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除了五逆之外,还有十恶;如果触犯了严重的十恶(杀生,窃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心,嗔恨,愚痴),也会堕到地狱。因为如来藏会依于这样的恶业,成就众生不由自主的掉到地狱里。譬如:有人非常暴烈,相应的就是火,会下堕到猛火地狱!有人非常冷酷,就会跟寒冰地狱相应,以此类推。这是如来藏会根据众生的心行和这个业行,让所造作者出生到相对应的六道里去。饿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有人骂辱贵胜,因恶口故脚被锁械,是脚实无恶口之罪,而被锁械;是故不得决定说言:异作异受,即作即受。唯有智者,可得说言:即作即受,异作异受。】《优婆塞戒经》卷四意思是说:譬如恒河的两岸,再加上两岸中间的水流,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作恒河;夏天满水期的河面宽、水量大,此岸与对岸的距离很远;到了秋天的时候,枯水期河面窄、水量小很多,此岸与对岸的距离很近; | 三摩地 2018-07-22 |
|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6说:身三道者,谓杀、盗、婬;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瞋、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在僧团之中造了恶口之业,这位三藏法师现生就变为女人,而且后五百世都堕为女身。顺后受报的例子:有一屠夫七生以来常操屠业,却不落三涂而生于人天,这是由于七生之前曾经供养辟支佛一食,以此福力七生不堕恶道,但过七生之后,这七生所造杀业必次第成熟而感恶报。或有人疑:既然因果之理真实不虚,为何有人一生行善,反遭坎坷;有人一生造恶,却安享福禄。答:因为我们流转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十一、为什么有人爱布施却受穷?若有众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转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没有遇到有修证的圣人)。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能行施。十二、为什么有人吝啬却有钱?若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 | 三摩地 2018-07-22 |
|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间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所有言说恒有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间有二种果报。一者说正人不言受。二者所有言说不能辩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贪财无有厌足。二者多求恒无从意。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他人求其长短。 | 三摩地 2018-07-22 |
|
39.今生常口臭,前世爱恶口骂人。40.今生舌短,前世暗中骂尊长。41.喜淫他人妇女,死堕鹅鸭。42.喜淫九族亲人,死堕雀鸟。43.吝惜经书,藏匿智慧不教别人,死作土木中虫。44.喜好骑马射箭,死后转蛮荒地方。45.爱好打猎杀生,死堕豺狼。46.喜欢穿彩色衣服,死作斑驳鸟。47.喜欢学人语调,死作鹦鹉。48.喜欢宣扬别人坏事,死堕蟒蛇。49.蛮横恼害别人,死作懊恼虫。50 | 三摩地 2018-07-22 |
|
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十善的反面就十恶业,分别是三身恶业、四口恶业和三意恶业。身三恶业:是杀生、偷盗、淫欲,此三业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口四恶业: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四业不但是生死轮回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意三恶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前世恶口骂双亲。今生驼背为何因。前世讥笑拜佛人。今生曲手为何因。前世打过父母人。今生曲脚为何因。前世破坏路桥人。今生牛马为何因。前世欠债不还人。今生猪狗为何因。前世存心哄骗人。今生多病为何因。前世幸灾乐祸人。今生健康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今生坐牢为何因。前世见危不救人。今生饿死为何因。前世笑骂乞丐人。被人毒死为何因。前世拦河毒鱼人。零丁孤苦为何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知礼节喜作恶口。须发爪长齿衣多垢。为人驱役畏处不畏。乐处而忧忧处而喜。悲处反笑笑处反悲。牵而后随能忍苦事。不别诸味难得离欲。为罪深重。如是种种是愚痴相。哈哈!对照一下自己以及周围同事,看对不对!!!于诸法中智慧浅入名阿罗汉。中入名辟支佛。深入名佛。如遥见树不能分别枝。小近能分别枝。不能分别华叶。到树下尽能分别知树枝叶华实。声闻能知一切诸行无常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复有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五者施时不恶口骂。复有三事,施已不得胜妙果报:一者先多发心、后则少与,二者择选恶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善男子!复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见受者过,二者施时、心不平施,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赞叹,五者说无、后乃与之,六者施已恶口骂詈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有一句俗话说:利刀割肉痕易合,恶口伤人恨难消。这意思就是说,我们用刀把肉给割开了,这个伤口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愈合了;但是如果我们用非常恶劣和尖酸刻薄的话去说人家,这样的一个话语印在对方的心中,他所产生的恨意,却不是你之后用任何方法能够轻易弥补的。我们修学佛菩提道,不但要非常善于摄护自己的口业,避免造成很多不清净的烦恼和恶因缘,更要注意如何摄护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就有学人进一步问了舍利弗:什么是业迹呢?舍利弗回答:所谓的业迹,有十种不善的业迹,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那学人更进一步问了:那有什么样的道迹趣向,可以断这十种业迹呢?舍利弗就告诉他说:有!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乃至正定。就上面舍利弗所说的十种不善迹,可以分为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假如有人一直杀生、偷窃、邪淫、说谎、两舌、恶口、绮语、坏心眼、邪恶见,在他死后,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为他祭杞、析祷、礼赞、合掌绕行,口中念诵:『愿此人死后生到天界!』你认为怎样?这个人能生到天界吗?」「大德!不能。」「譬如有人把大石头投进很深的水中,然后,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为它祭祀、祈梼、礼赞、合掌绕行,口中念诵:『大石头啊!浮上来!浮上来!浮到岸上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陀在《大乘方广总持经》中曾经开示说:【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故,得无眼报;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故,得无舌报。】这样的苦报,想必都不是大家愿意去承受的。为了避免得到这种无眼、无舌的恶报,我们还是好好地去恶修善,以慈悲心以及慈目、善言来对待众生才好啊!而除了平常要以慈眼看视众生之外,我们也可以更积极地努力以灯具光明来供佛以及布施给众生,这样也可以获得非常广 | 三摩地 2018-07-22 |
|
首先说身有三道,身的三道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在家指邪淫,出家则是指行淫);口有四道,就是妄语、两舌、绮语和恶口;心有三业而非道,也就是贪、嗔、痴(痴就是无明的意思)。这样总共有十个法相,也就是身三、口四、意三业,总共有十个。这十个恶法就是十种恶业的根本,这十个恶业则是一切众罪的源头。但这其中有三个只叫做业,而不同时叫做道,是业非道。是哪三个呢?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不杀不瞋,则社会祥和,人心无畏;不盗不贪,则勤劳所得之财物无丧失之虞;行者言语清净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过失,并且不淫不痴,则为众生所倾慕生信,进而生求法之心,于焉佛法之弘传日广。《大智度论》卷十四亦从持戒的角度来说,有如是说明:檀有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持戒自捡不侵一切众生财物,是名财施。众生见者慕其所行,又为说法令其开悟 | 三摩地 2018-07-22 |
|
」】——《瑜伽师地论》卷40〈10戒品〉9、故瞋(自嗔、教嗔)「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菩萨犯嗔乃大忌!【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是因缘不唯发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于妄语,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僧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舍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报;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实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人不乐闻;是一恶人因缘力故,外物一切资产减少。’〗——《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讲记佛说戒师还应该为戒子说明: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