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真可谓专业忽悠近千年,害了无量无明佛子之慧命,幸有真善知识出世救护众生,不畏惧被泼脏水遭抵制,宁担恶人之名,誓救众生于水火,真大智大勇悲增菩萨也! 一次因人介绍结识一位潜心修学藏密黄教近十年的佛子,其人也是奇人一枚,曾经很长时间中每个月生活费仅百元,每日以主食配以豆瓣酱以助营养,如此维系进修,可谓精进不贪之人,又颇有护法护教之志,曾在沈阳听一出 | admin 2019-05-05 |
![]() |
遥亿吾释尊,大慈大悲;愚鲁如我,亦取无生;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佛法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护法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救护无明众,十万火急;每思髪白,时不我予;诸师犹自顽愚,赤氛何时弭?菩萨道讴歌,盼除沉疴;我常思念,转侧难捨;愿您世世相伴,叵奈胎昧隔。菩萨底忧郁,多劫沉积;常思法脉,吴越早栖;愿您速满三地,令我捨忧郁。本事:以感 | admin 2019-05-05 |
![]() |
大众虽然为此悲号不已,但也没办法,只得依照西域的礼法,在僧的坐处举行火葬,并聚砖石为塔。这塔至今依旧存在,水亦从此不绝,给行旅往来的人,带来许多便利。此泉水非常奇异,不论旅人多少,水始终用之不尽;若无旅人时,则仅冒出些许津液。从此,这里就命名为阿父师泉。奘师与众经过阿父师泉时,听了这一段数百年前的求水因缘,无不感动异常,是晚就宿在泉旁,准备次日再出 | admin 2019-04-29 |
![]() |
这是世间最悲惨的事情,却是有前因才产生这样的后果,前因是“怨害轮回杀颠倒”,后果则是“子成、父母皆遭其食”。而这样的有情,在欲界的世间,也是“其类充塞”,只是没被发掘出来罢了!以上所说的,都是三界六道中的欲界十二类众生类,都有各自不同的颠倒想而作为代表事例。 &n | admin 2019-04-29 |
![]() |
”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连从长安一路上陪奘师着受苦受难的驴子,也在这段时间内因病死了,这使奘师不禁感到悲伤万分。【1.3.3毁却文书】=>《慈恩》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凉州的访牒又来了,说明捉拿意图西游的僧人,命今沿途各州县严密查访,务必解送京师。幸好州史李昌,也是一位崇信三宝的居士,他接到这件公文,马上怀疑指名捉拿的人就是奘师,立刻秘密带着公文前 | admin 2019-04-29 |
![]() |
也就是无明缘于行,行又缘于六识,六识缘于受想行及色阴,受想行及色阴又缘于六入处,六入处缘于触,触缘于受,受缘于爱,爱缘于取,取缘于有,有缘于生,生缘于老死,有了老死,所以就生起了愁叹悲苦的忧恼,所谓的纯大苦蕴集,这就是缘起之初的道理。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十二因缘。那对于十二因缘中所说的无明,佛陀在《缘起经》中也曾经进一步的加以解释。佛陀说:【云何无明? | admin 2019-04-24 |
![]() |
你这个愚痴人!知道有这种恶不善吗?”荼帝比丘被世尊当面诃责之后,内心非常忧愁悲伤,他低下头来不说话,不再狡辩,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以上所说《中阿含经》卷54的记载,明白地指示,意识不能生到下一世去,当然是只能存在一世的生灭法;并且意识和前五识一样都是依根立名,也就是随著所依缘六根的不同,然后命名为眼识乃至意识等不同的名称。譬如依眼根与色尘为缘所 | admin 2019-04-24 |
![]() |
凡此种种,不但不能出离生死,反而造作更多三界系缚的业种,导致旧缚未除,又增新缚,沉沦爱海,轮回六道,实在可悲。2、六识虚妄:所谓六识妄心,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这六种识是为了维持色身在物质世界中生活,相对于外境的五尘及法尘而生存、长养,若没有外境的五尘,六识将会渐渐消失,五色根也将会渐渐退化乃至消失。如在深入地底数公里的地洞中,有许多动物都没有眼 | admin 2019-04-24 |
![]() |
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名色,宁有识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此缘,知识由名色,缘名色有识,我所说者,义在于此。”怕各位对法义内涵产生误解,我们有以下的略释:阿难!我说缘于入胎识而有名与色蕴,这个“名”是指受、想、行、识,色蕴是指五色根及五尘,这是 | admin 2019-04-24 |
![]() |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将来你假如再看到假名善知识开示的时候说:“自我的肯定、自我的成长,最终的目的在于自我的消融!这样子才能够达到智慧无边、慈悲无边,完全没有烦恼的境界。”你就会知道那只是误会一场啊;对啊!既然最终的目的在消融于自我,那么一开始的肯定与成长,到底所为何事嘛?又有善知识教导大众说“要放下负担,迈向生命”,还说什么&ldq | admin 2019-04-24 |
![]() |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的儿子这么早死?如果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会这样操劳、辛苦啊!”佛陀慈悲的看着老人,而后轻轻一笑。一会儿,一头满身臭秽的大猪,身体滴着屎尿,摇摇摆摆的晃过市集,众人此时皆掩住鼻口。佛陀看见此景,似有所感的再度露出怜悯地微 | admin 2019-04-21 |
![]() |
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 | admin 2019-04-20 |
![]() |
为除瞋业故说慈悲。亦说慈悲相应助道。以此等行。能除彼人余残习气地狱因缘。彼善知识。或为是人说慈悲相应尸波罗蜜。断除彼人瞋恚过恶。是人修慈悲时。六波罗蜜。当得满足增长福德。外道。从畜生终来生人间者。畜生已前作人身时。修行积习愚痴之法。以习痴故便行恶业。由作彼业生畜生中。彼人本受畜生身时。与诸畜生久居住故。行畜生仪式。彼从畜生终已。由有习气畜生行法。是 | admin 2019-04-18 |
![]() |
阿难白佛:云何为慈?佛语阿难: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道意;三心常欢喜;四为能护念,一切不犯。是为慈心者也。佛语阿难:为人长大,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喜瞋恚人故。生无所知,不学问故。为人专愚,不教人故。为人瘖痖,谤毁人故。为人聋盲,不喜听受经法故。为人奴婢,负债不偿故。为人卑贱,不礼三宝故。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生裸 | admin 2019-04-18 |
![]() |
83大悲咒(拼音版)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 | admin 2019-04-16 |
![]() |
至于佛出家日,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普耀经》云: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一说二十九岁),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 | 三摩地 2019-03-06 |
![]() |
如是无知于《佛藏经》所说之无名相法如来藏,于佛法中无丝毫证德,而求名闻利养,广作营运以成就世间大名声时,所说诸法同于外道而称为佛法、名为佛说,本质实属谤佛、谤法之破戒比丘,已破菩萨十重戒故,是谤三宝者故;而彼等诸大法师都不醒觉自身已是具足大恶业之破戒比丘,亦不检讨自身是否具有佛所许可广受利养之实质,而盲目营造世间名声以求广大眷属及随之而来种种 | admin 2019-03-04 |
![]() |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云: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缯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花,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世尊入灭时,将衣钵交付迦叶尊者保管,嘱其隐居鸡足山入灭尽定,待五十 | admin 2019-02-21 |
![]() |
为了打击异己,某些佛弟子不能依理依据如理如法,而是不惜造妄语业,自创邪教名单广为传播,可悲可叹。例如:中国反邪教联合发布国内110个邪教组织名单公布http://www.bskk.com/thread-3021647-1-1.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其实,国务院反邪教办公室中国反邪教联合会根本就没有发布如此的名单,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此是个别佛弟子自己编纂出来的,很多 | admin 2019-02-20 |
![]() |
)大悲无悲 “此经”金刚心既然离六尘,怎么可能有悲?只有住在六尘境界中的心才会有悲;譬如离念灵知心住在离念中,却是了知六尘的,所以看见可怜人时就会生起悲心。所以你如果发起菩萨的大悲愿,那是你的妄心意识心所发的,而你的真心“此经”不会发起这个悲愿。因为祂无慈也无悲,祂无苦也无乐。你的离念灵知心转依了“此经”以后虽然没 | admin 2018-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