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法以慈为根本,杀害有情的生命,是违反佛法僧的慈本怀的,所以应当戒杀。这杀罪在受持五戒的人犯了的时候,有可以忏悔和不可以忏悔的差别,假若杀的是一个人,或人胎,而自己的精神又是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要杀的地实有的人;由于烦恼相应,内心里发起了断绝他生命的杀念,无论是自己杀,或教人杀;在方法上,用刀用枪,用毒药,势力逼迫等;只要自己蓄意想杀的人,因此而死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看到别人有苦难,然后自己能够无怨无悔的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的一个有慈心的人,通常就被称为菩萨。但是这样的一个认知,其实并不符合佛菩提道当中所谓的菩萨。菩萨一定具有慈心,但是有慈心的人不一定是菩萨;因为慈心只是菩萨所具备的条件之一,除了慈心以外,菩萨还要具备其他的条件,我们才可以称他作菩萨。如果说有慈心的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摩诃萨观是事已,于彼众生发起大,我当为彼宣说妙法,令其永断诸欲烦恼。——《大宝积经卷四十一》★汝等昔或作我父,我或与汝昔为母;互作父母及兄弟,云何于此生欲心?我或往昔杀汝等,汝等或复杀我来;各作怨雠互相杀,云何于此生欲想?——《月上女经》★男女意惑乱,精血共和合;如虫生臭泥,此中生亦尔。——《密严经卷中》★若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佛以慈心顾念众生需要这一棵树,他却把它砍了!佛诃责他,他也不以为意,他想:“我砍了它,也没怎么样。”虽然没怎么样,舍报时却有怎么样了!他舍报后就受生去畜生道当天龙,成为龙王;虽然是天上的龙王,仍然是畜生,毕竟不是人。但它出生后与别的龙不一样,它头上顶着一棵大树,所以才叫作大树紧那罗王。紧那罗就是龙,所以它就叫作大树龙王,如果有谁需要那个 三摩地

2018-07-22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三摩地

2018-07-22

当菩萨真是好啊……」但是应当如何依法受持呢?跪请导师慈开示!答:修学大乘菩提者乃是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声闻戒为别解脱戒;受持过午不食之戒,主要乃是依声闻出家戒为主,而以菩萨戒为辅。对大乘菩萨来说,声闻戒乃是别解脱戒,是否该持?则需要因地因时而作调整;因为大乘菩萨心心念念、时时刻刻都在利益众生上面用心,常常因为利益众生而到了饮食的时候却 三摩地

2018-07-22

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直接关系。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 三摩地

2018-07-22

在六斋日修六念法门一、念佛:佛为慈导师;二、念法:法为诸佛之母。(念三十七道品诸法、四弘誓愿等)三、念僧:僧为人天福田;四、念天:天上长寿安乐;五、念戒:持戒三业清净;六、念施:普施一切贫穷;受持八关斋戒的时限一、受持时限为一日一夜。如果要三日、四日持此戒,必须舍而重受。不得一步到位,非终身戒故。不得数日连受。二、不得仅受持白天,夜间不守;也不得 三摩地

2018-07-22

啼号哭。悔过自责。忆省自业。口作是言。今我被禁。如鹿入槛。尔时彼城。有一夜叉。业守彼城。名婆流迦。在彼城中。时彼夜叉。从彼商主瞿频陀边。取其头上炽燃火轮。取已擐着慈者头上。尔时慈者头上铁轮。甚大焰赫。极受大苦。极烧极燃。其苦难忍。即时以偈。问夜叉言。此城周匝四门所常有光焰恐怖人我今已被如此缚犹如诸鹿入深槛善哉乞问夜叉王是轮何故与我着炽然猛焰如火聚 三摩地

2018-07-22

“居士妇!云何名为圣八支斋?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我今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 三摩地

2018-07-22

便有意以姊弟心侍之。不复起欲心。男子即问言。姊谁取卿如是耶。报言。无有娆我者也。我自至他舍。其主人适产生便牵其子。我问言。欲作何等。报我言。我饥饿欲取子肉啖之。我问卿无有饭可食耶。报我言。无有也。我言且待须。我为汝持饭来。报我言。卿去未及出门顷我便饿死。我心念适持儿去。母便当死。若舍去者则当取儿啖我便割乳便与啖之。其男子闻之言。即躄地奄绝。淫女便 三摩地

2018-07-22

起大心放大恩赦。脱诸幽厄苦恼众生。如前法式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及诸如来。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稳。风雨顺时谷稼成熟。国内众生无病安乐。又无暴恶药叉等神共相恼乱。一切恶相悉皆隐没。面刹帝利灌顶王等。皆得增益寿命色力无病自在。是故亦如经中所说。大圣妙旨真实正等。无有变易不舍本誓。惟愿住此供养香坛受用供养。亦愿住彼如来会前。劝请警觉往昔 三摩地

2018-07-22

不脱生.老.病.死.忧..恼.苦故。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诸有结。心善解脱。说此偈言。若人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及神变之月受持八支斋如我所修行彼亦如是修如是说者。则为善说。所以者何。阿罗汉比丘离贪.恚.痴。已脱生.老.病.死.忧..恼.苦。是故此偈则为善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大正藏第02册No.0099杂阿含经杂阿 三摩地

2018-07-22

有慈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我今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而后取。乐于与取。常好布施。心乐放舍。欢喜无吝。不望其报。不以盗覆心。能自制己。彼于不与取净 三摩地

2018-07-22

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受十善戒经十施报品第二佛告舍利弗汝今应当知一切受生者无不爱身命是故应行施普慈等众生视众如眼目是名不杀戒过去来今佛一切智所说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若见杀生者如刀刺其心普视众生己无异持是不杀生天上常值诸佛菩萨众所以受持不杀戒为施一切无畏故命终生于忉利天象马玉女相娱乐梵天摩尼琉璃殿色如白银黄金花常坐七宝妙座上金机宝器七宝花无量天女作妓乐捧足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慈以及智慧。所以,我们在究竟成佛之前,都应该时时要记着念佛而不间断。有许多佛弟子觉得,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净念相继非常的困难。在这方面,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所倡导的无相念佛,有非常详细的修学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够让修学的人具备 三摩地

2018-07-22

他们会说这个佛、这个男的跟这个女的,他们是智慧跟慈,这样才能结合。结合不是用男女来结合,慈跟智慧的结合它不需要用男女来分别,因为慈不是男也不是女,智慧也不是男也不是女啊!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修行的女众菩萨同时也有智慧也有慈,男众同样有智慧有慈,所以他不需要经由交合才能够把慈跟智慧结合起来。所以如果有人说慈跟智慧要透过双身法才能把它 三摩地

2018-07-22

经典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起哀愍心、慈心,若有人于汝等所说乐闻乐受者,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 三摩地

2018-07-22

他们会说这个佛、这个男的跟这个女的,他们是智慧跟慈,这样才能结合。结合不是用男女来结合,慈跟智慧的结合它不需要用男女来分别,因为慈不是男也不是女,智慧也不是男也不是女啊!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修行的女众菩萨同时也有智慧也有慈,男众同样有智慧有慈,所以他不需要经由交合才能够把慈跟智慧结合起来。所以如果有人说慈跟智慧要透过双身法才能把它 三摩地

2018-07-22

大爱道夫人被佛陀三次拒绝之后,仍然不死心,她穿着破烂的衣服站在门外,光着脚丫驻足而立,衣服沾满了灰尘,蓬头垢面,身体极度疲劳而泪流满面,这时佛陀侍者阿难尊者就问大爱道夫人,为什么如此伤呢?大爱道夫人向阿难尊者说明,女人不能出家作沙门,而在此请求佛陀,但三度请求三次都被婉拒,所以才会如此的伤。阿难尊者因而代替大爱道夫人,向佛请求允许女众出家,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