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年世尊宣说如来藏法时,因为太胜妙了,大慧菩萨摩诃萨悯众生,就问: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世尊答: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公元五世纪初,鸠摩罗什在长安译出《龙树菩萨传》,这部传记是目前所见最早有关龙树生涯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转念又想:不要啦!现在我已经学佛了,要慈一点。可没一会儿又想:这件冤仇真的是不共戴天,非报不可!可转念又想:不对!我已经受了菩萨戒,乃至杀父之仇亦不应报,于自他无益的缘故。因为习气深浅差别的不同,会导致每个人想要修正自己嗔习的过程快慢不一。而且同样一种方法,不同的人采用它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可能不尽相同。嗔恚这个法有四个过程,叫作嗔、恨、怨、恼;嗔 三摩地

2018-07-23

而她还是强作欢颜,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情。每天她依然兴高采烈记录自己的生活,甚至比从前安排更多的节目和聚会,减肥打扮让自己越来越美,但是每到夜晚的时候,卸下白天的伪装暴露出脆弱的自己,她边自斟自饮边独自垂泪。嫁去外地的闺蜜,时常会转一些男人当你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可能就晚了之类的朋友圈,后来侧面知道,结婚以后她老公常常忙着应酬很少回家,连孩子也不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看待爱佛教教导要以慈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贪着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怎么我老是身体不好,家境也未好转,儿女求学、求事业也都不顺利?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得到感应呢?我这么虔诚的信佛,佛菩萨为什么都不保佑我呢?这真是让我想退道心啊!那么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常见的佛家人以慈为怀,普度众生等等这些思想,在传统的生产活动当中起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当然在今天也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教育和教化作用。今天我们节目当中就请到了两位嘉宾,他们不仅长期以来弘扬传统的佛教文化,当然他们也凭借着这一股正能量,带动着中华社会责任向前推进。他就是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来自正觉同修会的张公仆先生,欢迎张老师。还有一位是陆正扬(音)老师 三摩地

2018-07-23

毕竟,对一个欲界人间学人来说,戒律上的纤毫不犯,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以邪淫这个戒律而言,它最后的目的,是要使我们远离欲界的贪爱,只要大方向是趋向于断情灭爱(平实导师说:菩萨应向无嗔有、无爱有慈的方向逐步迈进),就是值得肯定的。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 三摩地

2018-07-23

虽然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因地法身,可是要经历了修集无量功德智慧、六波罗蜜、慈喜舍、三十七菩提分法,从这些种种功德智慧来成就果地的如来身;想要成就佛身,就应当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要来求这个一切种智、要求能够常乐我净、求无上正等正觉;如果要求一切种智、常乐我净、无上正等正觉呢,就应当要知道,不能让自己永远在生死轮回中而落入颠倒中,不知道自己是在完全无 三摩地

2018-07-23

,这时候你不但不能起瞋心,反而要以大慈大心,使出「大义灭亲」的手段,用法义辨正的方式,搜集师父的著作,公开师父在法义上的过失,让他受到大众生批评与舆论压力,迫使师父面对问题,即便父师因为不舍「名闻利养」,不愿流失广大信众法眷属,你救不了师父,这是在所难免,但毕竟你也尽了力,所以只能积极的去救那些被师父邪见误导的信徒们,救一个算一个,这样你父师的过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一种魔,也是示现得很清净的样子,也是示现得很慈的样子;但是在说法时,讲到重要的地方时,他一定要跟你讲错;他一定要误导你,让你误以为他所讲的是正确的,让你感觉不到他在误导你。那你看他持戒清净,看他温文儒雅,看他非常慈无嗔,而且又不贪你的财物,你就会相信他说的法,就跟着他走上魔所要你走的路。所以,世尊看见末法时会有这样的情形,知道众生无智辨别,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的「菩萨」,就是能够不畏惧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于三界之中难行能行,为了愍无量的有情众生都能够共同出离三界火宅,而志愿坚定、勇勐地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像这样具有菩萨种性,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所以,当我们自称为菩萨的时候,可得要先检查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坦荡的立意,是饶益有情,是悯众生,而不是证明自己有多正义凛然。并且,小编悄悄告诉你,如果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义,那我们更大可不必做任何解释,因为最公平的真如心绝不会让你白受冤枉,祂会寂静地记下一切,丝毫不差。那么,愿你我,做个菩萨,坦坦荡荡做菩萨!(原标题:坦坦荡荡做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是在帮助被加持者能够安心、安身而度过难关,加强他们面对现实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在叫他们躲债、逃债乃至逃避现实。也就是说,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缓和化解有情众生当前所面对的压力和困境,使学人有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有勇气来承担自 三摩地

2018-07-23

那这件事情就很奇怪啦!那地狱是谁做的呢?你不好好养这些子女,这也就算了!因为你不是真正一个慈的父母,连作父母的资格都没有了,竟然还要恐吓自己的子女,这就很令人怀疑啦!令人很觉得难以想象这些子女真的是你亲生的吗?有人会自己把亲生子女当作是寇雠敌人一样,这样狠心地丢到地狱里面吗?所以这样的说话是不如理的。而且地狱本身也是一个处所,既然你可以创造山河大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品第2之上〉: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母在堂名之为富,母不在名之为贫;母在时名为日中,母死时名为日没;母在时名为月明,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经典中说,如何是世间最富有的呢?如何又是世间最贫穷的呢?慈的母亲还在家中的时候名之为富有,慈的母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是对世间生起心,希望令众生得到解脱道的意旨。第三是心常欢喜,第四是能护念众生,一切都不侵损违犯,这就是有慈心的人。佛陀又告诉阿难说:长得高大的人,是由于前世对人恭敬之故。长得矮小的人,是由于前世轻视傲慢他人之故。长得丑陋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学习和请问别人之故。——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 三摩地

2018-07-23

可见阎罗王的慈啊!从这里看来,这一分的阎罗王,有一部分是偏向罪业所报,因为恶业所感而下堕地狱,但是罪不至于无间,乘著他利乐教化众生的福业,生而为阎罗王;但是也要受地狱的苦,众苦止息之间兼受福业,乃至可以进一步地教化众生,示现依照因果律来定这些罪人的罪,然后交由狱卒来用种种的刑。这就好像在人间也有类似的情形,当世间人有所恶的作为,被逮捕送交法院的时 三摩地

2018-07-23

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六波罗蜜、十八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一切种智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皆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 三摩地

2018-07-23

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苦恼不?答曰:无也。(《大正藏》册1,页61,中8-17)——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是谁约你去轮回,共度生死海?)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那些的、朝山、劝募,还有联谊等等这些活动,其实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目的是要去除我们的贪心、嗔心,培养我们慈忍辱心,目的是在调伏我们的心性。心性调伏之后,我们的福德也有了,我们就能够值遇到真善知识,因此能够建立参禅的功夫和知见;这时候我们修慧的条件具足了,就应该要把过去修福德回向明心见性,把那些福德作为我们进入大道的助缘。既然我们找到了真正能够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