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我们可以证明,你这蕴处界每一个法,其中不论哪个法都是可灭的;即使是恒审思量的意根,当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依旧灭了,更何况是夜夜中断的意识;这五色根、六尘就更别提。如果这些之中有些是真实法,你应该证明出来那是常住不灭的,也要能够证明那是真实而本来就存在的;就像如来藏这个法,我们证明祂真实存在,是可以实证的,不是空口徒言;也证明祂是无法被坏灭的,也证明 admin

2019-09-02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 三摩地

2019-07-18

主持结集四阿含的大迦叶,对于少数参与结集而已悟般若的阿罗汉们,他是无法狡辩这个事实的;因为他对某些参与四阿含结集的回心阿罗汉们的般若智慧,都已无法臆测思量的了,怎能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只能如实记载迦叶为“童女”。 童女迦叶为什么不是后代声闻凡夫们口中的声闻人呢?因为她已是久劫修行菩萨道了!并且那些想要把她拉入声闻僧中的人们,也不能不承认 三摩地

2019-06-25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admin

2019-06-19

于是大众悲欢交集,感激涕零,皆能获得甚深之不可思议决定相!由此如是,月光菩萨引如来之所言,劝令大众命终之后,皆应往生兜率陀天,觐见一生补处大菩萨——弥勒菩萨;于天界之中,亲闻胜法!于是各菩萨皆得往生兜率天宫弥勒内院,于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之中,潜移默化,感受一生补处菩萨法界之不可思议庄严,同时也看诸多地上菩萨的各种风采,以及亲眼目睹从弥勒菩萨 admin

2019-06-19

语译:诸佛境界是很难思量与议论底,我仰望诸佛时,很清楚知道自己仍然处于距离佛地非常遥远的层次中。因为您(注)是种性尊贵底菩萨,是我心中深刻爱念底人;而您已经多劫之中无量世陪伴在我身旁,令我难以忘怀。如今,您距离我的证境确实是很阔远的了;而我心中祈求著,愿您趋近我目前证境的路途仍然不是很迢遥。(注:河洛古语中「您」,寓有「您们」之意。)遥亿吾释尊,大 admin

2019-05-05

若作二乘菩提之观行,现观觉知心我、思量心我虚妄不实者,唯能断我见,亦名断见一处住地,但不能了知法界之真实体性,不能了知法界之实相。后三则是修道所断之惑,要由见道后之历缘对境次第观行而断除之,非是见道时可以顿断之贪爱也。然有例外者,谓见道前已证得四禅八定者,早已经由四禅八定之法而降伏此三界爱之贪着,唯因未得见道功德,是故不能断之;如是具足四禅八定之人 admin

2019-04-24

第七识恒审思量,但它没有思惟分析的作用,所以必须会同第六识运作才能破无始无明。《正法眼藏‐护法集》 明心见性以后一念无明仍然还存在,一念无明永远不会变为佛性。因一念无明是烦恼,见性以后断除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但其余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不是见所断烦恼。既然一念无明中其它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就应该在悟后历缘对境之中去修除;短的话一生修除 admin

2019-04-24

第七识恒审思量,但它没有思惟分析的作用,所以必须会同第六识运作才能破无始无明。《正法眼藏‐护法集》 断一念无明而到无始无明境界,这样的说法有语病。因为凡夫众生,乃至七地以下菩萨,一向都是同时处于无始无明及一念无明的境界。破一念无明之前,也同时在无始无明境界之中。断尽一念无明之后,也还是在无始无明境界之中。所以并不是断一念无明而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admin

2019-04-24

有些人会问说:“是不是睡着无梦以后,或者是证得无想定以后,或是众生在昏迷,甚至在死亡的时候,这时众生的六识见闻觉知心就不见了,这时候是不是众生就跟四种烦恼不相应呢?”其实不然!虽然众生的六识见闻觉知心在睡着无梦当中,在无想定当中,在昏迷甚至死亡当中不再现起了,可是众生仍然有一个第七识──末那识,就是这个意根的心,仍然是恒审思量,因为这一个 admin

2019-04-24

明心之后,可证知五蕴十八界的空相,并能证知阿赖耶识的非空非有,证实在五蕴十八界空相的同时,有一真实不空的阿赖耶识存在,祂是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体,本来自在,具足一切妙功德性;祂在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之中,却又远离见闻觉知,不对六尘生起分别,故不对六尘万法处处思量作主;祂没有众生我的我性,却能了知五蕴及种子、业种等等,一切法莫不是直接、间接或辗转由祂 admin

2019-04-24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admin

2019-04-01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诸法空相之根源--自心如来--如来藏;由有此心故,能含藏众生无始劫来造作熏习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无明种;亦因此心具有大种性自性……等等种子,故能藉缘而创造有情之色身,由是故能生出六转识等见闻知觉性,由是故令意根之思量性能在三界六尘万法中运行,而受三界中之 admin

2018-12-27

十八界灭尽以后,一切法都空了,可是祂独自存在不灭,离受想行识、离见闻觉知,离一切的思量,这样就是无余涅槃的无境界境界。”可是这个涅槃的实际,定性而不回心的阿罗汉不知道,因为他还没有打破无始无明──还没有取证第八识而无法现观心真如。得要回心向大乘,入了大乘之后再来修学;然后等他熏习般若一段时间,建立了正知正见,有一天终于实证如来藏而能现观心真如 admin

2018-12-27

是故涅槃中有如来藏常住不灭,无形无色,离见闻觉知,离诸思量,永不受生于三界之中,故说涅槃非常非断,故说涅槃非有非无,故说涅槃不生亦不灭,如是成就中道义。因此要实证中道第一义空,应该先明心然后再见佛性,二者俱足才能称为中道。(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正法眼藏-护法集》,佛教正觉同修会出版,及《楞伽经详解》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中道自性 如来藏识具 admin

2018-12-27

[2]意识夜夜断灭之后,朝朝又依意根而生起,可见意根从来不曾暂断,是恒而不曾断灭过的心,即使是在闷绝位、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中,也都不曾刹那间断过,所以唯识学中说他的自性是「恒、审、思量」。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才可以断掉意根。[2]在阿含经中又被称为意内入处。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杂阿含经》卷13)佛 admin

2018-12-27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这《八识规矩颂》明明白 admin

2018-12-27

有的人更荒唐,以为意根是大脑;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可是明明每一对父母都不曾看到有什么大脑来入胎啊!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这个意根,就是处处作主思量的你;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但是众生不了解,往往将见闻觉知的意识误认为自己,反而将真正的自己给忽略了 admin

2018-11-14

作是思量即趣小径。佛知其念从小道来。既遥见佛不欲相遇。路傍有树枝荫低垂。即于其下隐身而住。佛令其树举枝高上其身露现。佛问难陀。汝何处来可随我去。情生羞耻从佛而行。佛作是念此于其妇深生恋着。宜令舍离。为引接故。出劫比罗城。诣室罗伐。既至彼已。住毗舍佉鹿子母园。佛念难陀愚痴染惑。尚忆其妻爱情不舍。应作方便令心止息。即告之曰。汝先曾见香醉山不。答言未见。 三摩地

2018-10-14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执着行善和功德,也是一种贪欲;不执着不等于不做,因为菩萨随心而为,凡夫随欲而行。七、放下与大德法师结缘的“资本”。大德的智慧和成就,并不代表你自己的境界。光环是老师的,就算你借光沾了老师的名,如果自己不认真修行,仍是自欺欺人;有善知识说明你少走了弯路,学正法说明你因缘成熟,但这不是鄙视众生厌恶他人的资本,跟佛菩 三摩地

2018-08-09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9   20   下一页»   共399条/2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