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4]明显的将六波罗密中的智慧(般若)波罗密误解为净化人间净土与所行的布施行为与慈悲心了。虽然她发的是善心,但却明显忘失菩提心了。近年来慈济功德会在国内九二一地震、国外南亚海啸,甚至最近美国纽奥良飓风灾难,均可看到慈济人非常发心的投入救灾活动。这种慈悲心、布施的精神非常值得尊敬与赞叹。然而每次想到佛于《华严经》所告诫「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们想想:德雷莎修女,几十年前大家都以为麻疯病会传染,她一个小女子却敢去,这是何等大的慈悲心!真是不借身命。菩萨们则要在护持正法上面不惜身命,人家打仗时你去不惜身命,那倒用不着,因为这是世间人该做的事,不是你菩萨该做的事;要把自己的身分定位好,你现在不是世间人,非人、非天而不是人;既然不是人,你去做人类所造的恶事干什么?所以你应该在菩萨所应该做的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于导师乃累劫久修之悲增利智菩萨,遍以大悲心愿般若智水常净熏修而行普贤行!由于悲心利智使然,故能把隐晦艰涩难懂的深妙佛理及修学次第,用明朗清晰、条理有序、深入浅出、令人易读易懂的文句展现表达出来,因此深受海内外学人的欢迎。很多佛由于深具善根福德,并有抉择智能,一旦有因缘接触平实导师所著作的各种书籍,便很容易与真义相应而信受,并依之修学而能在佛道上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主张佛法是一味,大乘小乘的差别只在于行者的发心大小不同,所以佛法只有解脱道,大乘行者所修证的也只有解脱道,只是悲心较小乘行者为悲切罢了;乃至于说,为人宣说大乘法其实是后来历史中演变而有的,进一步明白暗示大乘法跟二乘法所修证的内涵是一样的;那么因为这样的说法,会让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间消失,我必须要说:这样说法的人他其实是居心叵测,其实是不如实说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子才是具有菩萨种性,因为这样子才能够显示出菩萨的悲心;而且也因为他能够为整体来考量,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也显示出他的解脱果德。这样子能够慈悯众生,又有解脱的果德,这样才是一个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具有这样的菩萨种性的菩萨,才有可能在修四加行的时候,能够最后具足四加行的观行;然后最后因为参禅的关系,能够实证第八识,实证永恒不灭的如来藏,因为这样子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舍梨子!云何白衣圣善护行五法?白衣圣者,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急悲心,饶益一切乃至昆虫,彼於杀生净除其心;白衣圣善护行,此第一法。复次,舍梨子!白衣圣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而后取,乐於与取;常好布施,欢喜无烯,不望其报;不以偷所覆,常自护已,彼於不与取净除其心;白衣圣善护行,此第二法。复次,舍梨子!白衣圣离邪浮、断邪沉,彼或有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师兄现下情况,于此欲作体认,或许稍有困难!不妨暂举一例,请师兄读过之后,自问自答,更作观行,更成自己见地!按照师兄发问主旨:不同分段生死,才有不同意识!同一分段生死,意识虽然有生有灭,还是同一个意识!然而,师兄应该听过失忆症,听过多重人格、人格症,听过阿兹海默症吧!按照师兄的想法,既然是同一分段生死,同一个色身,同一个大脑!您能说失忆症前的那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这样的嫉妒心,会障碍修行者的慈悲、仁爱之心,也会使得嫉妒的心念不断地增长,而使得修学者离菩萨的慈悲心行愈来愈远。因为嫉妒心,会推使众生去造作种种的不善恶行,所以必定会招致未来世的苦果,而不断在三界轮转无法出离与解脱。世尊在《长阿含经》当中,有开示过十退法,也就是十不善业道,其中意行的部分有贪取、嫉妒、邪见等三种不善业;反过来说,不贪取、不嫉妒、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多情的阿难尊者(一)(发愿走阿难尊者和大迦旃延尊者路线那我们平常就是要不攀缘五欲,不要贪财色名食睡,不要贪吃也不要贪男女,也不要贪爱去看美色、美景等!但菩萨对待众生还是可以热情招呼,不要走成声闻的方式,都变成很无情很冷感、很冷漠!那就变成像导师所说的某某尊者都常住在「空性」中不帮助众生,但他成佛的速度会很慢很慢!而应该如导师所说的要学阿难尊者与迦旃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亲情、友情、爱情,乃至菩萨的悲心,都只是‘给予’。‘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争执’,心量是不够的;爱一个人不能用自己的方式爱她,而应以她内心能感觉到幸福快乐的方式爱护对方才是有耐心的爱、真正的爱。真正的慈悲心与同理心对待众生,那也是一种次法!当然真正要帮助众生不容易,因为每个众生基本上都有太多太多的烦恼,先不谈太深细的烦恼,我们及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舍利弗就觉得很奇怪,他和佛同样都证得了解脱,也都是有慈悲心,也断烦恼,为什么鸽子还怕他呢?他想想自己完全没有伤害鸽子的心念。于是佛就告诉他:这是由于他过去有杀生的余习还在,所以让鸽子有着杀气逼来的不安全感。也因此在烦恼断得彻底与否的状况下,二乘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还是有相当的深浅差别。在大乘法的修学过程中,是直接依于大乘见道的功德,转依如来藏的真如体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要生起怨亲平等心,就是说对一切众生要生起慈悲心,没有说彼我之想,为何要如此呢?因为倘若说,是见到怨家不同于亲眷,那就是从情执以及所谓的怨怼上面起分别,这种分别就是来自于贪欲以及瞋恨的烦恼因缘;因为贪欲以及瞋恨,就是会让自己造作恶业的一个心所烦恼因缘,以恶业因缘而产生苦果;因此应当要经常生起慈悲心,要经常生起对怨亲平等心,来对治自己烦恼;因为假如说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菩萨怜悯笨,让自己在不断的做事当中,修除性障,也就是没有人做的事,就捡起来做,顺适他人,不予计较,一切以职事为心念,碰到困难或不顺境时,总是先责怪自己的不慈悲不为他人想,发起悲心在佛前求忏悔,无论被如何对待都欣然接受,因为一切是自己亏负众生,一定是自己对他人不调柔,才会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觉受,所以每天都会反观检查自己的心行,做错了事、说错了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射猎就更不可以做,学佛人还拿着去打猎,人家说:这么没有慈悲心,还说他心好!讲不通了嘛!这些事情都犯了律仪戒,是学佛人所不该做的事,所以悉不为之。能像前面所讲的去修行,就叫作以不坚之命来转换为坚固的法身慧命。(原标题:以不坚身易于坚身、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以不坚之命易于坚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上午,在招呼一些信徒后,老和尚即对某某师说:‘在世俗社会分贫富贵贱,只要走进佛门来,就没有高下的分别,无论是贫是富,是贵是贱,一律以慈悲心,平等地对待,生生世世要广结众生缘,这样,我们在成佛度众的过程中,才会有殊胜的因缘。’‘不要说众生有善有恶,一切的善恶都是我们的分别,如果真正会修行的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恶友也一样是道伴,过去世所造的恶业现行了,也一样把它当作助道之伴;没有智慧的人就想捨离烦恼,捨离烦恼就是二乘人;阿罗汉都是捨离烦恼的,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发願再度接受众生之身,捨离思惑或烦恼的人连善有之身都不想接受,何况接受恶有之身?菩萨是靠著大願与大悲心,才会再来接受人间的恶有。如果有了道种智而生到天界去,因为在天上都是看光的,若是你的光特别强、特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恶友也一样是道伴,过去世所造的恶业现行了,也一样把它当作助道之伴;没有智慧的人就想捨离烦恼,捨离烦恼就是二乘人;阿罗汉都是捨离烦恼的,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发願再度接受众生之身,捨离思惑或烦恼的人连善有之身都不想接受,何况接受恶有之身?菩萨是靠著大願与大悲心,才会再来接受人间的恶有。如果有了道种智而生到天界去,因为在天上都是看光的,若是你的光特别强、特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我以慈悲心把我所了解的为大家解说,你们亦应当随我说法而身体力行,于甚深妙法得正知见。如果初发心菩萨不这样讲:我是通过读诵思维,从经典听闻了解。而说是自得佛法。这都是贪求利养的缘故而炫耀卖弄。辜负了诸佛菩萨和众位圣贤。造作大乘最深重罪业。丧失人天善道,尚且不能得证声闻辟支佛乘,还谈什么于大乘中有所进益。如同有人引导众人在荒野行进,经过丛林时候十分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连善有都不愿意接受了,更何况是人间这个恶有、五蕴有?所以当然是靠着大愿与大悲心,才会再来接受人间的恶有。人间的五蕴有都是要有痛苦才能得到快乐,譬如人们认为最快乐的就是当总统,可是当总统不好干,半年竞选下来声音沙哑、脚也肿了、手也握痛、握肿了,加上浑身的酸痛,光说当选之前就痛苦死了;可是当上之后就快乐吗?不然!今天这家报纸骂,明天那家报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能真的为众生发大悲心,以此而志求无上菩提,就能够被三宝的威神力所护持,业障就可以渐渐的清净;善根发起以后,就不会再退转掉。为什么要发起志求无上菩提,以及于三宝上面做种种的善行呢?马鸣菩萨说:以真如离一切障、具一切功德故,随顺真如修行善业。也就是说,凡夫菩萨应该依于真如心的体性来学法,祂的体性是离一切障碍的缘故,真如心的体性也是具足一切功德的缘故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