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跟我们明讲,只要你作到这些条件,临命终的时候,西方三圣自然会以慈悲心来加以庇佑,让这个求生极乐的念佛人,心不散乱。舍命之后就跟著佛陀与菩萨众、声闻众之后,往生到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去了。第二节大阿弥陀经的读诵演说思惟念佛法门二、《大阿弥陀经》卷上有一段,卷下也有一段说到系念思惟念佛法门。卷上这一段说:“佛告慈氏:‘若有 三摩地

2018-07-20

逢人普劝修习此一法门:慈悲心起,普愿人人皆能由此法门得入唯心净土或往生诸佛净土。自知必能于临命终时往生极乐,毫无犹疑。心中极为笃定踏实,不同一般学佛者之心中傍徨、不能得力。行者若原本参禅,此时已具备参话头及思惟观之能力,无门之门就在眼前;心大欢喜,便发善愿:愿一切佛子俱得由此无相念佛法门、亲见无门之门。一般人修习此一无相念佛法门至第九阶段成功,多在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目解脱正受第三个功德是解脱的正受,解脱的正受大略把他分为六种来讲:第一种解脱的正受是慈悲心。因为自己已经亲证空性了,回头来看看一切的有情众生,还在生死海里轮回,还不能觉悟,所以他生起了慈悲心。古德常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所以得到念佛三昧之后,他能够同感一切有情的喜乐,能够悲怜一切有情的痛苦。所以有一个现象是,当他看到别人很欢喜在玩乐的时候,尤 admin

2018-07-20

经典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于汝等所说乐闻乐受者,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 三摩地

2018-07-20

经典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于汝等所说乐闻乐受者,汝当为说四不坏净,令入令住。何等为四?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风----有变异增损,此四不坏净未尝增损变异。彼无增损变异者,谓多闻圣于佛不坏净成就,若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卷三 三摩地

2018-07-20

不杀人是最基本的啊!可是在我们这个修学佛法里面,我们还要长养慈悲心,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众生应该要慈悲。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受了三归之后,虽然我们也不杀人,可是我们应该还要继续增长我们的悲心,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开始来吃素,如果说还不能吃素,我们至少应该要来吃所谓的三净肉。那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杀。也就是说众生的这个众生肉,如果我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人应该长养慈悲心;此举虽无杀害之心,但亦不应有恶作剧心态。这种心态可能影晌来生,造成修学佛法上的一种逆缘,也是个人威仪上的伤害。------平实导师《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第三章第三节第一目<事行之一︰三福净业> (原标题:俱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摩地

2018-07-20

以大悲心故。常修习有方便。为一切三界二十五有诸众生中不思己功。修平等慈。常修舍行方便。亦明鉴一切众生空法空五阴空。如是不退不没不沈空有。修实相方便故。不舍二乘。修遍学方便。以修如是甚深微妙方便故。得明鉴法相。佛法初终始末非一。然来生昏浊猖狂有三。渴爱所覆。没于苦海。为四倒之所颠倒。于有漏法中妄想所见。无我见我。无常见常。无乐见乐。不净见净。生老病死 admin

2018-07-20

所有欲生阿弥陀刹中者,当为一切众生发慈悲心不生嗔恨,当生阿弥陀如来佛刹;为一切众生生慈悲心故,当生彼处;离于杀害受持正法,发此心故当生彼处;舍于身命发心,不著一切诸法故,当生于彼处;发甚深忍行清净信,发此心故当生彼处;不染名闻利养一切智宝,发此心故当生彼处;为一切众生生贵敬,发心不忘失故当生彼处;不惊不怖不爱凡言语,发此心故当生彼处;入菩提分种种善 admin

2018-07-20

我始修持名念佛,按照印光大师的摄心念法,常常法喜充满,而且自己过去的懒散的毛病也得到改善,常常芷馍M愧心和悲心,但因工作原因和自己懈怠,又退失了很多,可能使自己过去世邪见深重的缘故,工作在边地,无法吃素,只能吃肉边菜,不得与善友常常相聚,加上自己淫心深重,难以对治,甚为苦恼,今幸有网络,能来此诸上善人聚会之地。求各位善知识多加提携。让末学能早日明心 三摩地

2018-07-20

平实导师的悲心也是如同古时候的诸佛菩萨一般,一再的透过施设种种方便善巧来摄受这些有文字障碍的众生。但是我们也是要安忍于这样的现象,因为在这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性本来如是,此乃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正觉学人对于情执深重、见取深重的众生,我们也一样不放弃,就如同《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中的例子,贤天菩萨面对这些无缘众生的情形一样的心态与作法,现在缘缺而没有办法摄 三摩地

2018-07-20

可见,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西方三圣自然会以慈悲心来加以庇佑,使人心不散乱而往生极乐。未悟学人往生极乐已,仍需在那里开悟明心,方能依佛菩提道次第继续进修,已悟学人往生极乐,有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可以迅速入地;是以往生极乐并非修行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原标题:实修大乘之行门--念佛法门) 三摩地

2018-07-20

老师说只要找到了,一句话就可以说出真心在哪里,但是我又不知?要我说哪个真、哪个妄,还是搞不清楚,于是就自下结论──一定是我定力功夫不够(看话头及在日常生活上的观行)、拜佛时间不够,所以无法悟得成片!以后一定会找到的!所以日后的疑情已经变成要找这个心了,偏离了要把真心与妄心的体性分清楚!变成是要找这个感受五尘虚妄的意识心!走错路了,自己却不自知,真是 三摩地

2018-07-20

有的人发愿说:“我要在这个世界生生世世度众生,所以我不想去极乐世界,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我就不能度娑婆世界的众生了,这边的众生好可怜啊!”他发大悲心要度此界众生,但是这个愿和往生极乐没有冲突,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有云:“复次阿难!彼佛剎中所有现在及未来生一切菩萨摩诃萨,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以宿 三摩地

2018-07-20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 三摩地

2018-07-20

汝华德藏,已于过去诸佛植诸善根,供养无数百千万亿诸佛世尊,于诸众生兴大悲心。善哉!华德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对曰:“唯然,愿乐欲闻。”佛告华德藏菩萨摩诃萨:“成就一法,得如幻三昧。得是三昧,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随众形类,所成善根,而为说法,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一法?谓无依止。不依三界,亦不依内,又不依外。于 三摩地

2018-07-20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何等十七?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七者庄严 三摩地

2018-07-20

此段,是最后叮咛语,不独教人谛信如来自己之言,并示以信受十方诸佛之语,悲心亦甚切矣。吾辈身荷大恩,无由上报,惟有如说修行,立弘誓愿,求生净土而已。谨将修持法门等,开列于后。修持法门每晨盥漱焚香,合掌向西(如有佛像,即便向之),至心奉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顶礼:南无娑婆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或三拜、或一拜)南无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南无十方尽虚空界 三摩地

2018-07-20

若初修行人,力量浅薄,虽发菩提之心,犹住凡夫之地,自疾不能救,焉能救他人?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浊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五浊世中,声色货利,刻刻纠缠,烦恼怨家,重重密布,略一失足,便成堕落。纵使得生人中,难逢有佛之世。纵使有佛出世,难生信向之心。幸而信向佛乘,修行出家,转生若遇大富大贵,未免耽著尘缘,广造 三摩地

2018-07-20

孤负永明古佛一番大慈悲心,截断后世行人一条出苦捷径。自误误人,害岂有极。所谓错认定盘星,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彼曰,禅净有无,略知旨趣。四偈玄文,请详训释。余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