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证悟前尚未伏除性障的人,如果只是断了我见,尚未明心之前,成为六住位菩萨,他的解脱果证境,就等于声闻初果;因为性障未除,所以证悟般若以后,只是进入第七住位而已,不能成为通教的阿罗汉,在通教位与凡夫来看,算是圣人了,可是在别教里面还不算是圣人。--------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三乘佛法都说无我,然而无我的真实义往往被错会了。认为佛法讲无我,就是讲缘起性空、 | admin 2020-06-08 |
|
当你以七住十住的如幻观,以及十行位所成就的阳焰观,你再进一步来修学观察,如实的去观察:能取的我、所取的境,就是「我」的全部了;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的人,在人间全部的法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离不开这六种,无法超出这六种;而这六种法当中,就是我们能取境的心,在这六尘万法里面混来混去;乃至我以这个如幻观、以这个阳焰观,在修菩萨六度万行的时候,其实 | admin 2020-06-08 |
|
但在发起道种性以前,却必须先发起十行位的性种性、和满足性种性,如果能在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障就可以消除掉——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的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的菩萨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足十行位的性种性;可是圣性发起以后,你还进不了初地,还得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的菩 | admin 2020-06-08 |
|
在发起道种性以前,必须先发起十行位的性种性、和满足性种性,如果能在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障就可以消除掉——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的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的菩萨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足十行位的性种性;可是圣性发起以后,你还进不了初地,还得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的菩萨行 | admin 2020-06-08 |
|
但在发起道种性以前,却必须先发起十行位的性种性、和满足性种性,如果能在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障就可以消除掉——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的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的菩萨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足十行位的性种性;可是圣性发起以后,你还进不了初地,还得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的菩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二乘人见道断我见而证初果时,断烦恼障中分别所生的惑种,断了错误所生的知见,就不会再落入修行的歧路中;但还没有断除俱生的烦恼障中异生性的种子,也因为尚未断除俱生的我执,所以阿难尊者乞食时,被摩登伽女用幻术摄入淫席,几乎将要毁了戒体;因为阿难尊者那时虽然已经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种,所以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心中是很清楚的,但为什么几乎要毁破戒体呢?因 | admin 2020-06-08 |
|
行者得于无觉有观三昧后,每日精勤修定,及于四威仪中伏除二禅所应伏除之五盖;于坐中经由初禅而入无觉有观三昧,每日重复此一过程,渐渐向意识自心内境安住,不缘五尘;随于定力之增进及性障之伏除,而渐渐能入无觉无观三昧之中安住,离外五尘,而亦不须起心观照定境,不觉五尘、不观五尘,是名无觉无观三昧,以离欲界觉观故名无觉无观,非谓无意识能觉知自心内境也。行者得于 | admin 2020-06-08 |
|
这代表说修学定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修学定力的过程就是在降伏性障,因此有定力才可以让真实智慧出生,而不被五盖性障等遮盖,因此可以真实心得决定不被境界所转。所以说智慧上的心得决定,也能够称为三昧,而真正的智慧,必须是要有定力作支撑的。以上对于三三昧的基本介绍,让我们可以从二乘跟大乘的不同角度来理解,大乘菩萨可以同时具有两种角度的观察,因此智慧是超胜二乘 | admin 2020-06-08 |
|
这代表说修学定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修学定力的过程就是在降伏性障,因此有定力才可以让真实智慧出生,而不被五盖性障等遮盖,因此可以真实心得决定不被境界所转。所以说智慧上的心得决定,也能够称为三昧,而真正的智慧,必须是要有定力作支撑的。以上对于三三昧的基本介绍,让我们可以从二乘跟大乘的不同角度来理解,大乘菩萨可以同时具有两种角度的观察,因此智慧是超胜二乘 | admin 2020-06-08 |
|
这代表说修学定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修学定力的过程就是在降伏性障,因此有定力才可以让真实智慧出生,而不被五盖性障等遮盖,因此可以真实心得决定不被境界所转。所以说智慧上的心得决定,也能够称为三昧,而真正的智慧,必须是要有定力作支撑的。以上对于三三昧的基本介绍,让我们可以从二乘跟大乘的不同角度来理解,大乘菩萨可以同时具有两种角度的观察,因此智慧是超胜二乘 | admin 2020-06-08 |
|
如是尽力行已,然后始能无愧於心,然后始能舍寿时坦然面对世尊,岂以贪生畏死之心而可自居菩萨位?岂以乡愿之行而可自言菩萨行?岂以和稀泥之不直心而可谓为菩萨心?岂以坐视无辜众生被表相大师误导而故作人情者可以将来坦然面圣?无是理也![18]诸方大师悉以粗浅之表相佛法作为真实佛法,每多教示众生:修除贪瞋,伏除性障,即是佛法正修。初不曾言解脱之道与佛菩提道,绝不教 | admin 2020-06-08 |
|
只因声闻人定多慧少,性喜除性障,乐出离三界,不乐求微妙智慧,不能为他们解说如来藏唯识深奥之理,是故只以密意而说,名为我或当来我,或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之本际。由此可证如来藏思想真是佛说。--------平实导师《真实如来藏》<第十七章依小乘阿含经密意证有如来藏>此外,世尊在《杂阿含经》也开示非我,非异我,不相在的道理,其中的我,指的同样是无余涅槃本际如来藏,或者是 | admin 2020-06-08 |
|
由于如来藏的这种异熟体性,不是现世就受报,所以致使少数性障深重、邪见深重的人,以为善恶因果、六道轮迴之说并不是真实存在,只是为了教化社会所假造出来威吓愚夫愚妇的说法,根本就没有善恶因、果报的存在;所以即使干了恶事,来世仍然会出生为人,所以他就勇敢的造作恶业。像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只为了眼前极短时间的小利,却要在未来世长劫在地狱受无量的苦果,这可以说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三贤位的菩萨也可以透过等流习气的熏习,努力的修除性障、护持正法,成就此世道业增上及未来世之可爱等流异熟果报。--------《广论之平议》─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正雄居士 | admin 2020-06-08 |
|
证悟前尚未伏除性障的人,如果只是断了我见,尚未明心之前,成为六住位菩萨,他的解脱果证境,就等于声闻初果;因为性障未除,所以证悟般若以后,只是进入第七住位而已,不能成为通教的阿罗汉,在通教位与凡夫来看,算是圣人了,可是在别教里面还不算是圣人。《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学佛之人,悟后必须了知:欲实证佛地真如无垢识者,必须悟后渐次进修,经由心生灭门中所说之一切种智修习、性障之伏除、习气种子随眠之断除、广大福德之累积,然后始得成就佛地真如心体无垢识之广大功德。若不经由心生灭门,则无由达成心真如门所欲实证之佛地真如无垢识广大功德。是故马鸣菩萨于论中说明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各摄一切法,又说佛地真如之缘起,意在此也!-------- | admin 2020-06-08 |
|
色界爱的结就是喜欢色界的境界,比如我们有人悟了以后,性障除了,本身也有定力了,结果初禅善根发,色身常常有乐触。然后他心里生起喜欢贪着的心——喜欢这个乐触,所以时常将心向内收敛,让乐触在身中出现,这个,就是色界爱的结,喜欢色界里面的境界。比如有人证得二禅——心喜。二禅之中无觉无观,但是出定的时候,住于初禅,有心喜的觉受,初禅中的身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在欲行禅,必须要先见道,如果没有见道、见地,性障不除,就会被贪欲所转。菩萨之所以能够在欲行禅,就是因为他已经见道,已经亲见真谛。即使在一切的五欲之中,仍然清楚照见真如佛性的空与运作。所以履行义务之时行淫欲,义务履行完了再也不去思念、憧憬、不去回忆,能够深入的观照到欲的过患。在悟后起修的过程里面,菩萨终究有一天会亲自照见五欲,包括淫欲在内,根本就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增上定学——也就是三地菩萨与增上慧学相应的增上定学(能与增上慧学相应的四禅八定)尚未发起,而且增上戒学也还不能发起,因为初地菩萨在性障上面已经除掉一部分的习气种子,这位三明六通的阿罗汉菩萨虽然悟了般若,但是在解脱道上也只是除掉了烦恼的现行,还没有开始渐除习气种子,所以祂的增上戒学还不足很多;又因为初地菩萨所应该有的道种智,这位从二乘回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证悟之后,还是依于过去的恶见,依于自己所造恶业的习气性障而行,那就不是真实的转依、真实的证悟,因为他的转依并没有成功;既然转依没有成功,那就没有实相忏悔的功德。如果他不是真实参究,而是打探密意而知如来藏密意,那他更没有现前观察如来藏的功德,这样的人不具有真实证悟的德行,那要实践实相忏悔更不可能。所以,实践实相忏悔的关键,在于能够如实地参究证悟,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