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我们可以证明,你这蕴处界每一个法,其中不论哪个法都是可灭的;即使是恒审思量的意根,当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依旧灭了,更何况是夜夜中断的意识;这五色根、六尘就更别提。如果这些之中有些是真实法,你应该证明出来那是常住不灭的,也要能够证明那是真实而本来就存在的;就像如来藏这个法,我们证明祂真实存在,是可以实证的,不是空口徒言;也证明祂是无法被坏灭的,也证明 admin

2019-09-02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admin

2019-06-19

第七识恒审思量,但它没有思惟分析的作用,所以必须会同第六识运作才能破无始无明。《正法眼藏‐护法集》 明心见性以后一念无明仍然还存在,一念无明永远不会变为佛性。因一念无明是烦恼,见性以后断除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但其余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不是见所断烦恼。既然一念无明中其它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就应该在悟后历缘对境之中去修除;短的话一生修除 admin

2019-04-24

第七识恒审思量,但它没有思惟分析的作用,所以必须会同第六识运作才能破无始无明。《正法眼藏‐护法集》 断一念无明而到无始无明境界,这样的说法有语病。因为凡夫众生,乃至七地以下菩萨,一向都是同时处于无始无明及一念无明的境界。破一念无明之前,也同时在无始无明境界之中。断尽一念无明之后,也还是在无始无明境界之中。所以并不是断一念无明而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admin

2019-04-24

有些人会问说:“是不是睡着无梦以后,或者是证得无想定以后,或是众生在昏迷,甚至在死亡的时候,这时众生的六识见闻觉知心就不见了,这时候是不是众生就跟四种烦恼不相应呢?”其实不然!虽然众生的六识见闻觉知心在睡着无梦当中,在无想定当中,在昏迷甚至死亡当中不再现起了,可是众生仍然有一个第七识──末那识,就是这个意根的心,仍然是恒审思量,因为这一个 admin

2019-04-24

2、意根:即第七识——末那识;这个处处作主的心又叫做意根,是十八界法的六根之一,在唯识系列的经典中,称之为“恒审思量”的末那识。3、扶尘根:是指可见可对的五色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这就是五扶尘根。4、胜义根:是指头脑以及传达讯息的神经纤维。5、离念灵知心:即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于一念不生 admin

2019-04-24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admin

2019-04-01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4]第八识如来藏概说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 admin

2018-12-27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这《八识规矩颂》明明白 admin

2018-12-27

但是众生不了解,往往将见闻觉知的意识误认为自己,反而将真正的自己给忽略了,其实意根——处处作主恒审思量的心——才是真正的你自己,才是凡夫众生我见的我;可惜的是不但众生都不知道,甚至连正在学佛的佛子们也不知道,乃至连佛学大师的印顺法师都跟着误会了。那么外面学佛的人听了我这个说法,可能就会向我抗议:「你说意根末那识就是真正的众生我, admin

2018-11-14

接下来要谈意,意就是意根,也是唯识学所讲的末那识;祂的体性是恒审思量,祂处处作主,没有不作主的时候;祂虽然无始劫与第八识在一起,可是祂仍是可断之法,为什么呢?当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之后,这个意根也会断灭啊!接下来是第八识。第八识叫作阿梨耶识(阿赖耶识),祂的体性是恒,但祂是无覆无记性的──恒而不审,祂本身就是离见闻觉知啊!而且前七识都是从第八识出生。那 三摩地

2018-07-23

坐中一段时间会有一个念头形成妄想出来,是否因第七识之恒审思量执著之特性而去引出第八识中此刻与其相应之粗重种子、遂成妄想?答:你说的没错,事实上就是这个样子。妄想因何而生?大家都很想知道,因为有很多人想要成就一念不生的功夫,想要入定却入不了。修定时很想不起妄想,偏偏它一念出生、很用心去对治,才刚刚过去之后,不知不觉之间又有一念生起,没有办法让它不再生 三摩地

2018-07-23

(二)第七识(称为末那或意根)是恒审思量;祂遍缘一切法,因为恒时于其所缘诸法思量该取该舍、该作不作,所以祂是六尘万法中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之心。祂从第八阿赖耶识中出生却不自知,反执第八识为自内我,将第八识据为己有。由不肯承认自己虚妄故,由遍计(贪著)诸法故,恒令第八识流注自身之种子而使意根自己不断的从第八识出生,而能于三界中现行不断,吾人之五阴亦因此 三摩地

2018-07-23

注解²、有情之心识共包括八个,末那识是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行相非常微细,凡夫很难触证到祂的存在,但祂其实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祂的体性是处处做主,恒审思量的,心理学里说到潜意识的特性可以说是介于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之间的,当然这个自我因为也是依缘而生,虚妄不实的,所以并不是真我。-----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4-06-27<真正的慈悲是一种存在 三摩地

2018-07-23

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第八阿赖耶识名心,集起就是集诸法种,生起诸法的意思;末那识名意,思量的意思,恒审思量,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其余六识名识,是了别的意思,于六尘作粗相及细相的了别。(但在初转的阿含部经中,心、意、识另有不同的意义:心是指过去世的意识,意是指未来世的 三摩地

2018-07-22

)解脱道之亲证者,要在现前观察觉知心的我虚妄无常,要在现前观察恒审思量的我、梦中思量作主的我虚妄、眠熟无梦时思量作主的我虚妄,如是断我见已,方得初证解脱果之初果,断三缚结。尚须进前断除我执,非唯观察了知即得;是故尚须历缘对境中断除对于自己之执著,不乐自己继续存在,真实断除“愿欲自己继续存在”之执著已,方是满证解脱道之极果者。(摘录自平实导师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照见自性真如,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色身和受想行识,就会发现:识阴的七识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全部都是虚妄;有念的觉知心如幻,离念的灵知心也一样虚幻不实;六根中的五色根虚妄不实,最后的意根——恒审思量的末那识,也一样虚妄不实;六识六根都虚妄不实,六尘就更加虚妄不实了。七住菩萨因此而确认自己虚妄——根本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照见真如、自性弥陀,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色身和受想行识,就会发现识阴的七识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全部都是虚妄,有念的觉知心如幻,离念的灵知心也一样虚幻不实;六根中的五色根虚妄不实,最后的意根无色根——恒审思量的末那识,也一样虚妄不实;六识六根都虚妄不实,六尘就更加虚妄不实了,七住菩萨因此而确认自己虚妄—& 三摩地

2018-07-22

注解²、有情之心识共包括八个,末那识是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行相非常微细,凡夫很难触证到祂的存在,但祂其实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祂的体性是处处做主,恒审思量的,心理学里说到潜意识的特性可以说是介于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之间的,当然这个自我因为也是依缘而生,虚妄不实的,所以并不是真我。-----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4-06-27<真正的慈悲是一种存在 三摩地

2018-07-22

注解²、有情之心识共包括八个,末那识是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行相非常微细,凡夫很难触证到祂的存在,但祂其实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祂的体性是处处做主,恒审思量的,心理学里说到潜意识的特性可以说是介于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之间的,当然这个自我因为也是依缘而生,虚妄不实的,所以并不是真我。-----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4-06-27<真正的慈悲是一种存在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53条/3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