

2018-07-21

缘觉其实就是先观察十因缘,也就是说,我有老死忧苦恼,是从生来,这样一直推,推十因缘。推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也就是有个不灭的如来藏,也就是第八识出生了这个名色,所以我有生,所以我会有老死忧苦恼;那他还是要灭苦,只要我不出生了名色,所以我的苦就灭了。从十因缘的顺观、逆观,他知道有个识出生了名色,那名色是虚妄的;所以他在顺观跟逆观十因缘以后,他就断 三摩地

2018-07-21

既然都说菩萨由大心生,那佛也应该慈我们这些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这些有情啊!祂为什么要我们这么辛苦的修学佛法,乃至看到我们堕落于三恶道,而没有办法立刻加以拯济呢?因为真正的修行还是必须要自力、他力两种力,佛只能帮助我们指示出来正确的法门、正确的修行方法,只有在我们起心意乐要修行的情况下,才能够帮我们来铺设这一个三乘菩提的道路,可是走还是要靠 三摩地

2018-07-21

在佛世,有一位妇人因为儿子死了,心里非常伤;因为这样的缘故,导致忧愁烦恼、精神恍惚,离开城里,到达佛的精舍——祇洹精舍[shè]。来到这里之前,她听说世尊为世人所尊崇,可以让众生免除忧愁、离苦得乐。这位妇人自忖[cǔn],世尊一定有办法让她的儿子死而复生;所以就到祇洹精舍礼拜世尊,并向世尊禀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世尊能够帮助她的儿子死而复 三摩地

2018-07-21

再看看李女士的痴情,讲一句比较不重听的话,这样的深情虽然动人,但却是无济于事的,其实我们的眷属,因为这一世跟我们有缘所以成为眷属,可是因为第八识无始以来每每被被第七识拖去轮回,因此我们的眷属其实是无量无边的,不是只限在这一世的,因为隔阴之迷的关系,每一世全新的意识都贪求这一世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以为这一世的眷属是自己的眷属,然而事实上,实相并非如此 三摩地

2018-07-21

94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2)T19,p0110c佛兴慈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杂阿含经》卷十四中,世尊开示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含经》卷十四)前面这段的意思是说,如果有思量性不灭、如果有虚妄想不灭的话,则有结使攀缘之第八识存在;因为这个具有结使攀缘之第八识存在的缘故,所以进入母胎 三摩地

2018-07-21

各位看看,成这种“佛”快是不快?好是不好?如果您的同修、您的女儿、您的先生、您的母亲,或者是您自己,想不想修这个这么快速、这么方便就可以“成佛”的法门呢?哀啊!不要说是有智慧的各位,就算是坦特罗佛教里面,一位非常重要无人不知其名的大祖师爷说:“以为可以利用他人的身体,帮助自己成佛,这个法门欺骗了太多的人,所以依止解脱道( 三摩地

2018-07-21

<品>第三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如来所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烦恼、业、器。言四因者:所谓四大。言五因者:未来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经中所说六因。言七因者:如 三摩地

2018-07-21

常修六念及无我想、十二因缘;无三宝处,乐在寂静,修集慈;一切众生若见我身,闻触之者远离烦恼。菩萨虽知除菩提已,不求余果;为众生故,求以弘利。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复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心 三摩地

2018-07-21

复有四法:一者慈心,二者心,三者无贪心,四者未有恩处先以恩加。复有五法:一者先于怨所、以善益之,二者见怖惧者能为救护,三者求者未索、先开心与,四者凡所施处平等无二,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缘。复有四法: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复有四事: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二者自离恶法教人令离 三摩地

2018-07-21

施贫穷时,起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善男子!施主有三,谓下、中、上。不信业果,深著悭吝,恐财有尽;见来求者,生嗔痴想,是名为下。虽信业果,于财生悭,恐有空竭;见来求者,生于舍心,是名为中。深信业果,于财物所,不生悭吝。观诸财物是无常想,见来求者,有与则喜, 三摩地

2018-07-21

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是五戒中,四于后世成无作戒。唯爱难断故不得成,以是因缘淫欲缠绵;应当至心,慎无放 三摩地

2018-07-21

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嗔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若人软言净身口业,和颜悦色先意问讯,能观一切苦乐因缘,当知是人能修忍辱。若能修空三昧,观诸众生悉是无常受苦等想:彼骂辱时,能观骂者如狂如痴、稚小无智;当知是人能修忍辱。智人当观:胜我者骂,我不应嗔,何以故?我若嗔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如是摄受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又如大地有四种宝藏,何等为四?一者无价,二者上价,三者中价,四者下价,是名大地四种宝藏。如是摄受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得众生四种最上大宝,何等为四?摄受善男子善女人,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授与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 三摩地

2018-07-21

云何具足?谓自相续中有熏习力,诸佛菩萨慈摄护,乃能厌生死苦,信有涅槃,种诸善根修习成熟;以是复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令修胜行,乃至成佛入于涅槃。用熏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一、差别缘,二、平等缘。差别缘者,谓诸众生从初发心乃至成佛,蒙佛、菩萨等诸善知识随所应化而为现身:或为父母、或为妻子、或为眷属、或为仆使、或为知友、或作怨家、或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